【榜样的力量李嘉诚】李嘉诚是个什么榜样?
【jianli.jxxyjl.com--精英人物】
当狗年来临的时候,中国众多房地产商们恐怕仍旧对刚刚逝去的鸡年战战兢兢,因为有人已经指出,2005年实在是一个小年,20%的利润就已经算是暴利了!“不可思议啊,遥想前两年,地产大鳄坐在一起,50%以下的统计数据都没人愿意提,丢人呐。”这背后的隐情,可谓路人皆知。一系列房产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让开发商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形势比人强”。复地瘦身,顺驰刹车,北京的潘石屹、任志强除了和易宪容打打口水仗,似乎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扭转颓势。
但也并不是所有人对“形势”充满畏惧,比如说上海人,他们看着房价两、三千的往下掉,按照一位网友的说法,“至少在感官上享受了一刻快感”。
上海,这个被海外媒体称为房产调控的重灾区,在2005年却颇受一位真正地产大亨的青睐。“他让我们看不懂。”有同行如是说。
这个人就是华人首富、《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第22名、身价130亿美元的李嘉诚。
400亿的地产布局
“难道有钱就敢耍横?”当年末李嘉诚以45亿拿下陆家嘴竹园两块地的时候,还有身陷地产调控之苦的上海开发商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等着李嘉诚的笑话。而很少有人知道,李氏旗下和记黄埔同时还在酝酿另外一笔生意:与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洽谈合作开发上海城隍庙附近的露香园地块。据悉,这一协议涉及投资金额可能达到100亿元。
事实上,不只是上海,几乎全国所有一线城市,在2005年都留下了李嘉诚的资本足迹。
4月,和记黄埔进军成都,一举拿下37万平米地块。紧接着,李嘉诚宣布,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将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和记黄埔地产(长春)及和记黄埔地产(长沙望城),两者将分别以2.81亿元及2.92亿元,获得两市两地块的土地使用权。
6月,和记黄埔与重庆市国土房管局签订协议,以人民币5亿多元的价格收购北部新区一片土地,计划用来开发住宅及商用物业。
7月,和记黄埔集团地产(天津)有限公司以4750万美元资本,完成了在天津和平区的工商注册,正式入驻和平区投资发展集团明星工业园。和黄年报显示,截止到2003年年底,和黄在内地的土地储备约有238.78万平方米。经过一年半的圈地运动,到2005年6月这个数字翻了一番,超过600万平方米。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嘉诚已经完成全国13个主要城市的资本布局,涉及总额400亿元。在这400亿的资本王国里,其中不少是李嘉诚03和04年出手所为,但颇为蹊跷的是,他基本都是在今年宏观调控的风口浪尖上才对外宣布上述布局的。
“超人确实有不同凡响之处。”北京一家从事地产咨询的公司至今还记着,早在2001年的时候,和黄就要投资30亿元在朝阳路板块推出高档住宅项目,这在当时引起北京地产界的一片惊呼,但当和黄以7亿人民币拿下这块37万平方米的地块后,随即就陷入了沉寂,而且一沉就是4年。“现在那片地块的地价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市场上常有人赞李嘉诚先生最懂得把握入市时机,常买到平货。可惜偏是李嘉诚买地的时候,小市民不敢买楼。”这是一位地产老总当年对李嘉诚的理解。其实,在2005年的上海,无论是买地还是买楼,都是需要勇气的一件事情。“这与投资无关,它是一种战略选择。”业内资深人士如此看待如何把握入市时机。
李嘉诚在2005年的东成西就,依稀让人再次看到了那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香港地产圈特立独行的超人形象。1964年的香港市场俨然一片狼藉。物业价格暴跌,楼市暗无天日,但李嘉诚依旧疯狂地购入地皮、楼宇,而且只买不卖。看到时机大体成熟,李嘉诚在1971年正式组建了自己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972年,香港地产复苏,股票市场开始狂热,李嘉诚将其25%的股票投入股市,从中大获巨利。1975年,李氏拥有楼宇面积500万平方英尺。随后,世界经济衰退也严重打击香港市场,李嘉诚反而又购入一批地皮。到1978年,他已拥有楼宇面积1500万平方英尺。1981年以后,其建筑楼宇的土地面积又增加2900万平方英尺,李嘉诚成了香港除港府之外最大的土地拥有者。同时,李嘉诚也成为领衔八十年代香港楼市的代表人物。华人首富的资本基础正是在这个时代奠定。
冷场战略
李嘉诚这种“不走寻常路”的经营思路,在内地也只是近年才隐约得以体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进入内地的长和系对地产的投资比例一度被严格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这种谨慎在李嘉诚看来是内地市场与香港市场的区别所致。政策风险、市场不透明、消费模式不成熟等因素“阻碍了其在内地快速推进的决心”。
不过,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容量和增长潜力,在李嘉诚看来这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所以一旦投资环境成熟,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地产布局。而在这其中,李嘉诚始终有着自己战略倾向。
“冷场战略”。这是有人为李嘉诚总结出来的发家之道,“一个是对时间的把握,一个是对空间的把握。把握时间,就是别人认为大气候不利时,他认为这是转向利好的起点;把握空间,说白了,就是对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区别对待。”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地产新政愈演愈烈的时候,李嘉诚把资本触角伸向了中西部的二线城市。去年5月9日,和黄斥资16.23亿元通过公开拍卖购得武汉两块商住用地。“而当地产新政渐入谷底之际,便是在上海的接连发飙。”这种战略让钟情冷场地产的李嘉诚总能获得潜力土地。目前,李嘉诚在内地及海外开展的地产业务,均从不同的入口,采用扩大投资组合的中长线投资策略,而且这种策略取向将会是持续性的资本扩张。
所以,从表面上看,目前内地房地产市场似乎正处于宏观调控的漩涡中心,李嘉诚似乎在逆势而为。但宏观调控带来的土地和资金游戏规则的双重改变,对财大气粗的李嘉诚来说,无疑是利好。这一切对和记黄埔等港资、国际地产财团来说,正是凭借自身的资金实力,趁地价低廉、继续大笔圈占稀缺商业土地资源并待价而估的好机会。
在香港,作为一个地产富豪,李嘉诚已经成为了城市英雄,他甚至就是这个城市的光荣与梦想。与此相对应的是,虽然内地近年来诞生了不少地产富豪,但从纯经营技巧的角度看,获得认可的寥寥无几,这还不用说“地产暴利”下的道德质疑。正如一位学者曾说的那样,李嘉诚的范本意义不在于他又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他获得这些财富的博弈技巧。从这一点上说,内地地产商们向李嘉诚学习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但又很难学。
来源:当代经理人
-
西门子贝能|贝殷思:西门子中国公司的“刘备”详细阅读
8月26日,西门子集团执行副总裁沙尔夫博士低调造访重庆,探求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钥匙”。这是继今年5月西门子集团全球总裁兼CEO(首席执行官)冯必乐博士访华之后,西门子欲加重中国在其全球策略中的地位的又一信号。 冯必乐访华时曾宣布,西门子将增加10亿欧元对华投资。其在华办事处也将由目前的28家增...
-
爱马仕曹伟明_曹伟明:一个法国MBA人的视野详细阅读
曹伟明,法国桦树菲力柏契出版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主管中国大陆事务。但他确实是一个出生在江苏常熟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没有什么文化的父母,虽然不能教会他一种具体的求生技艺,但他们的善良、淳朴,却在孩子心中播下了一颗最珍贵的种子。曹伟明带着这颗种子,走过田野、乡间,来到武汉大学,又带着它飘洋过海,...
-
艾米莉西蒙_艾米莉-西科夫斯基:为何错失了Google的财富?详细阅读
那天,Google,这家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的股票收于108.31美元,较首日上市发行价格上涨27%,公司市值因此达到将近300亿美元。曾经有机会与Google沾边的人现在可以精确地计算自己的损失了。艾米莉·西科夫斯基便是其中之一。 5年前,西科夫斯基接受了现金,而不是Google的股票。她和...
-
[罗圣平医生图片]罗圣平:再造一个完美商店详细阅读
“做手机支付的不止我一家,我当然希望有一天通过手机可以完成所有的购买活动,但是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把通过手机付电话费这一项最基本的业务做好。中国有3 1亿手机用户,平均每个月每部手机费80元,每成交一笔业务,我能提取适当的佣金,这个市场太诱人了!”捷银CEO罗圣平的梦想其实远不止于此,这个纯粹的美国...
-
无锡珠宝大王破产|走出破产的“珠宝大王” 谢瑞麟的起落人生详细阅读
9月3日,香港著名“珠宝大王”谢瑞麟,从香港高等法院的法官手上,接到了正式解除破产令,高兴地“光荣走出破产黑洞”。 一手创立了“谢瑞麟”品牌珠宝、专卖店开遍东南亚的谢瑞麟只读过两年小学,凭自己的努力从3000元借款起家,一直做到身家20亿,专卖店开遍东南亚地区。然而在1997年刮来的金融风暴...
-
[韩国金英兰法案]金英兰:韩国第一位女大法官详细阅读
8月23日下午,韩国国会举行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司法史上第一位女性大法官提名人金英兰的任命动议案。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8月11日,韩国国会进行了大法官提名人金英兰的人事听政会,23日,国会对金英兰的“任命动议案”进行表决,并以208票赞成、61票反对、2票无效的结果通过了任命动议案,299...
-
【派格传媒集团孙健君】派格总裁孙健君:活在细节之上详细阅读
如果你第一眼见到孙健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他高大结实的身体,估计就是他脸上显眼的两颗痣。如果你第一次听到他说话,无论是说汉语还是英语,给你印象最深的肯定是他并不标准的发音。这只是开始,如果你还能不断地跟他接触,那就等于不断地发现,如果把他比作矿藏,他肯定是一座富矿。 不过细数孙健君的经历...
-
【世界首富夫人图片】世界首富夫人梅林达·盖茨:捐钱不比挣钱难详细阅读
●有人形容捐钱比挣钱更困难,但比尔和梅林达显然比其他许多富豪表现的不错 ●在美国《商业周刊》评出的2003年度50位最慷慨的美国慈善家,拥有460亿美元财产的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及夫人梅林达再次名列榜首 作为世界首富的夫人,梅林达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她却不喜欢抛头露面,她要丈夫保证...
-
【金地重庆公司总经理】金地公司总经理陈长春 从博士到职业经理人详细阅读
四年前,陈长春在深圳享受着四季如春的美景,四年后他更喜欢北京四季更替的变换;四年前陈长春几乎只读国外的名人传记和小说,而四年后他开始对《论语》以及儒学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四年前刚到北京,对于京城地产的频频作秀的不屑到现在对京城文化的重新审视,陈长春在北京金地的四年,按他自己的话说“发生了巨变”,深圳...
-
【青岛邵峰晶】邵峰晶:她放弃了日本公司的百万年薪详细阅读
邵峰晶是成功学者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她研究的方向是最前沿的软件智能技术。邵峰晶从山东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赴日本滋贺大学经济学部、大阪大学基础工学部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她在日本的年薪相当于上百万人民币,但她却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踏踏实实地为国家做了很多事。5年间,她先后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