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空调老板张跃_张跃:远大空调最敬业的推销员

精英人物 2022-06-20 网络整理 可可

【jianli.jxxyjl.com--精英人物】

2005年12月17日18时08分,一架Excel560-5008型小型公务飞机徐徐降落在新郑机场的跑道上,驾驶这架飞机的正是被誉为远大“教父”的远大空调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跃。而此时,前往机场迎接张跃的远大空调河南公司的一干工作人员,全部穿着薄薄的西装、衬衫,在零下3摄氏度的冷风中,整整等候了1小时。

  下飞机后,看到有媒体拍照,这位小个子企业家礼节性地一挥手,便猫腰钻进了前来迎接他的轿车里,前有警车开道,后有车队相随,绝尘而去。这种场面似乎不像是迎接一个企业家,而更像是一个当红的明星大腕儿。

  在国内的财经界,张跃的“无意作秀”是出了名的。1997年,张跃因“国内第一个购买私人公务飞机”而名扬天下,到如今,仍以7架飞机的拥有量占据国内第一。作为国内第一个自购飞机并第一个取得飞机驾照的企业家,张跃“飞”到哪里都会引起媒体极大兴趣,而张跃本人也似乎总在有意无意地摆“明星大腕儿”的谱。

  言必谈空调的推销员

  张跃本次到郑州除了参加“2005中部企业领袖年会”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要在郑州推广他的“区域空调”。

  有人说,张跃是远大最敬业的推销员,无论他参与什么性质的公开活动,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决不会放弃推销他的“区域空调”。这话在张跃第二天(2005年12月19日)上午9时许所作的题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百年城市能源系统》的主题演讲时,再一次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也许是由于迟到了十几分钟的缘故,在这次演讲之前,张跃并没有像以前演讲那样,先给与会者每人发一套关于远大非电空调的文字资料,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张跃的推销热情。

  张跃在演讲中说,他带来的“一个声音”,就是远大不是一个普通的产品,而他本人,也不是一个只会玩飞机的老板。要实现国家的长久兴旺,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怎么样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怎么样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侵害。他说他已经同河南省本地的领导接触过,在郑州实施能充分利用沼气、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的区域空调系统。

  当天下午,张跃代表远大与郑州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在郑州嵩阳饭店签订了框架性的战略合作协议。在签字仪式上,张跃再一次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员。

  他这次没有忘记给每个与会人员发一份远大公司的宣传材料,他声称要让所有拿到材料的人“7分钟读懂远大”,当然,除了材料上所有的内容之外,还有张跃本人极富推销意味的“解释”。

  张跃称,与传统空调相比,远大的非电区域空调的优势是明显的,对空调用户来说,入网费比用户自建空调投资低20%,使用费比用户自有设备运行费用低10%到30%,按量计费,且确保空调不中断。

  更重要的是,该区域空调将使用远大的非电空调,采用天然气、发电废热及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且可根据能源价格变化而更换能源品种。

  “我特别想让人知道,环保并不复杂,环保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据张跃讲,区域空调在全球应用广泛,如日本有250个、美国127个,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各有几十个。每个项目提供的空调面积为30万平方米到500万平方米。其中美国、马来西亚的设备都由远大提供,甚至还有投资。

  张跃认为,对政府而言,区域空调是“政绩工程”。对电力部门和燃气部门而言,则是帮他们“削峰填谷”,他们更应该支持——电力部门喜欢的是长期使用电力的用户,而不是在夏季缺电季节蜂拥使用电力的空调用户。因此,在美国,如果你使用非电空调,电力公司会对你进行补贴的;对燃气公司而言,则永远是夏季亏损、冬季“缺气”,冬夏日平均用气量之差最高是8倍,平均是5倍。

  2005年12月19日上午,他又亲赴郑东新区实地考察,与郑州市副市长、郑东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庆海会晤,详解区域空调的多能源利用、清洁环境、提升生活品质、能够成为一个新建区域的亮点等等。

  “一两个月之后我有可能再来郑州,我希望明年能在郑州投建区域空调,届时,投资额可能高达几亿元。”张跃自信地说。

  名副其实的总裁

  靠卖锅炉图纸起家的张跃,1988年辞去从事了4年的教师公职,与刚刚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弟弟张剑一起研制出无压锅炉,并获得专利,在湖南郴州注册了郴州温泉采暖设备厂(后改为郴州热工研究所)。兄弟俩的第一桶金,是靠卖无压锅炉技术获得的。几年后,当张氏兄弟研制出国内中央空调行业第一台直燃机时,他们事实上已经是国内乃至世界空调界直燃机的领先者,技术独到而又利润丰厚。

  远大空调2003年开始生产家用天然气空调,其产品以采用清洁能源而闻名,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直燃式空调生产企业。而张跃是美术老师出身,1998年以开发直燃吸收式空调致富。坚持走专业化路线的张跃在2004年又风光无限,在6月,跻身于首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排行榜;8月,又带领远大空调杀入“中国家电企业团队竞争力30强”之列。如今的远大,已全面挺进国际市场:其目前共拥有50余项专利技术,其中部分专利已在30多个国家注册,通过27项世界权威认证。电力紧张让远大生产的非电空调(溴化锂空调)备受欢迎。远大产品成为中国自主发展高科技的标志之一,在中国和欧美同行业中占有率最高。去年远大将总部迁至北京,生产基地还湖南。张跃在企业经营上极为稳健,近十年来未向银行贷过款。远大集团已经连续8年纳税过亿元,员工1800名。

  就是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庞大的企业,张跃说都是他一个人在管。

  远大的一切都带有张跃浓厚的个人色彩。富丽堂皇、布局考究的远大城基本上就是张跃自己设计的。在这里,张跃把自己早年学到的一些美术构图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地中海会所、方舟宾馆、理想号俱乐部、金字塔形的博物馆、欧式风情的管理学院……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张跃崇尚古代文明、崇尚艺术的个性。

  在远大,员工都习惯性地称张跃为“总裁”,这个头衔用在张跃头上也的确是名副其实,因为他不设副手,因此员工根本用不着区分姓氏不同的各位老总。远大的一切都是他一个人在管。一位远大的员工说:过去,远大的形象策划、组织架构、销售,都是张跃亲自抓,到后来,核心技术也由张跃全面管。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所有的技术图纸最后也要经过张跃修改才能定稿。“没办法,在直燃机这个行业,我就是最大的专家……也许他们(公司的技术人员)比我会画,但我一定比他们会改。”张跃说。

  张跃是个很讲传统道德的人,从远大管理的些微中可见一斑。远大坚决不允许兼职,认为这是道德缺席的象征,只要发现员工兼职,立即开除。员工不论是什么原因,离开了远大,就永远不能再回来了。新来的人不论级别有多高,工作岗位、工作地点都没有选择的余地。远大不允许任何同行业的人才跳到远大,同时也不允许远大的员工跳槽以后进入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工作。张跃显然把是否跳槽上升到了道德、人品的高度,用张跃的话说就是,“这不仅是对企业本身的忠诚,更是对他人品的考验”。

  张跃强调员工的绝对服从。他说:“对于某一些天性调皮,总是过于表现个性,不能和远大整体相融的人,他有再高的才能我们也坚决不要。”张跃对员工有三个统一的标准:首先是服从,无论是服从领导还是服从制度;第二是敬业,员工不管干什么都必须把这件事情干好,不能对不起公司发给你的工资,不能对不起领导对你的信任;第三是执著,现在这个社会最糟糕的就是浮躁,今天干这个了,明天又想干那个,结果什么都干不好。

  在远大,虽然任何员工都可以提出或参与文件的编制、更改,但张跃无疑具有最多关于企业建设的知识和权威,推行的总是他的理想。在远大,例行的事情都有规定可循,而非例行的事情,无论大小,张跃都亲自过问,然后可能建立新的制度。制度的制定最后总要通过他,所以员工很少有犯错误的机会。

  张跃也向记者坦言,他是个非常自我的人,他不会受到别人的控制或者外界的控制。

  偏执的制度主义者

  张跃对制度的推崇确实到了固执,甚至偏执的地步。在远大,从生产到非生产,从大事到小事,每一项工作都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比如:接待外来参观人员,事先要根据对象制定专门的、惟一的接待程序。

  “我一直觉得一个企业最强的不是它的技术,制度才是决定所有活动的基础。有没有完善的制度,对一个企业来说,不是好和坏之分,而是成和败之别。要么成要么败,没有制度是一定要败的!所以领导者一定要非常投入地去建立制度体系,非常忘我地去维护这种体系。这种维护是需要决心的,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负面的东西,但是我抱着这样一个顽固的信念,如果没有制度的话,我的错误犯得还会多一些。确实经常有人说,这个制度是不是太苛刻了,有些事情是因为制度的限制而办错了,但是我坚决认为这不是制度的错,如果是它的错的话,那也是由于制度不够完善、不够细致造成的。”

  “社会质量决定企业质量,企业质量又决定员工质量,而员工质量最终决定产品质量,然后产品质量决定企业获得的市场效益。”这是张跃的想法。他以此为理论根据管理着这个由无数制度和文件规范统治的企业,塑造和提升着员工的“质量”。

  远大的制度几乎覆盖了每一个员工的每一项活动,大到工作规则,小到衣食住行,应有尽有。据说远大有一个独立的制度化统筹委员会,专门负责涉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各类规章制度的编写,以及各类表格的修订。其制定出的文件达292份、1983条、7000余款、50多万字,从工作规程到生活守则应有尽有,就连“禁止在远大城周围一公里范围内消费”这种简单的生活细节也有所规定。

  当记者就“制度化统筹委员会”一事向张跃求证时,张跃笑了笑,未置可否。他说:“一个企业不想长久经营,制度可以不要;如果要长久经营,就必须有制度;如果你永远是一个小企业,也不需要有制度。企业的制度与企业文化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对待制度的态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这么繁琐的制度,对于员工来说是不是有些过于苛刻了?”记者问。

  “确实经常有人说,这个制度是不是太苛刻了,有些事情是因为制度的限制而办错了,但是我坚决认为这不是制度的错,如果是它有错的话,那也是由于制度不够完善、不够细致造成的。”张跃说。

  张跃说他从小就是一个做事严谨的人,就连写日记也要改上10遍,因此看到别人写信不用打草稿,他一直十分不解;在张跃当美术老师的时候,他也是像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认真备课,认真对每个学生进行摸底后才作出严格的教学计划,尽管学校没有任何要求;其后在他为别人画广告赚钱的时候,他也是一定详细问人家的打算,再把要求一笔一画地写下来,而且也一定要打草稿。

  “这些习惯是与生俱来的,我一直就是个非常严格的人。”张跃说。也许正是这种“非常严格”的习惯,造就了当今远大的“制度化生存”。

来源:《理财》

本文来源:https://jianli.jxxyjl.com/jingyingrenwu/17407.html

  • 西门子贝能|贝殷思:西门子中国公司的“刘备”

    8月26日,西门子集团执行副总裁沙尔夫博士低调造访重庆,探求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钥匙”。这是继今年5月西门子集团全球总裁兼CEO(首席执行官)冯必乐博士访华之后,西门子欲加重中国在其全球策略中的地位的又一信号。   冯必乐访华时曾宣布,西门子将增加10亿欧元对华投资。其在华办事处也将由目前的28家增...

    发布于:2022-08-17

    详细阅读
  • 爱马仕曹伟明_曹伟明:一个法国MBA人的视野

    曹伟明,法国桦树菲力柏契出版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主管中国大陆事务。但他确实是一个出生在江苏常熟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没有什么文化的父母,虽然不能教会他一种具体的求生技艺,但他们的善良、淳朴,却在孩子心中播下了一颗最珍贵的种子。曹伟明带着这颗种子,走过田野、乡间,来到武汉大学,又带着它飘洋过海,...

    发布于:2022-08-17

    详细阅读
  • 艾米莉西蒙_艾米莉-西科夫斯基:为何错失了Google的财富?

    那天,Google,这家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的股票收于108.31美元,较首日上市发行价格上涨27%,公司市值因此达到将近300亿美元。曾经有机会与Google沾边的人现在可以精确地计算自己的损失了。艾米莉·西科夫斯基便是其中之一。   5年前,西科夫斯基接受了现金,而不是Google的股票。她和...

    发布于:2022-08-17

    详细阅读
  • [罗圣平医生图片]罗圣平:再造一个完美商店

    “做手机支付的不止我一家,我当然希望有一天通过手机可以完成所有的购买活动,但是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把通过手机付电话费这一项最基本的业务做好。中国有3 1亿手机用户,平均每个月每部手机费80元,每成交一笔业务,我能提取适当的佣金,这个市场太诱人了!”捷银CEO罗圣平的梦想其实远不止于此,这个纯粹的美国...

    发布于:2022-08-13

    详细阅读
  • 无锡珠宝大王破产|走出破产的“珠宝大王” 谢瑞麟的起落人生

    9月3日,香港著名“珠宝大王”谢瑞麟,从香港高等法院的法官手上,接到了正式解除破产令,高兴地“光荣走出破产黑洞”。   一手创立了“谢瑞麟”品牌珠宝、专卖店开遍东南亚的谢瑞麟只读过两年小学,凭自己的努力从3000元借款起家,一直做到身家20亿,专卖店开遍东南亚地区。然而在1997年刮来的金融风暴...

    发布于:2022-08-13

    详细阅读
  • [韩国金英兰法案]金英兰:韩国第一位女大法官

    8月23日下午,韩国国会举行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司法史上第一位女性大法官提名人金英兰的任命动议案。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8月11日,韩国国会进行了大法官提名人金英兰的人事听政会,23日,国会对金英兰的“任命动议案”进行表决,并以208票赞成、61票反对、2票无效的结果通过了任命动议案,299...

    发布于:2022-08-13

    详细阅读
  • 【派格传媒集团孙健君】派格总裁孙健君:活在细节之上

    如果你第一眼见到孙健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他高大结实的身体,估计就是他脸上显眼的两颗痣。如果你第一次听到他说话,无论是说汉语还是英语,给你印象最深的肯定是他并不标准的发音。这只是开始,如果你还能不断地跟他接触,那就等于不断地发现,如果把他比作矿藏,他肯定是一座富矿。   不过细数孙健君的经历...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世界首富夫人图片】世界首富夫人梅林达·盖茨:捐钱不比挣钱难

    ●有人形容捐钱比挣钱更困难,但比尔和梅林达显然比其他许多富豪表现的不错   ●在美国《商业周刊》评出的2003年度50位最慷慨的美国慈善家,拥有460亿美元财产的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及夫人梅林达再次名列榜首   作为世界首富的夫人,梅林达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她却不喜欢抛头露面,她要丈夫保证...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金地重庆公司总经理】金地公司总经理陈长春 从博士到职业经理人

    四年前,陈长春在深圳享受着四季如春的美景,四年后他更喜欢北京四季更替的变换;四年前陈长春几乎只读国外的名人传记和小说,而四年后他开始对《论语》以及儒学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四年前刚到北京,对于京城地产的频频作秀的不屑到现在对京城文化的重新审视,陈长春在北京金地的四年,按他自己的话说“发生了巨变”,深圳...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青岛邵峰晶】邵峰晶:她放弃了日本公司的百万年薪

    邵峰晶是成功学者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她研究的方向是最前沿的软件智能技术。邵峰晶从山东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赴日本滋贺大学经济学部、大阪大学基础工学部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她在日本的年薪相当于上百万人民币,但她却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踏踏实实地为国家做了很多事。5年间,她先后获得...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