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的和尚不会念经|耐克:外来的和尚难念经

名企聚焦 2022-09-02 网络整理 可可

【jianli.jxxyjl.com--名企聚焦】

耐克拥有自己的两样法宝,一是创新,一是营销手段

  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各个企业包括一些跨国巨头在内纷纷为企业构建更加科学的管理结构,比如保持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相对独立。为此,总有这样一些功不可没的企业创始人从风光无限的前台退居幕后的消息传来。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往往却不那么简单。

  发生在全球著名体育用品集团———耐克公司的最高层管理人员震荡就成为一个最好的佐证。此前,到耐克上任刚刚一年多的“外援”总裁兼CEO威廉·佩雷斯因为与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菲利浦·奈特意见相左最终辞职,他的位子由已经为耐克服务了27年的品牌事务主管马克·帕克接任。这一人事震荡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奈特一年前改革公司管理机制努力的一次失败。

  毫无疑问,耐克的创始人奈特是一个令美国斯坦福大学骄傲的M BA学生。曾经当过大学田径队选手的他对于以亲身体验发现了美国运动鞋质量低劣的缺点,并由此萌生了为美国制造更好的运动鞋的念头。这与奈特在学校的田径教练比尔·鲍尔曼的想法不谋而合。1964年,奈特与鲍尔曼各自出资500美元,创建了耐克的

  前身———蓝绶带运动鞋公司。后来,奈特从一个大学生手中买来了耐克现在那个随处可见的标识,当时只花了35美元。由于公司创建初期业绩不佳,奈特甚至不得不兼了一份会计师的工作以贴补家用。著名鞋业巨头阿迪达斯怎么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个仅仅用35美元买下来的品牌日后会成长为令它畏惧的品牌价值上百亿美元的强大对手。

  耐克拥有自己的两样法宝,一是创新,一是营销手段。耐克产品创新的速度是惊人的,每年它推出的新产品竟然多达12万种!上个世纪80年代末,耐克研制的气体鞋一经推出便成功地畅销全球。此外,体育营销手段是耐克最倚重的营销方式。它每年拿出的营销费用高达2亿美元,迈克尔·乔丹、老虎·伍兹、安德烈·阿加斯这些全球一流的体育明星都曾经被耐克重金“收买”,这些明星为耐克鞋的全球大行其道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独特的产品设计和卓有成效的营销手段的帮助下,耐克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最终撼动了阿迪达斯的运动鞋市场霸主地位,成为体育用品市场最知名的、身价上百亿美元的品牌。2004年,在欧洲足球市场,耐克以35%的份额第一次超过了阿迪达斯的31%。耐克的成功也将奈特推上美国富豪榜的前列。在《福布斯》杂志

  美国富人榜上,奈特曾一度以74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排名第22位。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耐克增长的脚步渐渐放慢,前几年30%收益增长已经成为过去。奈特坦承,耐克以往一直没有伟大的计划,依靠着直觉在增长。如今,耐克已经成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企业,奈特认识到,它已经到了改变的时候,需要在纪律和创新、创造力和组织机构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从外面为耐克寻找一个CEO就是维持这种平衡的一个方式。

  事实上,从1999年,奈特就开始着手组建新的管理团队,从外界引入管理理念新颖的高管,来自百事可乐的CFO布莱尔就是一例。同时,奈特还进行了整合供应链系统、扩张产品线、增加新品牌等一系列尝试。当相中曾在一家日用消费品公司担任要职的佩雷斯的时候,奈特对这个没有任何体育营销经验的“空降兵”却充满信心,他幽默地说,佩雷斯有长跑的经验,比其他人更适合耐克。而接任时,佩雷斯曾表示,他是奈特的忠实信徒,会坚持按照奈特的商业理念去行事。但一年以后,两人的管理理念非但没有很好的磨合,反而是越来越远。

  与此同时,耐克在市场上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2004年夏天,全球第二大运动品牌阿迪达斯与第三

  大品牌锐步合并,对耐克形成了夹击的阵势。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2004年底耐克的全球订单开始不很理想,在欧洲和日本遇到较大阻力。2004年12月至2005年4月间,耐克全球的鞋子、衣服的订单增长速度是最近两年来增长最慢的。股价也曾经一度下跌3%。

  尽管耐克是用“Ju s t d o it”、“I can”的理念打破了那个“阿迪达斯不可战胜”的预言,但是,这样的理念是否真正能帮助外来的“和尚”念好耐克自己的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事实上,虽然奈特2004年11月底宣布要从总裁兼CEO的位子上退下来,可是他仍然与耐克的运转紧紧

  联系在一起。与公司时尚、富于创新的形象截然不同,奈特身上散发出的种种特性使他被冠以《财富》美国500强公司“最古怪的首席执行官”的名号。奈特最终认为,不同的文化以及业务特性使佩雷斯难以适应耐克的风格,在管理上出现混乱,影响了公司效能的正常发挥。

  这一次,为了保险起见,奈特终于换回老员工———原来负责耐克产品和品牌营销的帕克。而帕克的原来的职位由同为资深耐克人的查理·邓森接任。不少业内人士质疑,这或许意味着耐克仍然难以跳出旧有的管理窠臼。结果究竟会怎样,只能等消费者最终给分析师和观察人士一个答案了。(文雪梅)

来源:和讯

本文来源:https://jianli.jxxyjl.com/mingqijujiao/19493.html

  • 招商银行:让IT懂业务_招商银行:让IT懂业务

    作为后进入者,招商银行选择了创新作为安身立命的突破口,而打破突破口的工具就是信息技术。招商银行的信用卡用户们可能还不知道,他们下一次收到的账单信封将与以往都不相同,这个即将在全国推出的新玩意儿—— 一个有锯齿状撕拉口的账单信封是招商银行的又一项创新。为的就是让客户可以轻松地拆开信封。推陈出新对于招商...

    发布于:2022-10-14

    详细阅读
  • 【A公司和B公司成立新公司】明基公司:新公司学习法

    看点:由于深知“成功无法复制”的真理,脱胎于宏 系的明基公司并没有完全秉承母公司的“成功配方”,而是通过“学习”和“忘记”在管理方式和业务模式上都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密码”。像极了台湾上世纪80年代的言情剧:白手起家多年奋斗后,拥有了一份不错的家业,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兄弟争宠以及大家族无可避免的诸多矛盾...

    发布于:2022-10-13

    详细阅读
  • 95556华安保险|华安保险:跑得快才能生存

    最近,华安保险在短短的1个多月时间连开了12家省级分公司!山东、重庆、辽宁、天津、湖北等12个省级分公司纷纷揭牌开业。仿佛一夜之间,在深圳“土生土长”的华安保险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快速扩张的一匹“黑马”,在全国各保险公司中脱颖而出。华安在全国“跑马圈地”的原动力来自哪里?变革让华安企业之树常青华...

    发布于:2022-10-13

    详细阅读
  • 博爱集团企业文化_企业文化,博爱的第二生产力

    ——解读深圳博爱医院企业文化的优势 一个企业的文化,就如同一个人的灵魂。没有健康的灵魂,就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没有健康的文化,就不会成为一个完善的企业。——摘自《博爱语丝》企业文化历来是成功企业家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它是一种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可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模范。企业决策者通过身...

    发布于:2022-10-13

    详细阅读
  • 【英特尔ceo办公室恋情】英特尔的CEO继承人计划

    25位亚洲之星《商业周刊》,2005年7月11日以“社会影响力”为主要衡量指标,Business Week评出2005年走在亚洲巨变最前沿的先锋人物。所有亚洲之星的共同特点是有胆识、充满干劲,真正致力于改进社会和生活的质量。今年的结果反映了中国和印度日益增强的重要性及亚洲文化在全球的蔓延。这25位精...

    发布于:2022-10-13

    详细阅读
  • [青啤大师酒]青啤的酒文化和人

    华夏大地第一座以欧洲技术制造啤酒的青岛啤酒厂,打出了“人才就是效益”大旗,每年都到高校招聘100多名本科文凭毕业生,除了给落户口外,还在购房贷款方面给予优惠。“青啤”兼并嘉士伯之后,企业的整体实力大大提升,同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市场营销、经济管理、会计、法律、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备受垂青。青岛啤...

    发布于:2022-10-13

    详细阅读
  • 【格力电器走出去】格力电器走出去的另类思维

    如今已很难找到一家不打价格战、不靠银行贷款、有了利润不搞多元化、销售不靠赢者通吃的渠道大鳄的家电企业了,在主流的管理理念和渠道为王营销模式统治下的中国企业和市场里,这种企业被认为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偏偏就有这么一家叫格力电器的企业不信邪。同样,在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上,格力电器也很“另类”。在有些企业以...

    发布于:2022-10-13

    详细阅读
  • [西门子成都研发中心]西门子南京研发中心扩容 年底前将招聘200人才

    西门子软件与系统工程(南京)有限公司昨日发布消息,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招募200名软件与硬件研发人才。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虽然目前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拥有众多海内外客户的它已经成功完成了其首批项目。在业务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员工大批招募计划势在必行。据悉,西门子软件研发中心总部设在南京,现有员...

    发布于:2022-10-13

    详细阅读
  • 【西门子伺服刚性】西门子:刚性管理显平淡

    谈到西门子,多数人都会对这个百年老店带有一种崇敬之情。然而,在西门子面向运营商的电信设备销售经理张程眼里,西门子对销售人员的管理可以用“平淡”二个字来形容。“跨国外企的管理已经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流程管理,职责界定非常清晰,管控严密,尤其是对设备的销售人员。”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张程如是评述西门子对销...

    发布于:2022-10-13

    详细阅读
  • 青岛海景公司_海景公司的人事难题

    杨成平是海景公司的董事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为公司的未来而犯愁,尤其是忙于协调公司内部各分公司之间的关系,令他深感力不从心。近来,公司发生了一系列事件,首先是项目出现问题,继而引发了一连串的人事问题。作为一位公司决策人,杨成平深知人在企业中的关键作用,如果放任下去,有可能会导致连锁反应而不可收拾。因...

    发布于:2022-10-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