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兴 萧山_李立兴:以救火为乐自建消防队的生意人

精英人物 2022-07-12 网络整理 可可

【jianli.jxxyjl.com--精英人物】

15日下午,在杭州萧山,记者乘坐在一辆特别的红色吉普车上,车上装着警报器,车身印有“119”的字样,但它却是一辆地道的私家车。他的主人就是浙江萧山区“金利蒲”制衣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立兴。他拥有两家制衣厂,年产值7000余万元,同时,他投资百余万元组建了一个民办消防队。记者此时和李立兴同车准备前往他的公司进行采访。

  为了过一下烟瘾,他把车停在了路边,突然,车上的对讲机响了一下,记者发现,李立兴的身体猛地哆嗦了一下,还没等记者反应过来,这个身材高大的汉子已经噌地一下跳下了后坐,随即跃上了前面的驾驶座,启动了发动机。随着他急促的一句“着火了”,车上的警报器被拉响了,车子像箭一样蹿了出去。接着车上的对讲机等设备就频繁地响起,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他不停地用手机和对讲机同他的队员用家乡话进行着扑火的部署。记者在他浓重的家乡话里,断断续续地听他说道:“我已经赶不回厂里了,把我的衣服带到现场,我们会和你们同时到,我们在现场会合!”

  这时,久旱的杭州萧山突然下起了暴雨,我们的车子在滂沱的雨里,一路呼啸着在车流穿梭,不时地冲进公路半米多深的水窝里,车子激起的水浪,劈头盖脸地向车窗的四周扑来,但李立兴的车子仍旧开得稳而快,速度丝毫未减。沿途我们的车迅速地超过了已经出发了一会儿正载着沉重的消防设施奔赴火场的萧山公安局消防队的消防车。

  此刻的李立兴眉头紧皱,双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十个手指由于激动而不停地在方向盘上摩擦着,身子绷得直直的!记者问他此刻什么感觉,他说:“兴奋!热血沸腾!有种临危受命的使命感,每次都这样!”

  消防情结

  ■“多少辆奔驰都不如一辆消防车实在”

  走进李立兴5000多平方米的厂区,院子里醒目地停放着5辆消防车,红色的消防车像五团火焰,在太阳底下闪着光。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分辨李立兴的工厂,只要看消防车就知道了。

  今年44岁的李立兴,身材高大。采访时,他坐在办公桌的后边,角色的转变他又成了企业老板。李立兴的制衣厂是做服装出口生意的,有500多个员工,年产值在7000多万元。

  “钱,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讲,不能不赚,但是要赚得有分寸!赚点就行了,帮助别人救火,是我最大的乐趣!比如说晚上如果有人请我到最高档的酒店去吃饭娱乐,同时也有火警了!我一定去救火!”李立兴很认真地说,“我1993年就有了第一辆奔驰车,到1995年以后就有了3辆,但是我一直认为,厂里停着多少辆奔驰车都不如停一辆消防车实在,可以真正地帮助别人做点事!尤其是到农村救火,意义就更大了!因为农民很可怜的,有时一把火,就可能让他们倾家荡产,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帮他们挽回点损失太有意义了!”

  ■童年誓言:“有钱了一定买辆消防车”

  李立兴说他有办个消防队的想法已经几十年了。他告诉记者:第一次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在他12岁的时候,那时,父母都在外面工作,他和奶奶住在一起。在冬天的一个深夜,梦中的他突然被一阵巨大的嘈杂和吵闹声惊醒,推开窗子一看,一股热浪伴着耀眼的火光冲了进来,原来邻居家的房子着火了!他背起奶奶就跑到了很远的空地上,然后又跑回来拼命地搬东西。

  他说,那一次,他家的房子虽然保住了,但是邻居的房子却烧成了平地,有一家人只剩下逃出来时身上穿的内衣,在寒风里哭倒在废墟上,伤心欲绝!等城里的消防队赶来时,火早就烧完了。因为火急路远,而且农村的路窄,消防车根本就进不了村!看着邻居可怜的样子,他当时就咬着牙在心里发誓:“等我长大有钱了,一定买辆消防车!”

  ■13名裁缝组成消防队

  李立兴做生意多年,比现在更辉煌的时候有过,也有赔得不得不背井离乡再次创业的时候。但是刚一翻过身来,就立即又回到了家乡,目的就是想办一个消防队:“经济发达了,但是发生火灾的频率也越来越多,仅我们浦阳镇,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就有500多家,一旦发生火灾,就全完了,因为萧山消防队赶过来最少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他告诉记者,在成立消防队之前,附近的几个企业因为着火全部被烧成了平地,他事后听说后,每次都很难受,好像就是自己失职一样。

  2003年4月19日,李立兴从他的车间里抽出自愿报名的13个员工组成消防队,他亲自担任队长。这些人没有火警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他们都是裁缝。因为救火辛苦,李立兴请来了专人负责为队员做饭和洗衣服,救火中表现突出的人有100元至200元的奖励,年终还有奖金,而且平时伙食免费。

  萧山消防队大队长对记者说:“老李他组建这个消防队并不是做样子看的,也不是为了名誉,他每次都会亲自出警去救火。他的快乐就是帮别人挽回损失。”

  消防实战

  ■鲁莽———初次救火遭到“痛骂”

  消防队初建时缺乏实战经验,凭的就是勇敢和热情,完全没有专业知识。萧山消防中队的张志龙队长告诉记者:“老李的第一次出警现在想都后怕,当时他被我使劲地骂了一顿!”

  当时是一个四合院起火了,两面起火火势很大。张队长赶到现场时,看见李立兴将梯子立在了面临火海的一面土墙上,正高高地站在上面端着水枪奋力灭火。那面土墙随时都会倒塌,李立兴随时会葬身火海,张队长吓坏了,跑过去叫他下来,刚到旁边,一些砖头和瓦片就散落了下来,其中一块砸在了他的钢盔上。

  ■发明———面包车改成消防车

  李立兴在消防救火上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几次到农村救火下来,他就根据农村的特点,对自己的消防车进行了改造。农村的路比较窄,有时高度不够,正规的消防车根本进不去,导致水供应不上去。他仔细研究后,就买了一辆面包车,在车上装上了发电机,安装了高压水泵,同时用发电机发电还可以照明。农村里到处都是池塘,用高压水泵就可以连接到池塘里,把水抽出来,同时因为车子小、轻便,可以快捷迅速地赶到现场并把火扑灭。他发明的这辆车对于农村救火特别方便实用,目前在萧山已经被很多民办消防队所效仿。他的这一发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正规消防队救火中的盲点,深受当地消防部门的赞赏。

  ■反射———警报一响拔腿就跑

  李立兴说他热爱这个事业,每次警报一响就特别兴奋,热血沸腾,时间长了甚至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一次,他正在给中层干部开会,很多人都在汇报工作,突然厂里下班的铃声响了,他噌地一下,一个箭步就蹿出了门外,弄得自己很尴尬。还有一次,他在商场里试一套西装,当时售货小姐正给他系领带,这时,也是商场下班的铃声响了,他连续猛地后退了几步转身就跑,差点没把售货小姐吓得坐在地上。“没办法,这样的条件反射经常有,改不了了!”李立兴笑着说。

  作为消防队长,李立兴的手机即使是晚上睡觉也会放在身边。他现在早就不开奔驰车了,自从成立了消防队,他每天就开着印有“119”字样的消防指挥车,车上装着他的战斗服,一有火警,他都会立即拉下警报换上衣服,一路呼啸着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和他的队员会合。

  对李立兴来说,最大的乐趣就是救完火后的满足感。他告诉记者:每次扑灭一场火后,浑身脏兮兮地往车上一靠,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点上一根烟,看着天上的星星,感觉心里真充实、真舒服啊!帮助别人真的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

  消防感言

  ■转身救火,面包和水却被村民抢光

  李立兴说:“在救火时我感觉最威风!最有意义!”从消防队成立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李立兴带领他的消防队就已经灭火30多次,如果算上增援其他消防队,出警已近百次。但是做好事的同时,也有让李立兴想不开,甚至烦恼的时候,最大的烦恼,就是别人的冷落和不理解。

  一次李立兴在晚上带着队员去一个村子救火,天气阴冷。当时是一个老房子着火,火势很大,他带领他的队员们,用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把火扑灭,当时整个村子的人都在围观。救完火准备回去了,因为天黑路滑,在倒车时一不小心车子深深陷入泥地,可是那么多人就漠然地看着,然后一下子都散了,喊他们帮忙也装做没听见。救火时浑身都湿透了,冷风一吹刺骨的冷,他们就这样哆嗦着站在泥地里,直到一个小时后另一辆车子赶来救援他们才摆脱困境。“我就一直在抖,因为太冷了!我在开车,旁边坐着我的队员,我不能让他们看见我抖,不好意思让他们看见我丢人的一面,我就咬着牙坚持着。”李立兴说。

  还有一次,他们为了扑灭一场大火,连续战斗了4个多小时,又渴又饿。“救火完全是拼体力的工作,它的体力消耗是一般体力劳动的5倍!”李立兴说。当时围观的有几个村子的人,没有人给他们送一口水喝,更别说吃的了。他开车到镇上买了一些水和面包,准备给队员和自己吃,但是买回来后,因为还有余火,他们就继续救火。可是一转眼面包和水早就被那些村民抢光了,队员们站在那里愣了很久。李立兴说,他现在想想心都在痛,本来是在为别人做善事,可是换来的却是冷漠和敌意,那感觉真的不好。

  ■“既然做了就一定要让老百姓满意”

  李立兴说这还是好的,有时因为路远到得稍微晚了一点,老百姓就会对他们破口大骂。每当这时,李立兴和他的队员都会保持沉默,队员中有不满的,他就说:“我们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到让老百姓满意!”李立兴的消防队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成为当地出警速度最快,救火最彻底的民办消防队。当地一位村长告诉记者:“老百姓对他们的表现都特别满意,他们来得及时,救火也救得快,那个老板在救火时特别能干,我们都是在事后才知道他是老板的!”

  李立兴说,遇到不理解的时候是有,但是也有被理解的时候,这样两相一抵也就不委屈了,人多往好处想就快乐。一次,他们去一个镇上救火,连续作战了很久,又累又饿的时候,镇领导给他们送了一些水和饼干,他们当时特别感动,差点没有掉眼泪。一个老板会为一瓶矿泉水和一些普通的饼干而感动,在外人看来也许真的很难理解。

  消防队员

  ■“我特别崇拜我们老板”

  李立兴的消防队有13个人,最大的44岁,最小的22岁。消防队里的小金对记者说:“我特别崇拜我们老板!你别看他长得人高马大好像很严厉似的,其实他特别善良、可亲,和我们说话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每次他带我们出去救火,他都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和我们一样救火!”

  小金告诉记者,一次,一个村子里的老房子着火了,那个房子是一面着火了,而另一面和着火的房子间只剩一个一米宽的小巷,火都快把这个小巷给封住了。当时,村民们都喊:“太危险了,别进去了,就在外面浇浇算了。”但是因为里面有很多老百姓的东西,老板就鼓励我们说:“勇敢点!能尽力帮他们救出点东西就可以挽回点损失!农民很可怜的。”然后就端着水枪第一个冲进了火海!

  小金说:“说真的,如果那次没有我们老板的鼓励,我们也真的没有勇气冲进去!他常常都能给我们力量,因为他自己都不怕,我们怕啥?”

  还有一次,一个封闭式的房子里面着起了大火,队里最小的小董本想撞开门进去,可是刚跑了几步,就被气浪逼得倒退了几步,差一点摔倒。李立兴从后面一把抱住了他,问了句:“没事吧?退后!”接着就端着水枪撞开门,冲进火海里去了。小董说:“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很崇拜和敬佩我们的老板,他是个很伟大的人,他是真的在救火,而且每次都亲自上阵,很了不起。”

  ■“帮助了别人真的很快乐”

  小金的老家是江苏,他告诉记者:自从来了李立兴的厂子,进了李立兴的消防队,他都觉得自己变得伟大了。每天出去救火,也累也危险,但是很有成就感,觉得帮助了别人真的很快乐,以前从来没有体会到这样的乐趣。他说他打工走过很多地方,只有这个老板给了他们最宽松、最舒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只要这个厂子在,他们就不会离开这里,很多曾经离开的打工的人,过一段时间,比较一下都回来了。

  消防之外

  ■厨房、猪蹄、空调……

  在李立兴宽阔整洁的厂区内,午休的时候,记者随便在厂子转了转,突然发现,在厂区内,竟然单独拿出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给员工们做厨房,里面摆满了近百个炉灶。一个正在做饭的中年妇女告诉记者:“厂里有专门的食堂,但是老板怕食堂里的饭不合一些人的口味,就专门给他们提供了这么大的做饭的空间,谁不喜欢去食堂吃饭,就可以自己做着吃。”她指着锅里炖着的猪蹄说:“这是我们老板早上买的送过来的,因为我老公昨天把手碰伤了,我们老板无论哪个员工病了,他都会照顾,对我们特别好!我已经在这里干了6年了,不舍得走。”

  在李立兴的厂区内走了一圈,记者还发现,所有的员工宿舍里都装了空调,十个人一个房间,里面配备了卫生间。一个女工告诉记者:“宿舍都是老板免费提供的,包括水电都是老板拿,在这里干活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什么都不用自己管,只要好好干活就行了。”

  记者还看到,在李立兴的厂区宿舍区里,有几十间单独的9平方米的房子,里面配有双人床和很厚的席梦思的垫子,都分给了在厂里打工的夫妻住,他们在这里自己做饭自己居住,俨然在家里一样。一对夫妻告诉记者:“这里就像他们的家一样,有房子住,有做饭的地方,他们很多人都是一家几口全在这里打工。

  ■“我的钱是他们给我赚来的”

  李立兴是个喜欢做不喜欢说的人,对于这些,若不是记者自己发现,李立兴在采访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没有提一个字。当记者问及这些,他说:“这算什么?我对他们好点是应该的,谁没有兄弟姐妹?如果我的兄弟姐妹在外面打工吃住都不像个样,我看了也一定很难过,再说,我的钱还不是他们给我赚来的!我没有理由对他们不好。”

  ■村里5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一件防寒服

  李立兴的妹妹说:“他这个人存不住大钱,因为他整天去帮助别人,帮助别人花钱从来不算计。”记者了解到,自1992年开始,李立兴每年都会给他工厂附近的村子里的老人送防寒服,村里所有5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冬天都发一件,当地的敬老院的老人们也享受这样的待遇。去年李立兴又在江西开了一个同样规模的服装厂,厂子刚建完,李立兴又把当地两家敬老院的防寒服都包了。问他为何这样做,他憨厚地笑着说:“因为我有嘛!他们困难需要帮助!”

  李立兴是朴素的,几天的接触让记者渐渐懂得他去办消防队救火的理由。

  一个月前,两个人喝醉了酒,驾车驶进了距他工厂不远处的池塘。当时他在杭州,他的队员打电话给他问救不救,他大声在电话里喊一定要救,接着就开车往回赶。他赶回时那两个人已经被他的队员捞了上来,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都死了。李立兴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他说如果他在家,那两个人也许就不会死,也许能救活一个,因为他可以就地急救,他有很强的急救能力。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可李立兴还总是想起这件事,而且每次想起都会很难过,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

  维持这个消防队每年需要十几万元,李立兴说,如果有一天他的消防队不办了,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的厂子倒闭了,没能力办了,另一种就是他死了。关于消防队,李立兴最担心也是最难释怀的就是一旦他的队员在救火中受伤或死亡,他该怎么办?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单凭他个人的力量他真的承受不起。他很希望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文来源:https://jianli.jxxyjl.com/jingyingrenwu/18045.html

  • 西门子贝能|贝殷思:西门子中国公司的“刘备”

    8月26日,西门子集团执行副总裁沙尔夫博士低调造访重庆,探求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钥匙”。这是继今年5月西门子集团全球总裁兼CEO(首席执行官)冯必乐博士访华之后,西门子欲加重中国在其全球策略中的地位的又一信号。   冯必乐访华时曾宣布,西门子将增加10亿欧元对华投资。其在华办事处也将由目前的28家增...

    发布于:2022-08-17

    详细阅读
  • 爱马仕曹伟明_曹伟明:一个法国MBA人的视野

    曹伟明,法国桦树菲力柏契出版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主管中国大陆事务。但他确实是一个出生在江苏常熟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没有什么文化的父母,虽然不能教会他一种具体的求生技艺,但他们的善良、淳朴,却在孩子心中播下了一颗最珍贵的种子。曹伟明带着这颗种子,走过田野、乡间,来到武汉大学,又带着它飘洋过海,...

    发布于:2022-08-17

    详细阅读
  • 艾米莉西蒙_艾米莉-西科夫斯基:为何错失了Google的财富?

    那天,Google,这家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的股票收于108.31美元,较首日上市发行价格上涨27%,公司市值因此达到将近300亿美元。曾经有机会与Google沾边的人现在可以精确地计算自己的损失了。艾米莉·西科夫斯基便是其中之一。   5年前,西科夫斯基接受了现金,而不是Google的股票。她和...

    发布于:2022-08-17

    详细阅读
  • [罗圣平医生图片]罗圣平:再造一个完美商店

    “做手机支付的不止我一家,我当然希望有一天通过手机可以完成所有的购买活动,但是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把通过手机付电话费这一项最基本的业务做好。中国有3 1亿手机用户,平均每个月每部手机费80元,每成交一笔业务,我能提取适当的佣金,这个市场太诱人了!”捷银CEO罗圣平的梦想其实远不止于此,这个纯粹的美国...

    发布于:2022-08-13

    详细阅读
  • 无锡珠宝大王破产|走出破产的“珠宝大王” 谢瑞麟的起落人生

    9月3日,香港著名“珠宝大王”谢瑞麟,从香港高等法院的法官手上,接到了正式解除破产令,高兴地“光荣走出破产黑洞”。   一手创立了“谢瑞麟”品牌珠宝、专卖店开遍东南亚的谢瑞麟只读过两年小学,凭自己的努力从3000元借款起家,一直做到身家20亿,专卖店开遍东南亚地区。然而在1997年刮来的金融风暴...

    发布于:2022-08-13

    详细阅读
  • [韩国金英兰法案]金英兰:韩国第一位女大法官

    8月23日下午,韩国国会举行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司法史上第一位女性大法官提名人金英兰的任命动议案。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8月11日,韩国国会进行了大法官提名人金英兰的人事听政会,23日,国会对金英兰的“任命动议案”进行表决,并以208票赞成、61票反对、2票无效的结果通过了任命动议案,299...

    发布于:2022-08-13

    详细阅读
  • 【派格传媒集团孙健君】派格总裁孙健君:活在细节之上

    如果你第一眼见到孙健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他高大结实的身体,估计就是他脸上显眼的两颗痣。如果你第一次听到他说话,无论是说汉语还是英语,给你印象最深的肯定是他并不标准的发音。这只是开始,如果你还能不断地跟他接触,那就等于不断地发现,如果把他比作矿藏,他肯定是一座富矿。   不过细数孙健君的经历...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世界首富夫人图片】世界首富夫人梅林达·盖茨:捐钱不比挣钱难

    ●有人形容捐钱比挣钱更困难,但比尔和梅林达显然比其他许多富豪表现的不错   ●在美国《商业周刊》评出的2003年度50位最慷慨的美国慈善家,拥有460亿美元财产的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及夫人梅林达再次名列榜首   作为世界首富的夫人,梅林达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她却不喜欢抛头露面,她要丈夫保证...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金地重庆公司总经理】金地公司总经理陈长春 从博士到职业经理人

    四年前,陈长春在深圳享受着四季如春的美景,四年后他更喜欢北京四季更替的变换;四年前陈长春几乎只读国外的名人传记和小说,而四年后他开始对《论语》以及儒学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四年前刚到北京,对于京城地产的频频作秀的不屑到现在对京城文化的重新审视,陈长春在北京金地的四年,按他自己的话说“发生了巨变”,深圳...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青岛邵峰晶】邵峰晶:她放弃了日本公司的百万年薪

    邵峰晶是成功学者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她研究的方向是最前沿的软件智能技术。邵峰晶从山东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赴日本滋贺大学经济学部、大阪大学基础工学部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她在日本的年薪相当于上百万人民币,但她却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踏踏实实地为国家做了很多事。5年间,她先后获得...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