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薇 九城】陈晓薇:虚荣可以成为动力

精英人物 2022-06-21 网络整理 可可

【jianli.jxxyjl.com--精英人物】

“请问你对‘人生很漫长,我们要尽力保持履历表简短’这句话有什么看法?”

“我不知道这是哪一位哲人说的话,我尊重哲人,但也只能承认我的想法恰好相反:人生太短,要让我们的履历表尽量地长。”

陈晓薇现为中华网总经理

2003年9月加入麦肯锡公司总部的纽约办公室,她曾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包括全球领先的巨型媒体、商业信息服务、电影及医药等公司,咨询范围包括成长战略、全球战略、企业价值评估、进入新市场战略和兼并后整合等等。

在加入麦肯锡前,曾担任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主持人。

有时候必须要承认,写得再辉煌的履历表也比不上真人身上某一个瞬间打动人。

陈晓薇的履历表称得上“辉煌”:15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6岁时得到美国匹兹堡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8岁进入中央电视台,之后做了五年主持人,主持过包括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国庆五十周年大典、2001上海APEC会议等活动的中英文直播,采访过无数许多政界要人,如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创始人泰德·特纳(Ted Turner)和雅虎公司创办人之一的杨致远(Jerry Yang);之后是在美国麦肯锡纽约总部任媒体及医药行业咨询顾问;现在是中华网总经理。

但与真人陈晓薇接触过之后,就逐渐地将这张履历表过滤掉,因为她身上有更多比它更打动人的东西。

虚荣,但是可以成为动力

第一次见她,身形是意料之外的娇小,声音是意料之外的圆润轻柔,以至于忍不住问陪同她的工作人员:“你们陈总在办公室里讲话都是这么温柔吗?”陈晓薇微笑起来——她的任何举动都带有一种节制的分寸感,“你还是第一个说我温柔的人。”这时服务员请她点单,她要了一杯胡萝卜汁,然后语调低缓而坚决地注视着服务生说:“不要加糖,一点点都不要。” 这么一个小插曲,正好回答了我刚才的问题:温柔的只是她的声音,事实上她很严格、严厉,说话很直接、明确。

“坦白说,从小时候起我就是一个虚荣的女孩子,希望别人看到我的聪明。所以尽管很喜欢文学,但我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聪明的孩子学理科。”

话题当然绕不过她的少年班经历,她的“学习经历”实在令人好奇,但也没有想到陈晓薇的回答是以“虚荣”开场,更没有想到她从小学到高中连跳四级的原因是因为身体不好。

陈晓薇生下来时有先天性的心脏病,医生说如果不开刀,她活不过20岁。从小,她的父母就为这个“开刀”准备着:胸腔手术之后要在家至少静养一年, 不能上学,那这一年就会影响她的功课。因为有这担心,陈晓薇就开始跳级,为心脏手术做准备。跳了一级之后,功课不仅没有拉下,反而在班上挺领先的,妈妈说那就再跳。这样左跳一级、右跳一级,跳了四级,到后来心脏却也奇迹般地好了。

这时,15岁的她就要面临考大学的问题了。“人家都说中科大少年班难考。既然这么多人说难,那我就偏要去考考看。”在少年班的第四年,她又考去美国匹兹堡大学,得到了分子遗传和生化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又去加利福尼亚大学从事人类学博士后研究,连续两年获得美国政府研究基金奖,在她周围,只有她一个人得这个奖,人人都承认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陈晓薇就像一个争奇好胜的小女孩,拼着一股劲冲上山头顶峰之后,对占山为王反而丝毫没有兴趣。

“其实我跟科学,就像指腹为婚的一对夫妻一样,谁都不爱谁。我在实验室时,天天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劳动,做不喜欢的事,包括刷试管、洗烧杯,就像给一个我不喜欢的丈夫倒洗脚水似的。”她给妈妈写了一封长信,“当我打开抽屉,觉得除了一张毕业文凭和一张结婚证书以外,其余的都是废纸。”

她觉得,应该去走走那条她自己一直喜欢的路了。

看陈晓薇的履历表,感觉她应该是“先立业后成家”的那类人,但她在22岁时就结婚了。

“只有他愿意娶我,我就嫁给她了。”陈晓薇带着点少见的玩笑口吻说。过后,又很认真地解释:“他是一个内心很纯净的男人,他愿意给我很多呼吸的空间,属于自己的空间。比如,我当时要回北京工作。”

陈晓薇决定跟那些博士title、科学研究分道扬镳之后,选择了回北京,在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外语部做一名幕后记者,没有正式身份,只算是临时工。作为一个归国人员、临时工,她没有机会在央视做出镜记者,更别提做主持人了,但陈晓薇改变了这个规则,最终有了一档属于自己的访谈节目 “Sunday Topics”,访谈过无数世界要人,最出名的是她对克林顿的采访,以及那个著名的问题:“您认为您的工作和江主席的相比,哪一个更困难?。”

采访陈晓薇的这一段主持人经历,仿佛有些难以进行,她好像很不在意这些旁人看着很耀眼的光环,很多细节都是由旁边的工作人员补充的,她仿佛更在意什么事情没有做好,比如她记得大三的时候参加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自己没有拿到一等奖。

或许在陈晓薇眼里,人生没有大到需要铭刻的挫折,也没有值得她停滞不前的过去,她所说的也不过是一些小而又小的瞬间。并非说她的人生就比别人的更一帆风顺、没有挫折,而是,于她而言,生命中的那些挫折都只是通往梦想之路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是那样,又何必念念不忘呢?

做完建国50周年的直播之后,陈晓薇结束了在央视的节目回美国,因为她怀孕了。从她回国的第二年开始,几乎每次打电话或见面,他丈夫就不停地表示希望她能回美国。“分开这么久他其实非常不情愿,但他尊重我的意志,理解我的向往和信念,在这点上,他又是支持我的。我在北京工作三个星期,做六期节目,然后回美国跟他呆三两个星期再来北京,这样一直拖了两年,每拖一次就觉得欠他很多,所以我还是决定先回去。婚姻就是这样一种关系,夫妻之间应该互相有理解、有让步。但更大的触动,是有一次回美国探亲,他去上班了,我看到音响里有一张CD,就随手放了一下,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女声,唱出来的是:‘Jesse,come home,这里非常孤独’。我就想当他一个人听这首歌时,会是什么感觉,我觉得自己欠他太多。”

生了女儿之后,陈晓薇在美国自己做了一段时间的媒体公司,然后发现养女儿是一件很需要钱的事。“在我生女儿之前,我做事完全凭兴趣,是一个对物质没有什么要求的人,只要能生活就足够了。有了女儿之后,我发现原来孩子穿衣、吃饭、受教育……什么都是要花钱的。”于是,她进了麦肯锡纽约总部办公室做consultant。

简单,但是最适合自己

很难说陈晓薇是保守的人还是很开放的人。如果只看她的履历表,也许会很容易就做出判断——她是一个开放而勇于尝试的人,她经历过这么多种职业角色:科学家、主持人、管理顾问和IT公司总经理。当和她面对面地交流,又发现她很固守自己的某种风格。她这么多年来只找一个人做头发,包括她在美国的时候,也要留着头发回北京找这个发型师来修整;她有固定的化妆师,我们提出想让她尝试新的化妆师时,尽管她同意了,但希望事先试妆。试妆时,她很有礼貌但很直接地对化妆师说“我喜欢这样”、“对不起,我觉得这不是太适合我”;试衣服,她也会很明确地表示:“我非常喜欢这件”、“好的,我想我可以尝试一下这件”,依旧是用她很温柔但很肯定的语调说出来:“我觉得简单的风格最适合我。”

在麦肯锡的工作经历,彻底地扭转了她的人生方向。“之前做科学研究、做媒体,商业这个词根本就没和我沾过边。进入麦肯锡的最大收获,就是我学会了用商业的思维去做事。其中最有用的就是寻找差异化,别在一个已经足够拥挤的市场里拼死拼活做第一,要另外寻找一条路,大家一起在不同的路上做各自的第一。”

2005年6月,陈晓薇加入中华网,做一名职业经理人,给中华网找到不同于其他门户网站的另一条路,让这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第一个在Nasdaq上市的公司在7年后重新做第一。

陈晓薇对她当时决定到中华网工作、很多人认为这很冒险的说法这样回应:“中华网拥有更多的机会,我喜欢到有挑战的地方工作,我喜欢不停地学习新东西、接受新挑战。从这种角度来讲,我又觉得我选择的是最不冒险的。是,我是很执著,我一直执著于让自己随时学习新东西。”

她还有另外一件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让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叫她“晓薇“,而不是“陈总”。事实上,经历过这么多职业角色,“晓薇”这个称呼一直都是她最喜欢的,“这样我才觉得是我。一开始公司里人人都叫我陈总,我都会错愕地回头看一下、想一下。但我没有直接对他们说不要叫我陈总、叫我晓薇。我在写给他们的每一封E-mail、发的每一条短信结尾都会署上‘晓薇’,希望他们能够潜移默化地被改变,叫我晓薇。”

在几天拍摄采访期间,工作人员好几次提到晓薇的“夏威夷行程”,希望能在之前把所有的采访、拍摄、确认等工作完成。晓薇自己大方地解释:“这是我和丈夫、女儿的私人假期,我在这段时间里不会看电脑、不会开手机。”“那你能放得下工作吗?”“当然可以。我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可以完全不想丈夫和孩子,这个说法听上去有点残忍,但这也意味着我能做到完全把工作抛在一边地与家人度假,我喜欢这样纯粹地安排生活。”

来源:《瑞丽》

本文来源:https://jianli.jxxyjl.com/jingyingrenwu/17422.html

  • 华尔街之声_裔锦声:华尔街的金融女猎头

    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至少有2/3的人都能叫出她的名字。她在为美国跨国洋行与中国跨国企业提供全球人力资源与企业的管理咨询。   裔锦声从事的是华尔街金融界的人才管理,因而她的名字便在华尔街不胫而走。就连她自己也这么说:“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中,至少有2/3的人都能叫出我的名字。”如今,打拼了十余载的...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天龙八部寂寞高手|寂寞高手郎咸平:与人斗争其乐无穷

    今年8月9日,郎咸平在复旦大学发表了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指责格林柯尔掌门人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采取“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借鸡生蛋,席卷国家财富。此言一出,立即在内地掀起了轩然大波,经济学界的激烈论战至今...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眉山维亚康母_维亚康母掌门人雷石东:在中国的十年一日

    9月24日晚8点55分,满脸笑容的维亚康姆公司掌门人萨默 雷石东乘坐专机抵达长沙黄花机场。根据计划,他将在湖南度过完整的一天。   作为维亚康母公司的掌门人,81岁的雷石东一直对中国市场抱有野心。他在和《综艺》的总编皮特的对谈中曾说:“世界上的观众群体大概4%在美国,96%在世界各地,而中国是其中最...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互联网可怕吗】纳纳:互联网最可怕的女巫师

    纳塔茨卡·纳兹万诺娃是天才的软件程序员、激进艺术家和在线闹事者。她被视为互联网上最可怕的女人,代码给予她权力——因为她的软件,她威胁竞争对手,耍弄客户,甚至奚落天下的程序员,但她的真面目究竟如何?没有人知道。   纳纳所有出现在互联网上的照片都是经过处理之后模糊不清的形象。   纳塔茨卡·纳兹万诺娃...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衍生玛约莉|玛约丽·斯卡蒂诺:“她”的影响力

    “我不相信男女有何不同。”培生集团CEO玛约丽 斯卡蒂诺(Marjorie Scardino)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她乐观风趣,没有商界女性常见的强硬,因而更具魅力。玛约丽 斯卡蒂诺并不乐意别人把注意力特别放在她的性别上,但她恐怕永远无法做到这一点。在9月1日她在北大的演讲前,林毅夫教授介绍她“2...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何春盛 研华科技_何春盛:一切从简

    我最缺乏的可能是对权力与财富的追求之心。   当2000年10月,何春盛正式加盟研华的时候,正值公司内刊出刊,应同事之邀,何在刊物上写了一句话:认识研华很早,能够加入真好!这类似打油诗的感叹让周围同事忍俊不禁,却又少有人了解何与研华的这段渊源。   那是17年前的事情了。   17年后叙旧缘...

    发布于:2022-08-11

    详细阅读
  • 【耐克掌门人儿子】耐克掌门人菲利普·奈特:从直觉走向理智

    从1999年开始,奈特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运营公司上。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一个新的管理团队,除了依靠公司的一些老经理外,还从外界招聘了一些关键的管理人员   刘柳   不久前闭幕的雅典奥运会,对世界头号体育用品公司耐克来说也是一个展示其实力的盛会,耐克生产的适于高速奔跑的系列运动鞋,赞助了来自世界...

    发布于:2022-08-11

    详细阅读
  • 【类似共和国同龄人】共和国同龄人:“卤水鸡王”的新追求

    今年55岁的高德良是广州市一名专门从事熟食卤味的个体商户,他的主营店铺坐落在富有岭南特色的骑楼街文明路上,这里卖的就是被称为“广州四大名鸡”之一的“太爷鸡”。最近,高德良决定把店面的生意交给从海外留学归来并拥有双硕士学位的儿子来打理,自己则抽出主要精力,着手收集资料,准备将自己20多年来作为个体经营...

    发布于:2022-08-11

    详细阅读
  • 互联网可怕吗|纳纳:互联网最可怕的女巫师

    纳塔茨卡·纳兹万诺娃是天才的软件程序员、激进艺术家和在线闹事者。她被视为互联网上最可怕的女人,代码给予她权力——因为她的软件,她威胁竞争对手,耍弄客户,甚至奚落天下的程序员,但她的真面目究竟如何?没有人知道。   纳纳所有出现在互联网上的照片都是经过处理之后模糊不清的形象。   纳塔茨卡·纳兹万诺娃...

    发布于:2022-08-11

    详细阅读
  • 王小耘律师|王小耘:人生如驾车

    上海,凌晨两点,外滩的灯火早已经熄灭,黄浦江显得格外宁静,一辆白色的别克车飞速驶出延安东路隧道,开上宽阔的世纪大道,虽然车速很快,但车主对自己驾驭汽车的能力非常自信,他的手牢牢地把握住方向盘,目光坚定。 汽车已经发动 王小耘是一个理性的冒险家,他说:“在我看来,人生有时犹如驾车,关键问题是你要有正确...

    发布于:2022-08-1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