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日用品有限公司|宝洁:日用品帝国的沉与浮
【jianli.jxxyjl.com--名企聚焦】
1988年8月,广州宝洁有限公司成立,宝洁以新产品海飞丝洗发水登陆中国。宝洁在中国的17年经历了三个时期:1988~1998年,一路遥遥领先,高居日用品王国的宝座;1999~2001年,陷入国外强大竞争对手以及本土大小品牌的围攻,危机重重;2002年以后,重返巅峰,取得佳绩。
1988~1998:日用品帝国王朝
这一时期,宝洁在中国构建了一个日用品帝国王朝。据统计,宝洁中国从1991年开始赢利,1991~1998年销售额以平均每年50%的速度迅速递增。1997年,宝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超过80亿人民币,创下历史最高记录。1997年飘柔市场占有率达到29.79%,高居榜首;潘婷和海飞丝以14.30%和9.94%紧随其后—宝洁公司的这三个品牌已占据洗发水市场的半壁江山。1992年3月宝洁的香皂品牌舒肤佳进入中国市场后,把原霸主—力士从龙头宝座上生生赶了下来。据一份调查报告,现在中国香皂的第一品牌是舒肤佳,其市场占有率达41.95%,比位居亚军的“力士”高出14%,有36.80%的消费者把“舒肤佳”作为首选品牌(杨维忠,2004)。
宝洁为什么能在短短的10年间成为中国日用品市场的霸主?
市场先行优势
20世纪80年代,中国日用品市场产品不多,消费者只能单调选择几个质量差、包装粗糙、缺乏个性的国产品牌。
宝洁发现了这一巨大的市场空白,以创新式的轻便小包装面世,“海飞丝”、“玉兰油”等品牌迅速成为中国消费者的首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尤其是青年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青年人求新、好奇、追求名牌、喜欢广告、注重自我,具有先导消费作用,因此宝洁选择青年消费群作为其目标市场,采取了一系列营销手段。比如,用当时的青春偶像郑伊健、张德培等作广告,并配上“滋润青春肌肤,蕴含青春美”等广告语,还举办了“飘柔之星全国竞耀活动”等一系列围绕年轻人的促销活动。
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
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是宝洁成功的基础。进入中国后,宝洁确立了三大基本经营原则:(1)推出的任何新产品在测试阶段,就要比竞争者具有明显的优势。(2)尽早发现一个消费趋势,并引导消费者消费。(3)对消费者需求及偏好进行细致的监测。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宝洁在中国建立了庞大的消费行为数据库和完善的市场调研系统,帮助宝洁从一开始就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及生活习惯。比如,他们洗头及刷牙的方式、对目前产品的意见以及喜欢什么样的宣传方式等。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宝洁不断地挖掘着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趋势。比如,在推出舒肤佳时,宝洁把其功能定位在除菌上—在当时,这是中国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的,并通过广告的诉求“妈妈爱心护全家”,从而引导其消费。
适时的分区域销售渠道
在这一时期,宝洁适应当时中国的国情,产品基本上通过分销商、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大店、小店,最终进入寻常百姓家。宝洁将中国分为四个销售区域:华东区、华南区、华北区、西南区。四个销售区域又分别设有区域分销中心、营销、财务、行政、后勤、人力资源等部门。区域分销中心分管所属区域内的分销商,全国有300多个分销商,1999年宝洁超过80%的销售额是通过分销商销售的(周伟,2005)。
价值链上不同程度的本土化
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宝洁在价值链上实施不同程度的本土化。越靠近消费者的部分,本土化程度就越高,反之,本土化程度就越低。
比如,财务和资本运作这两个领域离消费者较远,宝洁需要全球统一筹划和运作。相反,离消费者最近的产品,都给它们起一个中国名称,并作为一个本土品牌运作。据调查,中国消费者根本不认为飘柔、海飞丝、潘婷等是外国品牌。
宝洁还采取了多品牌策略,在这一时期建立了海飞丝、玉兰油、护舒宝、潘婷、舒肤佳、碧浪、汰渍、帮宝适、品客和沙宣等诸多品牌;在新品牌推出阶段使用公司名称来推荐,一旦获得市场认可就只强调独立的产品品牌;宝洁还鼓励品牌之间的竞争,在同一市场发展两个或更多的品牌,让它们彼此竞争,从而增强了产品在本地市场的竞争力。
严格的内部晋升制度
从1989年开始,宝洁就坚持绝大多数需求岗位由毕业生补充的策略。据统计,广州宝洁有中方员工889名,其中研究生43人,大学本科生223人,两者占员工总数的1/3。这些人中已产生了1位总监、18位副总监、150位高级经理。
目前,宝洁在中国的员工,包括管理层,98%的都是中国人,但高管层由总部直接派任,华人很少。宝洁全球前副总裁韦俊贤、宝洁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许有俊算是宝洁高层中凤毛麟角的华人,不过他们俩一个是台湾人,一个是菲律宾华人,都不是中国内地的。
1999~2001:四面楚歌
经历了10年辉煌的宝洁中国公司,在1998年后跌进低谷。有资料显示:1998~1999年宝洁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如在洗发水市场的占有率从60%跌到40%;公司整体销售额下降了20%~30%,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为39.17亿元人民币,已经跌破了其盈亏平衡线,出现亏损。
昔日的帝国王朝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
其他品牌的围攻
作为领先者的宝洁身后自然有一大批追赶者。在借鉴宝洁的成功经验中,纳爱斯、舒蕾、奇强们不断成长起来,分割着宝洁的各线市场;“高露洁”牙膏、“奥妙”等其他国际品牌也开始叫阵。
在洗发水市场,宝洁遭到舒蕾和夏士莲的双重夹击。尤其是舒蕾,它运用终端战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有效避开与宝洁的正面交锋,于1999年一举跃升为全国性品牌,到2000年销量仅次于飘柔,最终打破了宝洁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洗涤用品市场,宝洁遭受了纳爱斯和奇强的强势进攻,而纳爱斯的冲击力最大。纳爱斯主攻中低品牌的空档,针对宝洁的“高价游戏”,提出“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纳爱斯推出的雕牌,以广告攻势和低价位出击,从而一跃成为肥皂行业的龙头;紧接着又进军洗衣粉市场,到2001年以年产89万吨稳坐第一。
宝洁的自身因素
宝洁中国总裁颜德健曾说,宝洁的敌人只有一个,是宝洁自己。
从宝洁自身来看,宝洁一贯奉行的高质高价策略,恰恰为它自己埋下了隐患,给本土品牌留下了巨大的市场成长空间。本土公司利用宝洁的这个软肋,定位于中低档市场,采取低成本、“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占据了大片农村市场,还不断对以大中型城市为据点的宝洁发起冲锋,令昔日的帝国王朝陷入危机。
1999年宝洁全球战略的转变也对宝洁中国的失利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一年,宝洁全球总裁耶格尔提出了“进行更大规模变革”的战略,并推出“2005重组计划”,目的是让宝洁更加适应全球化、保持竞争优势。体现在中国市场上,宝洁忽略了一些小的零售商,推行向大卖场进军的营销策略,失去了大部分农村市场和分销商,从而留给竞争对手巨大的市场空间。
消费者行为的转变
新生代市场调查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品牌已不是顾客选择日化产品的惟一动力”,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更趋于理性化,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
另外,根据AC尼尔森的调查,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去不同的门店购物,而没有对某一家门店表示出特别的忠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宝洁情有独钟了,他们对宝洁品牌的忠诚度逐渐降低,往往在其他厂家促销人员的鼓动下而选择宝洁之外的产品。
2002年至今:重返巅峰
2001年6月,罗宏斐出任中国宝洁总裁。他一到任,就采取了更加本土化的战略,宝洁的困局开始改观:首先确定广州为大中华区总部,直接向总部汇报,一改广州、香港、台湾三足鼎立的局面;其次,与分销商重修旧好。随后,宝洁开始大规模地反击:2003年发起射雕行动,进军农村市场;2004年夺取央视广告标王,等等。
在有效控制成本后,宝洁开始与本土企业展开价格战。据统计,2003年,宝洁的玉兰油、舒肤佳、激爽平均分别降价20%、25%、30%。在洗衣粉领域,为了收复失地,汰渍一度降到了3.5元的底线,矛头直指雕牌和奇强等品牌。紧跟洗衣粉价格大战,宝洁又打响了洗发水市场的价格战。2003年底,宝洁在区域市场上尝试销售9.9元的飘柔洗发水。同时,宝洁在各终端或明或暗的促销活动不断,并试图在品牌效应的掩护下,强力渗透中低端市场。
进入2000年后,宝洁中国大力拓展农村市场,陆续推广“乡镇终端网络建设”和“乡镇菜市场展示计划”。2003年末成为央视标王,进一步扩大了宝洁在农村市场的影响力。
宝洁的反击取得了成效。据报道,宝洁中国2001~2003连续三年销售增长率超过了25%,利润以平均每年140%的速度增长。其三大品牌—飘柔、海飞丝和潘婷收复了失地,重新占据市场的多半壁江山。2003年,中国成为宝洁全球第六大市场以及全球业务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业绩接近150亿元人民币。
◆ ◆ ◆ ◆ ◆ ◆ ◆
宝洁在中国的17年可以说是成功的,但其在具备先行者优势的情况下“失去”1999~2001这几年,至少说明,在日化用品这类产品可替代性强、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多的终端市场上,倘若忽略中国实际的市场情况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即便拥有强势品牌,也可能给后进入者以可乘之机,“大意失荆州”。(王分棉)
来源:北大商业评论
-
招商银行:让IT懂业务_招商银行:让IT懂业务详细阅读
作为后进入者,招商银行选择了创新作为安身立命的突破口,而打破突破口的工具就是信息技术。招商银行的信用卡用户们可能还不知道,他们下一次收到的账单信封将与以往都不相同,这个即将在全国推出的新玩意儿—— 一个有锯齿状撕拉口的账单信封是招商银行的又一项创新。为的就是让客户可以轻松地拆开信封。推陈出新对于招商...
-
【A公司和B公司成立新公司】明基公司:新公司学习法详细阅读
看点:由于深知“成功无法复制”的真理,脱胎于宏 系的明基公司并没有完全秉承母公司的“成功配方”,而是通过“学习”和“忘记”在管理方式和业务模式上都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密码”。像极了台湾上世纪80年代的言情剧:白手起家多年奋斗后,拥有了一份不错的家业,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兄弟争宠以及大家族无可避免的诸多矛盾...
-
95556华安保险|华安保险:跑得快才能生存详细阅读
最近,华安保险在短短的1个多月时间连开了12家省级分公司!山东、重庆、辽宁、天津、湖北等12个省级分公司纷纷揭牌开业。仿佛一夜之间,在深圳“土生土长”的华安保险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快速扩张的一匹“黑马”,在全国各保险公司中脱颖而出。华安在全国“跑马圈地”的原动力来自哪里?变革让华安企业之树常青华...
-
博爱集团企业文化_企业文化,博爱的第二生产力详细阅读
——解读深圳博爱医院企业文化的优势 一个企业的文化,就如同一个人的灵魂。没有健康的灵魂,就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没有健康的文化,就不会成为一个完善的企业。——摘自《博爱语丝》企业文化历来是成功企业家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它是一种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可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模范。企业决策者通过身...
-
【英特尔ceo办公室恋情】英特尔的CEO继承人计划详细阅读
25位亚洲之星《商业周刊》,2005年7月11日以“社会影响力”为主要衡量指标,Business Week评出2005年走在亚洲巨变最前沿的先锋人物。所有亚洲之星的共同特点是有胆识、充满干劲,真正致力于改进社会和生活的质量。今年的结果反映了中国和印度日益增强的重要性及亚洲文化在全球的蔓延。这25位精...
-
[青啤大师酒]青啤的酒文化和人详细阅读
华夏大地第一座以欧洲技术制造啤酒的青岛啤酒厂,打出了“人才就是效益”大旗,每年都到高校招聘100多名本科文凭毕业生,除了给落户口外,还在购房贷款方面给予优惠。“青啤”兼并嘉士伯之后,企业的整体实力大大提升,同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市场营销、经济管理、会计、法律、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备受垂青。青岛啤...
-
【格力电器走出去】格力电器走出去的另类思维详细阅读
如今已很难找到一家不打价格战、不靠银行贷款、有了利润不搞多元化、销售不靠赢者通吃的渠道大鳄的家电企业了,在主流的管理理念和渠道为王营销模式统治下的中国企业和市场里,这种企业被认为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偏偏就有这么一家叫格力电器的企业不信邪。同样,在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上,格力电器也很“另类”。在有些企业以...
-
[西门子成都研发中心]西门子南京研发中心扩容 年底前将招聘200人才详细阅读
西门子软件与系统工程(南京)有限公司昨日发布消息,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招募200名软件与硬件研发人才。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虽然目前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拥有众多海内外客户的它已经成功完成了其首批项目。在业务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员工大批招募计划势在必行。据悉,西门子软件研发中心总部设在南京,现有员...
-
【西门子伺服刚性】西门子:刚性管理显平淡详细阅读
谈到西门子,多数人都会对这个百年老店带有一种崇敬之情。然而,在西门子面向运营商的电信设备销售经理张程眼里,西门子对销售人员的管理可以用“平淡”二个字来形容。“跨国外企的管理已经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流程管理,职责界定非常清晰,管控严密,尤其是对设备的销售人员。”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张程如是评述西门子对销...
-
青岛海景公司_海景公司的人事难题详细阅读
杨成平是海景公司的董事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为公司的未来而犯愁,尤其是忙于协调公司内部各分公司之间的关系,令他深感力不从心。近来,公司发生了一系列事件,首先是项目出现问题,继而引发了一连串的人事问题。作为一位公司决策人,杨成平深知人在企业中的关键作用,如果放任下去,有可能会导致连锁反应而不可收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