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刘峥嵘]刘峥嵘:跨国公司里的HR生意人
【jianli.jxxyjl.com--精英人物】
2004年7月1日后,随着朗盛(LANXESS)集团的独立运行,作为这家跨国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全球人力资源总监,36岁的刘峥嵘正在德国勒沃库森总部介绍全球团队、展现人力工作的宏伟愿景,而此时距离他开始工作仅隔六年。放弃拜耳公司稳定的高管职位,选择刚刚拆分出来的全球拥有22000员工、52家工厂的朗盛,管理150人的人力资源部门和每年逾10亿欧元的人力成本,或许是刘峥嵘六年来最重大的决定。火箭般的职位穿越,使刘峥嵘成为跨国公司里的HR生意人。
一百天与六年
从4月1日被任命到公司7月1日运行,刘峥嵘已经“就业”100天了。
在一百天内,刘峥嵘完成了三件大事。
首先建立了朗盛全球级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得到了六位他最想得到的帮手。
“他们在拜耳公司都有着非常舒适的职位,我一个一个谈话,把我心目中一定想要的人得到了。一百天下来大家合作很好,精神面貌不错。”
其次,实现了朗盛和拜耳两个公司的人事剥离,这次考验让刘峥嵘度过“试用期”。
“怎样在拆分中做到相对公正是件困难的事情,需要不断的沟通,不断的谈判,也要做出妥协。很欣慰,最后完成了,没什么大问题。”刘感慨说,公司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工作扎实,也有人没有什么业绩,就是在公司里混的。
另外,完成了朗盛部分全球性高级职位的招聘。“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这些人选已经全部落实,我马上就要到勒沃库森总部向董事会做详细介绍。”刘峥嵘说,有一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是拜耳比较稀缺的,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另外招聘。
100天下来,刘峥嵘给自己的工作表现打了80分,同仁也给予他这个分数。
刘峥嵘何以做到这一点?
刘认为此前6年的职位体验是他现在最大的基础。刘峥嵘坦言,在选择朗盛的时候,和以往面临工作升迁时一样,自己感觉只有60%的资格(qualification)。但是每次进入新的工作领域,他总有90%的自信(confidence)。
刘峥嵘认为正是中国的迅速发展和他个人经历的独特性,使他在过去的六年中迅速穿越了各个管理层级。
获得科隆大学教育学硕士之后,1998年4月刘峥嵘进入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担任助理经理,开始了没有一个下属的工作,主要负责员工培训和发展。1999年,刘升任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2001年,出任拜耳(中国)人力资源总监兼公司副总经理。2002年4月,刘出任拜耳聚合物集团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4年4月,被朗盛集团董事长相中,被董事会任命为朗盛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人力资源总监。
对于职业发展的业绩基础,刘峥嵘说:“我在这六年里所发挥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始终做好德方与本地迅速膨胀的机构之间的桥梁。”
刘峥嵘的第一份工作是培训,他认为公司要留住人就要让员工感到能学到东西,光靠薪水不行的。HR业内一种观点说,当公司内外的薪酬差距在五十美元的时候,员工就会考虑跳槽,于是很多公司认为员工不值得培训。刘峥嵘说不培训员工绝对是公司的短期的行为。
朗盛亚太区域丁基橡胶市场总监许介栋切实感到了近年来公司对员工发展的重视,也更加理解刘峥嵘的方略:“每个公司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补充新的力量,或者是把原有的雇员进一步培养提升,才能帮助公司快速成长,很多公司目前扩张过程中忽略了这一块,一要人,就拿钱去抢。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员工发展(HR development)除了专业知识的培养。”
“人力不投资,公司就没有竞争力,当市场竞争再上一个档次,再积累人力资本也许就晚了。”刘峥嵘努力说服总部,为中国员工争取了很多培训的机会。刘经常的做法是,他会抢在总部全球政策出台之前跑到德国去,把他的方案和理由向总部解释、说明,避免执行不适合中国的政策。刘峥嵘的长处是能够按照德国总部的思维习惯把问题解释清楚,最后获得支持。显然,刘在德国的留学生活对他在沟通方面帮助极大。
“很多跨国公司的HR完全可以比现在做得更好,但往往是由于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最后一层沟通的时候出了问题。”刘峥嵘感慨。然而除了“海归”经历,让刘峥嵘走得更远的是他对HR独特的理解。
做公司里生意的HR
“HR工作有两大块。战略一块,首先是CEO来设定,但是他不可能全部精力投入战略,需要有智囊团,一起做,这就是HR的战略伙伴地位。”刘峥嵘说,对于HR的战略伙伴关系的理解是要让HR有权参加董事会的会议,第一时间了解公司的商业战略变化,制定出有相关导向的政策。但这块不需要很大的团队,但需要很强的团队,需要被业务人员接受认可。
“HR最大的一块业务是做服务”,刘峥嵘说,HR部门要把HR服务做成企业里面的企业。这会有两个效果,一是HR不会被人指责说只会花钱,不会挣钱,“对话的地位会改变”;二是从事HR的人思路也会不同,用企业观念来做事情,能够推动公司业务部门的发展。
对刘峥嵘的手下的员工来说,把HR当生意来推广和维护不仅仅是新鲜的话题,更是实实在在的业务运作。HR按照公司战略给自己定位,深入的关注业务部门的现状和需求,“就是在开展业务”。
“如何从生意的角度来定位企业内部HR的工作,怎么样去保证我们的服务对业务部门来说是有价值的、是不可替代的。”跟随刘多年的HR经理吴一静说,只有这样,HR的地位才可以从被动转为主动,真正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
朗盛亚太区域橡胶化学品市场总监、德国人柯以培(Clemens Coupette)明显地感觉到了朗盛HR的“生意”风格。“以往的HR给人的印象是单方面说得很多。现在的HR十分重视开放式的对话。”
刘峥嵘认为,做好HR这个生意的基础是“必须对你的客户足够了解,对你的客户的生意有足够了解”。
“我一直在说,做HR的要懂点业务,最好是做过业务再来做HR。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明白他们需要什么,做出好的产品提供给他们。”刘峥嵘说。
在员工眼里,刘峥嵘的出色在于能够立足对组织精到的理解,把HR工作对于业务部门的独特价值充分展现,并且以高超的沟通能力说服有着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知识背景的对象,在一个组织内容形成有效的互动关系。
“我们能感觉到,我们是在推广促销(promote)HR服务,积极地供给有价值的产品,使HR在形象上从成本中心变成了利润中心。”吴一静说。
然而刘峥嵘并不满足于形象上的转变。“把HR当作生意来做,下面的员工会去主动提出各种想法,付诸实施。”刘峥嵘坚持认为,要通过公司体制使员工有创新的愿望。通过绩效考评物质奖励来刺激创新,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刘设想,将来条件成熟的时候,要把朗盛HR部门和公司业务分开,单独成立有限公司。
管理公司期望值的HR
“HR头等重要的工作是管理(manage)公司的期望值,一方面是对机构、对员工,一方面是对上司、对管理层。”刘峥嵘认为,平衡预期是公司内部各职位之间协调的关键。
“要非常明确地告诉整个机构,没有完美的人力资源政策。几乎每一个HR的决策都是在公司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特定背景下一种人为的权衡,不及时指出其必然存在的弱点而一概把每一项新出台的人事政策都说得神乎其神,时间长了HR在公司里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受到怀疑了。”刘峥嵘认为对员工期望值进行管理最主要的方法莫过于沟通,富有成效的、有技巧的沟通。他认为,HR并不是简单地搁置问题。一方面,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刘峥嵘会通过各种陈述(presentation)来解释一项政策的理由。另一方面,公司内部有网站、有BBS,员工可以向HR表达意见,也可以直接当面沟通,有沟通渠道。
“我们现在避免把政策制定得过细。为了保证大的问题都有章可循,我们必须保证制度的完整性,但是同时,我们又为灵活性留出空间。这样的好处在于HR可以更好的找到内部利益平衡点,可以对机构员工的期望值进一步调整。”朗盛的一位人力资源经理称。
在新公司成立的短短时间内,刘峥嵘在内部BBS上已经发表了数篇文章,阐述HR的工作思路和见解,此举也得到了员工们积极的反馈。不可否认的是,刘峥嵘这个“中国人”在总部的一举一动都颇令人关注。
“通过这种沟通,相互间容易建立信任,也有利于员工设定对HR工作合理的期望值。”刘峥嵘说。
“对于上级、董事会而言,他们一大期望就是快速有效地在欧洲、北美降低集团人力资源成本。裁员是最直接的但又是最伤“元气”的做法。必要的结构调整是包括HR在内的管理层必须要正视的,但与此同时在一个处于转型期的跨国企业里保持全球各地员工的士气和信心同样重要。这方面HR对董事会有一个从下往上‘引导’功能。HR应该最了解也最理解企业内部的脉搏。”刘峥嵘说,向他们解释光靠成本降低的效果是有限的,企业员工有没有全力地投入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
刘峥嵘抱怨说,在资本市场上,分析员只在乎你的利润多少、裁员多少,他们是不管员工的士气和激情的,但是HR要在后面做这个平衡,“董事会给管理层的压力很大,但是HR必须要帮高层平衡路线”。
履新百日的刘峥嵘认为,这也是他作为全球人力资源总监在北美、德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最近朗盛人力资源全球团队开会的时候,我回顾了这一百天的工作,给自己打八十分。”刘峥嵘说。
对他来说挑战或许刚刚开始。朗盛所经营的产品、所处的市场,正面临深刻变革,也受到亚洲同行严重冲击。(于保平、姜惕麒)
-
西门子贝能|贝殷思:西门子中国公司的“刘备”详细阅读
8月26日,西门子集团执行副总裁沙尔夫博士低调造访重庆,探求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钥匙”。这是继今年5月西门子集团全球总裁兼CEO(首席执行官)冯必乐博士访华之后,西门子欲加重中国在其全球策略中的地位的又一信号。 冯必乐访华时曾宣布,西门子将增加10亿欧元对华投资。其在华办事处也将由目前的28家增...
-
爱马仕曹伟明_曹伟明:一个法国MBA人的视野详细阅读
曹伟明,法国桦树菲力柏契出版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主管中国大陆事务。但他确实是一个出生在江苏常熟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没有什么文化的父母,虽然不能教会他一种具体的求生技艺,但他们的善良、淳朴,却在孩子心中播下了一颗最珍贵的种子。曹伟明带着这颗种子,走过田野、乡间,来到武汉大学,又带着它飘洋过海,...
-
艾米莉西蒙_艾米莉-西科夫斯基:为何错失了Google的财富?详细阅读
那天,Google,这家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的股票收于108.31美元,较首日上市发行价格上涨27%,公司市值因此达到将近300亿美元。曾经有机会与Google沾边的人现在可以精确地计算自己的损失了。艾米莉·西科夫斯基便是其中之一。 5年前,西科夫斯基接受了现金,而不是Google的股票。她和...
-
[罗圣平医生图片]罗圣平:再造一个完美商店详细阅读
“做手机支付的不止我一家,我当然希望有一天通过手机可以完成所有的购买活动,但是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把通过手机付电话费这一项最基本的业务做好。中国有3 1亿手机用户,平均每个月每部手机费80元,每成交一笔业务,我能提取适当的佣金,这个市场太诱人了!”捷银CEO罗圣平的梦想其实远不止于此,这个纯粹的美国...
-
无锡珠宝大王破产|走出破产的“珠宝大王” 谢瑞麟的起落人生详细阅读
9月3日,香港著名“珠宝大王”谢瑞麟,从香港高等法院的法官手上,接到了正式解除破产令,高兴地“光荣走出破产黑洞”。 一手创立了“谢瑞麟”品牌珠宝、专卖店开遍东南亚的谢瑞麟只读过两年小学,凭自己的努力从3000元借款起家,一直做到身家20亿,专卖店开遍东南亚地区。然而在1997年刮来的金融风暴...
-
[韩国金英兰法案]金英兰:韩国第一位女大法官详细阅读
8月23日下午,韩国国会举行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司法史上第一位女性大法官提名人金英兰的任命动议案。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8月11日,韩国国会进行了大法官提名人金英兰的人事听政会,23日,国会对金英兰的“任命动议案”进行表决,并以208票赞成、61票反对、2票无效的结果通过了任命动议案,299...
-
【派格传媒集团孙健君】派格总裁孙健君:活在细节之上详细阅读
如果你第一眼见到孙健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他高大结实的身体,估计就是他脸上显眼的两颗痣。如果你第一次听到他说话,无论是说汉语还是英语,给你印象最深的肯定是他并不标准的发音。这只是开始,如果你还能不断地跟他接触,那就等于不断地发现,如果把他比作矿藏,他肯定是一座富矿。 不过细数孙健君的经历...
-
【世界首富夫人图片】世界首富夫人梅林达·盖茨:捐钱不比挣钱难详细阅读
●有人形容捐钱比挣钱更困难,但比尔和梅林达显然比其他许多富豪表现的不错 ●在美国《商业周刊》评出的2003年度50位最慷慨的美国慈善家,拥有460亿美元财产的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及夫人梅林达再次名列榜首 作为世界首富的夫人,梅林达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她却不喜欢抛头露面,她要丈夫保证...
-
【金地重庆公司总经理】金地公司总经理陈长春 从博士到职业经理人详细阅读
四年前,陈长春在深圳享受着四季如春的美景,四年后他更喜欢北京四季更替的变换;四年前陈长春几乎只读国外的名人传记和小说,而四年后他开始对《论语》以及儒学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四年前刚到北京,对于京城地产的频频作秀的不屑到现在对京城文化的重新审视,陈长春在北京金地的四年,按他自己的话说“发生了巨变”,深圳...
-
【青岛邵峰晶】邵峰晶:她放弃了日本公司的百万年薪详细阅读
邵峰晶是成功学者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她研究的方向是最前沿的软件智能技术。邵峰晶从山东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赴日本滋贺大学经济学部、大阪大学基础工学部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她在日本的年薪相当于上百万人民币,但她却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踏踏实实地为国家做了很多事。5年间,她先后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