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舒畅 摄影_董舒畅:“半路出家”的质量经理
【jianli.jxxyjl.com--精英人物】
让董舒畅感到有些意外的是,猎头公司竟然会敲上他的门。2002年4月的某天,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他突然接到猎头公司的一个电话,说是一家半导体封装测试公司对他很感兴趣,想请他过去担任光电质量工程师。
而在此之前,董舒畅并没有半导体相关公司的从业经历,所从事的工作与产品质量监控也没有什么关系。
看在高薪的份儿上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第二天,董舒畅坐上WS半导体光电有限公司的班车前去面试。班车一路颠簸了一个小时,开过繁华的市区街道后,驶在上海北郊的马路上,激得尘土飞扬。
董舒畅当时就打起了退堂鼓———这么远的路程,自己又对半导体技术丝毫不通,“这次的面试权当‘玩票’算了”。
董舒畅记得,当时的面试官由该公司生产部和工程部经理担当,他们详细简单询问了他的从业经历后,就开出了高出他原有月薪1500元的“高”价位。
“算是看在钱的份上吧。”
董舒畅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跳槽理由,“试试看地”就加入了这家半导体公司,成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半导体光电质量工程师。
上班第一天,董舒畅巧遇同样第一天上班的工程部工艺工程师。对方原来搞的是通信技术支持,也没有半导体相关工作经验。
他原本有些忐忑的心,总算是暂时平静了下来。
艰难的学习过程
上了班之后,董舒畅才发现这种平静来得有些“奢侈”。
WS公司常年登着招聘广告,也开出了不低的价位,却仍然“猎”不到合适的人才。公司只好退而求其次,从非半导体行业中挖了大批“半路和尚”。但即使是这样,公司还是有不少岗位暂时空缺。不得已,董舒畅的老板想出了分解岗位的方法,把任务分给两三位工作内容相近的工程师。
和其他被分摊工作的工程师一样,董舒畅开始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陌生行业的强大压力。
他需要不断地让自己泡在技术学习和更新的“漩涡”中,“几乎永无宁日”。
“这个行业技术更新太快了,何况自己的底子本来就不行。”
回忆起刚进入公司的那段时间,董舒畅现在都觉得有点残酷。
先是埋头各类陌生的技术资料中,拼命给自己补充半导体知识;然后就是接受公司提供的技术培训,一共三次……但“还是觉得不够用”。
“学的总跟不上用的。”每次碰到生产经理向董舒畅分派任务,董舒畅的心里就开始发毛。生产经理嘴里总是说出一连串的专有名词,他以为这些都“很ABC”。但当时的董舒畅根本就不知所云,却又不敢在上司面前表现出来,只能硬着头皮微笑和点头,心里边暗暗记下,转头赶紧查资料、请教同事。
在上司面前被搞得有些头晕还不算最“残酷”的,碰上去客户投诉更是让董舒畅“抓狂”。
记得有一次,公司碰上某家客户的投诉,因为事情比较严重,客户要求质量经理火速上门解决。董舒畅当时入行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跑到现场看了半天,脑子里却完全一片空白。心急如焚的客户当时就抓住董舒畅衣领不放,让他限时解决问题。幸亏同去的销售经理在旁边打圆场解围,否则“当时真是想死的心情都有了”。
这样的极度尴尬大约持续了四个多月。
不过,即使现在工作了近三年的董舒畅也仍不敢拍胸脯说,能够完全适应半导体行业的要求。平时还是经常会碰上自己的知识盲点,由于“科班”技术人员那样的系统学习经历,他只能采取“临时搭桥”的被动方式。而像他这样的人,“在这个行业并不少见”。
周而复始的行业低谷
董舒畅最近比较清闲,逢上了半导体行业的又一轮低谷。半导体行业总是这样,“会碰上周而复始的高潮和低谷”。
已经算是个老员工的他,大大小小的低谷也经历了好几次,“现在都见怪不怪了”。
不过第一次碰上低谷时,董舒畅慌了手脚。
当时,由于下游公司半导体产品滞销,封装测试订单也随之骤减,工厂关闭了好几条生产线。一些幸运的员工被请回家休假,另外一些不走运的就只能下岗走人。
一般被订单连累的都是一线工人,管理人员却可以安枕无忧。董舒畅尤其记得2001年的那次“重灾”,“工厂的一位技术总管都下岗回家了”。
董舒畅当时因为无事可干,也很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但好歹算是挺了过来。
现在最让董舒畅心烦的就是自己的工资。进厂时,公司承诺工资会有每年8%的上涨,但总会因为各种冠冕堂皇理由而大打折扣。
更让他郁闷的是,WS公司在泰国和马来西亚工厂的利润竟是上海工厂的7倍和13倍。同样为WS公司服务,这些工厂质量工程师的薪金水平就比董舒畅要高得多。
听说新加坡的同类型工程师薪水有3000新元,比自己高出2~3倍。董舒畅说,和其他同行一样,他偶尔也会有跳槽出国的冲动。
“听一些老同事说,上海厂的生产线落后,只能生产WS公司中下游产品,产品售价一般只是泰国厂和马来厂的十分之一。”
董舒畅和同事们总会为此在暗地里大骂美国老板偏心。
“我很希望今后能去一家民营半导体厂工作。”
董舒畅觉得,虽然美资企业比日资或台资企业待遇相对要好,但合资企业总是给你事先设计好了条条框框,技术是死的,升职通道是固化的,很难有突破,也很难拿到真正的高薪。
他觉得民营企业会有更平等的工作氛围和更有吸引力的上升空间。更主要的,“如果在民营企业干得好,持个股什么的,等公司上市后就真正发了”。
而让他失望的是,目前在半导体行业很难看到中国民营资本的身影。
董舒畅想,先在WS公司混着吧,说不定哪天再有猎头公司打电话过来,让我去民营半导体公司面试呢。
来源:北京青年报
-
西门子贝能|贝殷思:西门子中国公司的“刘备”详细阅读
8月26日,西门子集团执行副总裁沙尔夫博士低调造访重庆,探求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钥匙”。这是继今年5月西门子集团全球总裁兼CEO(首席执行官)冯必乐博士访华之后,西门子欲加重中国在其全球策略中的地位的又一信号。 冯必乐访华时曾宣布,西门子将增加10亿欧元对华投资。其在华办事处也将由目前的28家增...
-
爱马仕曹伟明_曹伟明:一个法国MBA人的视野详细阅读
曹伟明,法国桦树菲力柏契出版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主管中国大陆事务。但他确实是一个出生在江苏常熟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没有什么文化的父母,虽然不能教会他一种具体的求生技艺,但他们的善良、淳朴,却在孩子心中播下了一颗最珍贵的种子。曹伟明带着这颗种子,走过田野、乡间,来到武汉大学,又带着它飘洋过海,...
-
艾米莉西蒙_艾米莉-西科夫斯基:为何错失了Google的财富?详细阅读
那天,Google,这家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的股票收于108.31美元,较首日上市发行价格上涨27%,公司市值因此达到将近300亿美元。曾经有机会与Google沾边的人现在可以精确地计算自己的损失了。艾米莉·西科夫斯基便是其中之一。 5年前,西科夫斯基接受了现金,而不是Google的股票。她和...
-
[罗圣平医生图片]罗圣平:再造一个完美商店详细阅读
“做手机支付的不止我一家,我当然希望有一天通过手机可以完成所有的购买活动,但是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把通过手机付电话费这一项最基本的业务做好。中国有3 1亿手机用户,平均每个月每部手机费80元,每成交一笔业务,我能提取适当的佣金,这个市场太诱人了!”捷银CEO罗圣平的梦想其实远不止于此,这个纯粹的美国...
-
无锡珠宝大王破产|走出破产的“珠宝大王” 谢瑞麟的起落人生详细阅读
9月3日,香港著名“珠宝大王”谢瑞麟,从香港高等法院的法官手上,接到了正式解除破产令,高兴地“光荣走出破产黑洞”。 一手创立了“谢瑞麟”品牌珠宝、专卖店开遍东南亚的谢瑞麟只读过两年小学,凭自己的努力从3000元借款起家,一直做到身家20亿,专卖店开遍东南亚地区。然而在1997年刮来的金融风暴...
-
[韩国金英兰法案]金英兰:韩国第一位女大法官详细阅读
8月23日下午,韩国国会举行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司法史上第一位女性大法官提名人金英兰的任命动议案。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8月11日,韩国国会进行了大法官提名人金英兰的人事听政会,23日,国会对金英兰的“任命动议案”进行表决,并以208票赞成、61票反对、2票无效的结果通过了任命动议案,299...
-
【派格传媒集团孙健君】派格总裁孙健君:活在细节之上详细阅读
如果你第一眼见到孙健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他高大结实的身体,估计就是他脸上显眼的两颗痣。如果你第一次听到他说话,无论是说汉语还是英语,给你印象最深的肯定是他并不标准的发音。这只是开始,如果你还能不断地跟他接触,那就等于不断地发现,如果把他比作矿藏,他肯定是一座富矿。 不过细数孙健君的经历...
-
【世界首富夫人图片】世界首富夫人梅林达·盖茨:捐钱不比挣钱难详细阅读
●有人形容捐钱比挣钱更困难,但比尔和梅林达显然比其他许多富豪表现的不错 ●在美国《商业周刊》评出的2003年度50位最慷慨的美国慈善家,拥有460亿美元财产的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及夫人梅林达再次名列榜首 作为世界首富的夫人,梅林达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她却不喜欢抛头露面,她要丈夫保证...
-
【金地重庆公司总经理】金地公司总经理陈长春 从博士到职业经理人详细阅读
四年前,陈长春在深圳享受着四季如春的美景,四年后他更喜欢北京四季更替的变换;四年前陈长春几乎只读国外的名人传记和小说,而四年后他开始对《论语》以及儒学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四年前刚到北京,对于京城地产的频频作秀的不屑到现在对京城文化的重新审视,陈长春在北京金地的四年,按他自己的话说“发生了巨变”,深圳...
-
【青岛邵峰晶】邵峰晶:她放弃了日本公司的百万年薪详细阅读
邵峰晶是成功学者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她研究的方向是最前沿的软件智能技术。邵峰晶从山东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赴日本滋贺大学经济学部、大阪大学基础工学部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她在日本的年薪相当于上百万人民币,但她却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踏踏实实地为国家做了很多事。5年间,她先后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