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内部零件图_5S内部审核

HR管理 2022-05-05 网络整理 可可

【jianli.jxxyjl.com--HR管理】

5S内部审核的含义
1.5S内部审核的含义
  为评价5S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公司的期望和要求,以及寻求继续改善的可能性空间而进行的内部自我系统性检查。
2.5S内部审核的目的
  (1)5S管理体系与公司的期望要求一致。
  (2)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及时发现现场管理中的问题,组织力量来加以纠正或预防。
  (3)作为一种自我改进的机制,使得5S系统能持续地保持其有效性,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3.5S内部审核的特点
  ●系统性——正式的,有序的活动。
  ●客观性——审核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自发性——企业出于改善的目的而发起的一种有组织地审核。
4.5S内部审核的内容
  5S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这些安排是否能有效地贯彻,贯彻的结果是否能达到目标,这就是审核的内容。
5.5S内部审核的范围
  整个工厂或公司所有的部门都是审核的范围。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
6.5S内部审核的依据
  (1)根据5S的手册;
  (2)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保证承诺;
  (3)结合国家相关的环境保护的法规。
这些都是审核的依据。
7.5S内部审核的时机、频度
  每个部门最少每半年一次,而且每个月有一到两次集中各部门的巡查式的审核。发生了严重的问题或生产场所有较大整修改变时可以进行临时性的项目审核。
5S体系审核条件
  1.5S体系必须是正规的文件化体系
  首先应要求建立正规的文件,5S体系才能正常地运作,只有正常的运作5S体系才有审核的必要,正规的5S体系形成以后,才可以进行公正的比较和评价。实际行动中要有书面的文件或非书面的承诺,承诺一定要一致。
2.5S体系审核必须是一种正式的活动
  5S体系审核必须依照正式的特定要求来进行,包括5S手册,目标承诺书,方法指导书,或其它支持的文件,样板,或有关环境的法规,制度规范的要求,以上这些特定的要求都是在确定审核任务时就应该予以明确。
在审核正式文件或书面文件当中,要注明审核的目的,审核的范围,要制订正式的审核计划,通过制订实施审核计划的检查表,依据计划和检查表进行审核。
3.体系审核结果要形成正式的文件
  要有正式的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和记录都是正式的文件,留存到规定的期限。
4.5S体系审核要依据客观证据
  相关的具体事实为什么强调客观存在的证据,因为它是对事不对人,不受情绪或偏见来左右事实,而且是可以陈述的辩证的事实。
5.审核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
5S审核体系的局限性
  (1)只能在某一个时刻进行,不能跟踪整个过程
  (2)只能调查到具有代表性的个例,不可能审查全部
  (3)即使没有找到缺点,也不能证明5S方面是完美无缺的
5S体系审核步骤
  5S体系审核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文件的审查
  审查是否建立了正规的文件化的体系;文件的内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标准;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
  第二个阶段:现场审核
  检查受审核现场,动作是否符合特定的要求,比方说5S的手册、承诺书、保证等三方面的情况,当这些都没有问题以后,我们就要进行5S体系审核的以下五个步骤。
审核的步骤
  第一步:审核工作计划
  检查公司的5S审核制度是否很完善,确定审核的范围,制订审核的计划。
  第二步:指定审核员或组成审核组
  审核组和审核员要搜集相关的文件,然后对文件进行审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审核计划,准备工作计划。
  第三步:实施审核
  ①召开首次会议;
  ②进行现场审核(收集客观证据,记录观察结果);
  ③召开末次会议。
  第四步:审核报告
  编制审核报告。审核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什么时间、地点、人和事,发现了什么问题,怎么样去改善,如何改善,也可以提出改善的意见或建设性的意见。然后把这些报告都集中起来,一份分发到受审单位,另一份存档。
  第五步:纠正措施与跟踪
  向受审核方提出纠正的要求,受审核方制订并实施纠正的措施,验证措施的有效内容,而且必定要做成记录。
  5S内部审核是为了评价5S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公司的期望和要求,及为了寻求继续改善的可能性空间而进行的内部自我系统性的审查,是为了及时地发现现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便组织力量及时地加以纠正和预防,使5S体系能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内容主要是针对5S的推行情况及相关结果。它是监察5S活动推展程度、深度的有效管理工具,因此,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一定要予以重视。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网

本文来源:https://jianli.jxxyjl.com/hrguanli/16014.html

  • [人才测评技术及应用]人才测评技术的几个基本要素

    1、 行为样本: 人们在对一类事物的某种特性进行考察时往往无法对这类事物的每一特定情况进行逐个观测,而总是抽取这类事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观测,进而推论该事物的普遍特性。在进行心理测量时,往往只能对经过科学选择的少数行为样本进行测查,借以推测个体的心理特征。个体对所抽选出来的问题的解决行为就叫做...

    发布于:2022-06-13

    详细阅读
  • 人才测评应用范围|人才测评应用范围

    人才测评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环节: 招聘 选拔培养与晋升 岗位胜任力考察 企业管理风格与能力考察 企业文化考察 人力资源普查 培训诊断与辅导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组织诊断 人才测评是一项基础性工具,在以上的环节中它会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 招聘与选拔:我们可以根据您的岗...

    发布于:2022-06-13

    详细阅读
  • 测验你的逻辑力开锁密码_测验你的择业倾向

    从心理学讲,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要涉及到性格、气质、兴趣、能力、教育状况等许多方面。那么,以下两组20个题,只要在题后回答是或否,就可以帮你出个好主意。 第一组 1.就我的性格来说,我喜欢同年轻人而不是同年龄大的人在一起。 2.我心目中的丈夫应具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活跃的思想。 3.对于别人求助我...

    发布于:2022-06-13

    详细阅读
  • 【共性和个性的原理】个性测评的原理与方法

    物理和生理现象可以测量和评价,这是人们熟知的。那么,个性可不可以测量和评价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测量。测量就是比较,有比较便可鉴别。我们要鉴别某物的长度,便用尺来比较;要鉴别某物的重量,便用砝码来比较。同样,个性方面也早就普遍应用比较的方法了。由此可见,不管是物理测量还是心理测量,其过...

    发布于:2022-06-13

    详细阅读
  • 亚马逊测评中介|测评提升中介

    延伸引发需求 随着市场的发展演变,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在不断延伸,许多国外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项目包括了高级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可以看出人才中介机构的服务领域不仅限于提供人才交流市场,还可以进行延伸,提供更高级的服务:例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为求职者和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为企业提...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职业测试做不完]职业测试,你做了没有?

    当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人才集散中心城市,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开始介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服务,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私人职业顾问;在一些大型招聘会上,也出现了职业测评的身影,许多应聘者拿着职业测评结果去找工作;许多高校开设了专门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课程……据了解,仅每年200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以及相关...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城市在上升|走在上升空间

    苏永华谈人才测评 中国第一位以现代人才测评为研究方向的心理学博士。中国四达公司测评中心主任、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为什么使用人才测评? 财智:最近一段时间,人才测评受到相当一些企业的青睐,武汉凯迪电力有限公司就在一年内请您主持的中国四达上海测评中心实施了三次大规模人才测评。你个...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人才测评系统]体验人才测评:你到底适合什么工作

    你对自己了解多少?你习惯锐意创新还是务实有序?处理问题是情感占先还是理智第一?在性格这只无形之手的背后,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你?最近,北京市人事局人才测评中心启用了一套新的人才素质测评系统,于是记者亲身体验,看看步入新闻这行是否“误入歧途”。 人才素质测评题一共有104道,答起来并不难,比如:“做一件...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当今流行的歌曲_当今流行测评方法大观

    人事测评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各种方法对被试者加以了解,从而为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经过长期的发展和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形成了多种人事测评方法,下面就当前常用的几种测评方法作一介绍。 一、 履历分析 个人履历档案分析是根据履历或档案中记载的事实,了解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工作业绩,从而对其...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人才测评系统]接受人才测评 了解整体素质

    传统选人方法?常常具有经验性、随意性和片面性,不能全面的、整体的、发展的了解个体的特征。现代人才测评方法,其指导思想是重视素质、能力和业绩的考查。着重考查人的实际领导与管理能力、实际工作业绩与经验、心理潜能、职业倾向素质等。这些因素是反映一个人整体素质的主要指标。引入人才测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杜绝了...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