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带来的好处】绩效管理带来实惠
【jianli.jxxyjl.com--HR管理】
如果认为绩效管理在诸如招聘、激励、晋升、薪酬制度等环节中仅起到辅助和能动作用,那么,你需要抓紧洗脑了。因为,绩效管理真的能决定、促进或改变一些很重要的事情。香港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林健安教授在多年的咨询实践中发现,许多做绩效管理的经理们关注的地方不对:他们关注评价而不关注计划;他们关注语言的单向流动而不关注对话;把重点放在责备上,而不是放在解决问题上;把绩效管理当作让员工更好或更努力工作的棍棒,而不是赋予员工必要的知识以帮助员工取得较好的绩效。林健安独创“以价值流为核心的绩效管理理论”,让绩效管理为企业和员工都带来实惠。绩效管理由愿景引导
如果愿景规划是错误的,那么绩效管理实施得再出色也将于事无补。一艘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只,如果不知道它将要停靠的码头,什么风也不是顺风。
林健安指出,绩效管理成功的经理应关注的是将来,而不是现在,更不是过去。成功的绩效管理有赖于成功的企业设计,也就是企业前景规划,即愿景。当然,愿景决不是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它应具备赢利性和共识性。那么,如何考察赢利性和共识性呢,林健安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所谓愿景的赢利性,就是对下列问题的正确解答:企业的价值在哪里?如何让它继续增值?它将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速度向什么方向转移?它将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前景?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解答,就构成了企业愿景。而愿景的共识性是:一个正确的经营策略,必须取得这个组织全体成员的认同,才能发挥愿景的引导作用。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为我们的愿景能做些什么工作?”
愿景与价值流连接
只有与愿景连接的价值流才是最优秀的价值流,让愿景目标充斥在价值流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都应该明白:我为愿景在工作。为了愿景的实现,我应该工作什么和如何工作。
林健安指出,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一个衡量系统,而是利用这个衡量系统来传播企业的新战略,并使企业与新战略相连接。“这种新战略不再像以往那样急功近利,一味追求降低成本和低价竞争,而是提供特制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创造增长的机遇。”
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只注意了可评价性,而忽视了引导性,使绩效管理工作本末倒置,即只注重评价,而忽视绩效管理是主管与员工之间就工作职责和提高工作绩效问题持续进行的沟通过程。因此,这里有两个问题要注意:其一是岗位职责描述的正确性;其二是岗位职责描述的科学性。没有达到正确性,就很难起到引导的目的;缺乏科学性,就无法进行正确的绩效评价。
去掉沟通就不是绩效管理
有许多公司的经理曾抱怨说:绩效管理是“恶作剧”,是“浪费时间”。这不是绩效管理的过错,而是对绩效管理的误解造成的。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是用来帮助企业达到愿景目标的有力工具,而不仅仅是用来提高绩效的。很多公司的经理认为绩效评价就是绩效管理,而忽视了持续的交流过程。
林健安指出,绩效管理应是经理同员工一起完成的,没有员工参与的绩效管理,那就是填表和交表,因此,认为这种过程毫无意义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使绩效管理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作为一个系统的绩效管理,它的所有构件必须同时使用,例如:如何进行绩效沟通,动员员工与你合作;如何制定绩效计划,以便与员工达成共识;如何签订绩效合约,明确需要员工合作完成的工作等等。特别是作为一名主管,绝不能在制定完绩效目标后,就等着进行绩效评价了,“这种方法是死路一条,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经理们必须学会一些绩效沟通的正式的、非正式的方法和技巧。一定记住:去掉沟通就不是绩效管理。
林健安的观点是,绩效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经理同员工建立建设性关系的能力,以便员工同经理能够像合伙人一样共同工作。建设性关系的建立体现了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比如,对人性的认识能力,这个能力恰恰是企业的管理能力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也是大多数企业所缺乏的。
如何让绩效管理更出色,取决于经理的思想方式,也就是观念。“如果你认为你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经理’,那么将影响你和员工的合作;如果你认为员工都是懒惰的,那么也会影响你的行为。”
与员工的关系并不仅仅体现在讨论绩效管理的行为上,还应体现在经理每日怎样与员工相处等方面。经理的沟通越有技巧性、越持久、越积极,就越容易将员工融入到绩效管理中来。可以说,绩效管理是一种哲学,绝不是一些简单的技巧,这才是绩效管理的真正境界。
把工资同绩效联系起来
几乎所有的经理人和顾问都在努力寻找一种将绩效管理与薪酬体系相联系的方法,但是,绩效工资会激励一部分人,同时也会导致另一部分人不自在和愤怒,很难有让每个人都觉得公平的办法。
林健安认为,如果管理者想把工资与绩效联系起来,就应该把工资作为绩效计划过程的一部分,在设定目标和标准的时候也应该规定出加薪的标准。这样,在计划制定初期,每个员工就应该知道为了得到加薪和奖金,他应该取得什么样的绩效。
这里的关键是,经理们应将绩效管理作为帮助员工达到目标、得到额外奖金和提升的工作。经理必须明白他的工作就是帮助员工取得成功,这是成功经理的惟一工作目标。“如果你又想限制工资的增长,又想督促员工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将使你处于一种很难对付的局面:你想限制工资的惟一方法就是让你的员工达不到目标。你希望这样吗?”
要想绩效管理取得效果,最重要的还有一项:经理和员工都需要就绩效管理问题接受培训。要教育员工,“他们理解得越多,他们将越轻松,绩效管理也就不再尴尬。”
-
人才测评和人才盘点的区别_人才测评识人才详细阅读
“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一句著名的箴言,人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中国先贤亦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则能善任,自知方能量力而行。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各类人才,但怎样识才、用才则颇费周折,虽亦有一些复杂的考核程序,但往往是中看不中用,知人知面不知心。 外企在招聘人才时,主考官所出题目一般不太涉及专业...
-
人才测评和人才盘点的区别_“人才测评”打通人才的瓶颈详细阅读
在公司的发展和经营中我们经常碰到,如何选准人才、挖掘现有人才的潜能,如何用好、用准人才,怎样才能留住辛苦招聘来的人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人力资源的运作中使用好科学的人力资源测评技术。 去年,上海浦东新区一家拥有1000名员工的中外合资企业 ,由于业务的飞速发展,由单一生产线改为分班组生产...
-
单元自测一_自测: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吗?详细阅读
1、与人约会,你通常准时赴约吗?是() 否() 2、你认为自己可靠吗?是() 否() 3、你会因未雨绸缪而储蓄吗?是() 否() 4、发现朋友犯法,你会通知警察吗?是() 否() 5、出外旅行,找不到垃圾桶时,你会把垃圾带回家去吗?是() 否() 6、你经常运动以保持健康吗?是() 否() 7、你忌...
-
【人才测评的特点】人才测评特点详细阅读
人才测评是一种特殊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其主体包括主持测评者和测评对象,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这就决定了人才测评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测评活动,归纳起来,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人才测评是心理测量,而不是物理测量 这一特点是就人才测评的内容指向而言的。一般来讲,人才测评主要是对个体心理现象的测量,包...
-
艺术素质测评|素质测评----让我轻轻的靠近你详细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对800名男性成人进行测评,发现其中成就最大的20%与成就最小的20%两组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在心理素质上差异。成就最大组,主要在进取心、意志力兴趣和坚持性方面明显高于成就最小组。素质测评就是对人的品质、毅力、能力、性格、适应性等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判,这对于企业开发和使用人才、配置和调...
-
[心理测评的流程和方法]心理测评的主要方法详细阅读
1.纸笔测验 纸笔测验简称笔试,即要求被试根据项目的内容,把答案写在纸上,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纸笔测验的形式主要有七种:多种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简答题、小论文,纸笔测验在员工招聘中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员工招聘中,它能很快把员工的基本活动了解清楚,然后可以划分出一个基本...
-
[mba教人才测评嘛]人才测评:教“马儿”找“伯乐”详细阅读
卢晶 方列 如今,不少找工作的应届大学生在自己的求职履历表后面又添上一件新“武器”:人才素质测评结果。这份鉴定材料不仅仅告诉了用人单位,应聘者是个什么类型的人才,更为求职者寻找适合自己的应聘岗位指明了方向。 随着人才求职竞争的日趋激烈,一种人才素质测评服务在杭州悄然出现。这种服务不同于职业介绍所里的...
-
[人才测评技术及应用]人才测评技术的几个基本要素详细阅读
1、 行为样本: 人们在对一类事物的某种特性进行考察时往往无法对这类事物的每一特定情况进行逐个观测,而总是抽取这类事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观测,进而推论该事物的普遍特性。在进行心理测量时,往往只能对经过科学选择的少数行为样本进行测查,借以推测个体的心理特征。个体对所抽选出来的问题的解决行为就叫做...
-
人才测评应用范围|人才测评应用范围详细阅读
人才测评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环节: 招聘 选拔培养与晋升 岗位胜任力考察 企业管理风格与能力考察 企业文化考察 人力资源普查 培训诊断与辅导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组织诊断 人才测评是一项基础性工具,在以上的环节中它会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 招聘与选拔:我们可以根据您的岗...
-
测验你的逻辑力开锁密码_测验你的择业倾向详细阅读
从心理学讲,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要涉及到性格、气质、兴趣、能力、教育状况等许多方面。那么,以下两组20个题,只要在题后回答是或否,就可以帮你出个好主意。 第一组 1.就我的性格来说,我喜欢同年轻人而不是同年龄大的人在一起。 2.我心目中的丈夫应具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活跃的思想。 3.对于别人求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