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发展的角度_从人才的角度读《三国》
【jianli.jxxyjl.com--HR管理】
《三国演义》是一部内涵十分丰富的古典名著,有人从中读谋略,有人从中读商业竞争,有人从中读兴衰,有人从中读用兵,有人从中读文学。再读《三国演义》,我感觉它更是一本关于人才工作的巨著。乍看《三国演义》中只是群雄相互征讨、攻城掠地,但仔细想来,三国时期实质上是一场激烈的人才战。城池易攻,人才难求,城池可以失而复得,而人才失而难得。书中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论述了人才的重要性、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人才的流动、人才的争夺、人才的使用等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2003年底,中共中央第一次专门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再一次强调了人才强国的理念。实施人才强国(人才强企、人才强……)战略,读一读三国,借鉴三国时期对待人才、使用人才的一些观念和做法,今天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也能更深地理解党的这一战略的重要意义。一、对人才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相互角逐,能否拥有人才、使用人才,成为胜败的关键、实力的体现,各政治集团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都十分重视人才,一些关于人才重要性的论述十分精辟。比如,袁绍与曹操的经典对白:“初,绍与公(曹操)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表明了袁绍与曹操在思路上的根本区别,袁绍重“攻城掠地”,而曹操重“争夺人才”,不同的思路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命运和结果;曹操在《求贤令》中指出:“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刘备认为“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三国志·刘备传》)”;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周瑜谏孙权,“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等等,都充分显示了这些英雄对人才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都具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尤其唯才是举、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国际竞争、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愈加显示出其生命力。
基于对人才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曹操提出“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并曾三次发布“求贤令”,孙策回江东后“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孙权“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张纮延接四方宾客”,各方都加强了对人才的争夺,留下了一个个千古佳话:曹操盛情留关羽、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爱才设计赚姜维等等。
魏蜀吴之所以最后能在群雄争霸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说到底是由于他们重视人才,各自笼络了当时的人才豪杰。《三国志》陈寿评曹操“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评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评孙权“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陈寿的评论十分精辟,也指出了他们三人的共同之处——重视人才,善用人才。
而在群雄争霸中,一些英雄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人才,缺乏人才,或者拥有人才而不能使用人才。刘备在得诸葛亮之前,屡屡失败,自认为是“命途多蹇,所以至此”,以为自己颇有人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而水镜先生指出:“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关、张、赵云乃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经司马徽指点迷津后,刘备先得徐庶,后三顾茅庐而得诸葛亮,从此扭转了被动局面。袁绍在官渡、仓亭战役失败后,叹曰:“吾自历战数十场,不意今日狼狈至此,此天丧吾也!”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天丧”,却不知自己失在不能用人上,“空存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曹操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若能用,则吾安敢正眼觑此地哉!”。
三国时期各政治集团的兴衰,充分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得人才者得天下。读史明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切实提高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小康大业,人才为本。
二、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一个时期。能形成这么一个局面,与当时的政治历史环境有关密切关系。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东汉政府为了剿灭黄巾,乃降诏令各处备御讨贼立功,招军应敌,这就逐渐打破了旧有的门第观念和以举孝廉为主的选人用人机制,各政治集团在人才的标准方面唯才是举、唯才是用,这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而各政治集团都力图统一中原的“宏伟”事业,为人才发挥才能、建功立业提供了平台。同时,各政治集团为了取得竞争上的优势,也迫切需要人才,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克成霸业,这有力地促进了人才的脱颖而出。所以,三国时期的人才群星璀灿,有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也有出身宦官、初举孝廉的曹操,有织席、屠猪、杀人逃难的刘关张,也有“臣本布衣”的诸葛亮……
另外,东汉末年的大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人才市场”,提供了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造就了全国性的人才流动。选才用才不受地域限制,唯才是用。人才也可以“择明主而事之”,田丰认为“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赵云说“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刘备)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周瑜对鲁肃说“昔马援对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这就象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双向选择”,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双向洽谈,择优而居、择优录用。甚至还有为竞争对手举荐人才的,如鲁肃给刘备举荐庞统,“可往荆州投刘皇叔,必然重用……某当作书奉荐。公辅玄德,必令孙、刘两家无相攻击,同力破曹”;苏飞谓之甘宁:“吾荐公数次(向黄祖),奈主公不能用。日月逾迈,人生几何,宜自远图。吾当保公为鄂县长,自作去就之计”。三国时期人才的广泛流动,增强了人才的活力,使各类人才在流动中找到了用武之地,使人才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
“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人尽其才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环境,确实应“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全面推进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现有各类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实现联网贯通,加快建设统一的人才市场”,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尊重人才、善待人才
基于对人才的重视,三国时期的一些政治家十分注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常常与人才同食共榻,终日长谈,一些做法感人至深,比如:
曹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忙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曹操得荆州,“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抚慰曰:‘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蒯越之字)也。’遂封蒯越为江陵太守樊城侯”……从曹操对待许攸、蒯越等人物的一系列形象传神的动作、语言描写,深刻地表现出曹操求贤若渴的心理和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思想。
“(孙)权甚敬之(鲁肃),与之谈论,终日不倦。一日,众官皆散,权留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眠。夜半,权问肃曰:‘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孤承父兄余业,思为桓、文之事,君将何以教我?’”,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榻上策”。第53回“人报鲁子敬先至,权乃下马立待之。肃慌忙滚鞍下马施礼。众将见权如此待肃,皆大惊异。权请肃上马,并辔而行……”;濡须口之战后,“(孙权)感周泰救护之功,设宴款之。权亲自把盏,抚其背,泪流满面,曰:‘卿两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枪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乃孤之功臣,孤当与卿共荣辱、同休戚也。’言罢,令周泰解衣与众将观之:皮肉肌肤,如同刀剜,盘根遍体。孙权手指其痕,一一问之。周泰具言战斗被伤之状。一处伤令吃一觥酒。是日,周泰大醉。权以青罗伞赐之,令出入张盖,以为显耀。”……孙权的善待人才,赢得了“国险而民附(诸葛亮语)”、“礼贤下士,江东英雄,多归附之(鲁肃语)”强大优势。
刘备得知徐庶要离去,“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玄德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于是就有了“元直走马荐诸葛”、“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刘备二顾茅庐时说:“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三顾茅庐而得诸葛亮后,“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大事”、“吾得孙明,犹鱼之得水”;第42回,赵云拼死救出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如此待才,谋士岂能不殚精竭虑以出良策,将士岂能不肝脑涂地以效死力?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各级组织和领导应从大业出发,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用好人才,做到亲人才、远小人,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广纳群贤,真正把全社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凭借人才早日实现小康大业。
来源:人民网
-
[人才测评技术及应用]人才测评技术的几个基本要素详细阅读
1、 行为样本: 人们在对一类事物的某种特性进行考察时往往无法对这类事物的每一特定情况进行逐个观测,而总是抽取这类事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观测,进而推论该事物的普遍特性。在进行心理测量时,往往只能对经过科学选择的少数行为样本进行测查,借以推测个体的心理特征。个体对所抽选出来的问题的解决行为就叫做...
-
人才测评应用范围|人才测评应用范围详细阅读
人才测评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环节: 招聘 选拔培养与晋升 岗位胜任力考察 企业管理风格与能力考察 企业文化考察 人力资源普查 培训诊断与辅导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组织诊断 人才测评是一项基础性工具,在以上的环节中它会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 招聘与选拔:我们可以根据您的岗...
-
测验你的逻辑力开锁密码_测验你的择业倾向详细阅读
从心理学讲,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要涉及到性格、气质、兴趣、能力、教育状况等许多方面。那么,以下两组20个题,只要在题后回答是或否,就可以帮你出个好主意。 第一组 1.就我的性格来说,我喜欢同年轻人而不是同年龄大的人在一起。 2.我心目中的丈夫应具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活跃的思想。 3.对于别人求助我...
-
【共性和个性的原理】个性测评的原理与方法详细阅读
物理和生理现象可以测量和评价,这是人们熟知的。那么,个性可不可以测量和评价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测量。测量就是比较,有比较便可鉴别。我们要鉴别某物的长度,便用尺来比较;要鉴别某物的重量,便用砝码来比较。同样,个性方面也早就普遍应用比较的方法了。由此可见,不管是物理测量还是心理测量,其过...
-
亚马逊测评中介|测评提升中介详细阅读
延伸引发需求 随着市场的发展演变,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在不断延伸,许多国外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项目包括了高级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可以看出人才中介机构的服务领域不仅限于提供人才交流市场,还可以进行延伸,提供更高级的服务:例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为求职者和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为企业提...
-
[职业测试做不完]职业测试,你做了没有?详细阅读
当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人才集散中心城市,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开始介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服务,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私人职业顾问;在一些大型招聘会上,也出现了职业测评的身影,许多应聘者拿着职业测评结果去找工作;许多高校开设了专门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课程……据了解,仅每年200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以及相关...
-
城市在上升|走在上升空间详细阅读
苏永华谈人才测评 中国第一位以现代人才测评为研究方向的心理学博士。中国四达公司测评中心主任、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为什么使用人才测评? 财智:最近一段时间,人才测评受到相当一些企业的青睐,武汉凯迪电力有限公司就在一年内请您主持的中国四达上海测评中心实施了三次大规模人才测评。你个...
-
[人才测评系统]体验人才测评:你到底适合什么工作详细阅读
你对自己了解多少?你习惯锐意创新还是务实有序?处理问题是情感占先还是理智第一?在性格这只无形之手的背后,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你?最近,北京市人事局人才测评中心启用了一套新的人才素质测评系统,于是记者亲身体验,看看步入新闻这行是否“误入歧途”。 人才素质测评题一共有104道,答起来并不难,比如:“做一件...
-
当今流行的歌曲_当今流行测评方法大观详细阅读
人事测评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各种方法对被试者加以了解,从而为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经过长期的发展和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形成了多种人事测评方法,下面就当前常用的几种测评方法作一介绍。 一、 履历分析 个人履历档案分析是根据履历或档案中记载的事实,了解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工作业绩,从而对其...
-
[人才测评系统]接受人才测评 了解整体素质详细阅读
传统选人方法?常常具有经验性、随意性和片面性,不能全面的、整体的、发展的了解个体的特征。现代人才测评方法,其指导思想是重视素质、能力和业绩的考查。着重考查人的实际领导与管理能力、实际工作业绩与经验、心理潜能、职业倾向素质等。这些因素是反映一个人整体素质的主要指标。引入人才测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杜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