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全文]法官基本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职业道德 2021-01-16 网络整理 可可

【jianli.jxxyjl.com--职业道德】

  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品德高尚的法官队伍,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是人民法院履行宪法和法律职责的重要保障。法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国家法治尊严至关重要。为规范和完善法官职业道德标准,提高法官职业道德素质,维护法官和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准则。

  一、保障司法公正

  第一条 法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切实做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通过自己在法庭内外的言行体现出公正,避免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合理的怀疑。

  第二条 法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忠实于宪法和法律,坚持和维护审判独立的原则,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不受来自法律规定之外的影响。

  第三条 法官在审判活动中,除了应当自觉遵守法定回避制度外,如果认为自己审理某案件时可能引起公众对该案件公正裁判产生合理怀疑的,应当提出不宜审理该案件的请求。

  第四条 法官应当抵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或者案外人利用各种社会关系的说情,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条 法官不得违背当事人的意愿,以不正当的手段迫使当事人撤诉或者接受调解。

  第六条 法官应当公开并且客观地审理案件,自觉接受公众监督。但是,法律规定不公开或者可以不公开审理的除外。

  第七条 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应当独立思考、自主判断,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

  第八条 法官在审判活动中,不得私自单独会见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

  第九条 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应当避免主观偏见、滥用权力和忽视法律等情形的发生。

  第十条 法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平等对待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得以其言语和行为表现出任何歧视,并有义务制止和纠正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员的任何歧视性言行。

  法官应当充分注意到由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居住地等因素而可能产生的差别,保障诉讼各方平等、充分地行使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

  第十一条 法官审理案件应当保持中立。

  法官在宣判前,不得通过言语、表情或者行为流露自己对裁判结果的观点或者态度。

  法官调解案件应当依法进行,并注意言行审慎,避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对其公正性产生合理的怀疑。

  第十二条 法官对与当事人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有关的措施和裁判应当依法说明理由,避免主观、片面地作出结论或者采取措施。

  第十三条 法官应当尊重其他法官对审判职权的独立行使,并做到:

  (一)除非基于履行审判职责或者通过适当的程序,不得对其他法官正在审理的案件发表评论,不得对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案件提出处理建议和意见;

  (二)不得擅自过问或者干预下级人民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

  (三)不得向上级人民法院就二审案件提出个人的处理建议和意见。

  第十四条 法官除履行审判职责或者管理职责外,不得探询其他法官承办案件的审理情况和有关信息。

  法官不得向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辩护人泄露或者提供有关案件的审理情况、承办案件法官的联系方式和其他有关信息;不得为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辩护人联系和介绍承办案件的法官。

  第十五条 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受到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的不当影响。

  第十六条 法官在公众场合和新闻媒体上,不得发表有损生效裁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的评论。如果认为生效裁判或者审判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可以向本院院长报告或者向有关法院反映。

  第十七条 法官根据获得的情况确信,其他法官有可能或已经违反法官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法律工作者有可能或已违反职业道德,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向有关部门或者有关机关反映。

  二、提高司法效率

  第十八条 法官应当勤勉敬业,全身心地致力于履行职责,不得因个人的事务、日程安排或者其他行为影响职责的正常履行。

  第十九条 法官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在法定期限内尽快地立案、审理、判决。

  第二十条 法官必须杜绝粗心大意、无故拖延、贻误工作的行为,认真、及时、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并做到:

  (一)合理安排各项审判事务,提高诉讼效率;

  (二)对于各项司法职责的履行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所承办的案件都给予同样审慎的关注,并且投入合理的、足够的时间;

  (三)在保证审判质量的前提下,注意节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时间,注重与其他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共事的有效性。

  第二十一条 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应当监督当事人遵守诉讼程序和各种时限规定,避免因诉讼参与人的原因导致不合理或者不必要的延误。

  第二十二条 法官在执行生效法律文书时,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予以执结。

  三、保持清正廉洁

  第二十三条 法官在履行职责时,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利用职务和地位谋取任何不当利益。

  第二十四条 法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款待、财物和其他利益。

  第二十五条 法官不得参与可能导致公众对其廉洁形象产生不信任感的商业活动或者其他经济活动。

  第二十六条 法官应当妥善处理个人事务,不得为了获得特殊照顾而有意披露自己的法官身份;不得利用法官的声誉和影响为自己、亲属或者他人谋取私人利益。

  第二十七条 法官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水准,应当与他们的职位和收入相符。

  第二十八条 法官不得兼任律师、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的法律顾问等职务;不得就未决案件给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提供咨询意见和法律意见。

  第二十九条 法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申报财产。

  第三十条 法官必须向其家庭成员告知法官行为守则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并督促其家庭成员不得违反有关规定。

  四、遵守司法礼仪

  第三十一条 法官应当严格遵守各项司法礼仪,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的举止,维护人民法院的尊严和法官的良好形象。

  第三十二条 法官应当尊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格尊严,并做到:

  (一)认真、耐心地听取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发表意见;除非因维护法庭秩序和庭审的需要,开庭时不得随意打断或者制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发言;

  (二)使用规范、准确、文明的语言,不得对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有任何不公的训诫和不恰当的言辞。

  第三十三条 法官开庭时应当遵守法庭规则,并监督法庭内所有人员遵守法庭规则,保持法庭的庄严,并做到:

  (一)按照有关规定穿着法官袍或者法官制服、佩带徽章,并保持整洁;

  (二)准时出庭,不缺席、迟到、早退,不随意出进;

  (三)集中精力,专注庭审,不做与审判活动无关的事。

  五、加强自身修养

  第三十四条 法官应当加强修养,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忠实地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十五条 法官应当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

  法官应当具备忠于职守、秉公办案、刚正不阿、不徇私情的理念,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良知,正直善良、谦虚谨慎的品格,享有良好的个人声誉。

  第三十六条 法官有权利并有义务接受教育培训,树立良好的学风,精研法理,汲取新知识,提高驾驭庭审、判断证据、制作裁判文书等各项司法技能,具备审判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专业能力。

  第三十七条 法官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严格自律,行为检点,培养高尚的道德操守,成为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楷模。

  六、约束业外活动

  第三十八条 法官从事各种职务外活动,应当避免使公众对法官的公正司法和清正廉洁产生合理怀疑,避免影响法官职责的正常履行,避免对人民法院的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十九条 法官必须杜绝与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和良好习惯相违背的,可能影响法官形象和公正履行职责的不良嗜好和行为。

  第四十条 法官应当谨慎出入社交场合,谨慎交友,慎重对待与当事人、律师以及可能影响法官形象的人员的接触和交往,以免给公众造成不公正或者不廉洁的印象,并避免在履行职责时可能产生的困扰和尴尬。

  第四十一条 法官不得参加带有邪教性质的组织。

  第四十二条 法官在职务外活动中,不得披露或者使用非公开的审判信息和在审判过程中获得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其他非公开的信息。

  第四十三条 法官不得参加营利性社团组织或者可能借法官影响力营利的社团组织。

  第四十四条 法官可以参加有助于法制建设和司法改革的学术研究和其他社会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应当以符合法律规定、不妨碍公正司法和维护司法权威、不影响审判工作为前提。

  第四十五条 法官发表文章或者接受媒体采访时,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不得针对具体案件和当事人进行不适当的评论,避免因言语不当使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合理的怀疑。

  第四十六条 法官退休后应当继续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避免因其不当言行而使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合理的怀疑。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各级人民法院指导、监督本院法官遵守本准则。

  第四十八条 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行审判职责期间,应当遵守本准则。人民法院的行政人员和法警,参照执行本准则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九条 本准则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文来源:https://jianli.jxxyjl.com/zhiyedaode/1838.html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不属于典型案例的是_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  国家公务员局日前印发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中明确规定,职业道德培训列入公务员初任、任职和在职培训的必修内容。  国家公务员局有关人士表示,要把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与开展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大规模培训、选树公务员职业道德楷模、持久推进公...

    发布于:2021-02-15

    详细阅读
  • 【教师违反职业道德心得体会】教师学习职业道德的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职业道德心得体会一:  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教师多么神圣的职业啊!我即将走向教师这个神圣的工作岗位,通过这次《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学习,我领悟到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首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必...

    发布于:2021-02-15

    详细阅读
  •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心得体会】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报告

    自古以来,中国就尊师重教,很重视教师的德性和德行,认为这是社会文明进步之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解答疑问,更要传道,成为君子。其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向来受到严格的约束。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首先是由于教师德高身正,严于自律。所以教师要谨言慎行,修身养德,致知力行,化民成俗。  在我看来,道德是...

    发布于:2021-02-14

    详细阅读
  •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3000字_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会计人员应该遵循哪些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也关系到各种会计行为的规范。因此,会计人员应拥...

    发布于:2021-02-14

    详细阅读
  •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教育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教育  为深入贯彻实施《2019-2019年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和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会议精神,天津市公务员局将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进行推动,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吴云华同志来津进行具体指导,有力促进了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入...

    发布于:2021-02-14

    详细阅读
  • [中小学职业教师道德规范心得体会]教师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教师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一、...

    发布于:2021-02-14

    详细阅读
  •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心得体会】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爱的教育》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的学习,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以德育人”的作用。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发布于:2021-02-14

    详细阅读
  • 【《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体会范文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的在网络上学习了王淑芹老师的《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我的感受颇深,下面我谈谈我的体会。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

    发布于:2021-02-14

    详细阅读
  •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库|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  一、判断题  1、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  2、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3、一个教师不热爱自...

    发布于:2021-02-14

    详细阅读
  •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及概念_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一)会计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原则性特点  会计工作与国家政治和经济紧密相关,会计工作必须在一定的道德影响和制约下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会计工作既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同时,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这种政策性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原则性。作为...

    发布于:2021-02-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