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_过度包装 盲目自信 大学生陷入求职误区
【jianli.jxxyjl.com--求职谋略】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茫然穿梭于各种类型的人才招聘会场。而这些大学生多是盲目从自身外表和简历包装上做文章,希望这样能让自己成为“羊群里的骆驼”。但是,用人单位似乎并不看重这些,甚至对于一味过度追求表面的华丽,把自己精心打造成形式上的“好马”较为反感,使得这些求职者费心费力换来的却是无所收获。“包装上市”未必取胜
现在的大学生在求职时似乎特别看重“包装”二字,买套好衣服,拍张漂亮的照片,再把一份份简历做得异常精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大学生都认为把招聘方的眼球吸引住,给他们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那么求职胜仗就算打赢了一半。记者从青海民族学院附近的一家广告公司了解到,每年10月到来年6月,是生意最好的时候。这家公司的张老板告诉记者,如今的毕业生非常看好简历的形式,大都要求是全彩过塑,里面的内容也讲究图文搭配。
记者算了一笔账,仅一份简历的彩色封页就需要3元,再加上里面的附件一张1元(全部打印),套上一个漂亮的文件夹,算下来一份完整的简历就将近10元钱。大学生频频出入各类人才招聘会,简历就需要准备几十份,光这方面的投资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求职者用心良苦,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他们对这些包装精美的简历大都不屑一顾。某证券公司人事部的王经理告诉记者,每次面对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简历,基本上不怎么看,公司考查的是求职者的个人能力,而并非看谁的简历做得漂亮。王经理说:“每次招聘我们会让应聘者写一份简单的个人资料,而那些漂亮的简历往往当废品处理掉,简历不就是图个简单嘛,弄那么复杂,给谁看?”
此外,部分大学生求职者在个人包装上也过分渲染,丢掉了干练、朴素的本质,给用人单位的印象大打折扣。
“水分”冲走机会
位于西宁市胜利路某私营IT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前几天的一次人才交流会上,有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他在递交的应聘申请表和简历中写着自己曾经组建过局域网,但当问起他局域网组建的相关知识时,却答不上来。由此可见,部分大学毕业生在简历中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抱着“追求一步登天”的幻想,这实际上是毕业生在求职路上给自己设置的一道门槛。
此外,记者采访了我省几所高校的数名大学生后发现,以前的大学生面试时会怯场,缺乏自信,但现在的不少大学生却高估能力,过分自信,认为工作也就那么回事,虽然没干过,可是给自己一段时间,肯定能干好。很多毕业生为了尽快就业,面试时夸夸其谈自己的各种“经验”和“能力”,并肯定用人单位聘用自己将是明智之举。实际上,用人单位并不看好这样的求职者,认为这类求职者的真正的能力只是在嘴上。青海人才市场的郭主任说,夸大自己的能力,即使当时被用人单位录用了,时间一长,自然会露出马脚。再说,如果从事一份力所不能及的工作,整日带着压力上班,也不利于大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
盲目“撞”机会
据了解,大学生就业难不是简单的“僧多粥少”,而是就业结构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的连续扩招,使高等教育迅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但一些大学生和家长们的就业意识却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同时,我省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相对错位。这些问题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目标不明确。
此外,大学生求职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即无论何种人才交流会都会参加,包括省外召开的交流会,这样疲于周旋于交流会之间的大学生,不但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还增加了就业成本。
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张主任说, 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职业方向的确定最好结合个人的特长和喜好,这对大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志峰)
来源:西海商报
-
外地生源进沪条件|外地生源留沪办法出台 大学生更看中发展机会详细阅读
昨日,备受大学生期待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上海市户籍办法”正式出台,和往年相比,新办法在条文上的最大变化体现为户籍受理截止时间提前,由往年的10月31日提前至6月10日。不过,记者对多名高校学生采访后发现,外地生源毕业生对于户口已不像往年那样看重,大部分人的态度是就业天地广阔,即使没有户口,持...
-
河南学子考证中心|校园学子考证面面观详细阅读
走进大学校园,各类证书考试培训广告充斥着宣传栏空间。四六级、雅思、注册会计师、中高级口译、商务英语、驾驶证、软件工程师……各类证书培训,花样繁多。考职业资格证书,是当前大学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众多大学生心上的头等大事。面对严峻的求职压力,大学生们心急!是否该考证?怎么考?且听各界人士怎么说。大学...
-
【口语训练营】“口语 求知欲 团队精神” 助你进入博世中国详细阅读
近日,来自武汉各大高校的求职学生将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305教室挤得水泄不通。博世中国2006校园招聘宣讲会在此举行。在谈到求职者需要具备的素质时,博世中国各地招聘负责人纷纷提到口语、求知欲和团队精神的重要。 作为一家外企,博世中国需要自己的员工有较高的外语,尤其是口语水平,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英语或德语...
-
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博士研究生工作半年月工资4万详细阅读
博士研究生工作半年工资每月4万 同事A是国内一所名牌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他的导师在业界颇有名气,而且他是那位权威导师的得意弟子。据说那时他尚在学校,就被老板慧眼识中,重金相请来我们公司做兼职。但是当时A是一根筋,觉得读书和赚钱是两码事,拒绝出来兼职,一心在实验室做课题。期间老板和他的导师一起巧言说服,...
-
大学生第一份工作一般做多久|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要做多久?详细阅读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一定都要走入社会,而走入社会最直接方式就是参加工作。选择了第一份工作之后,要做多久呢?要考虑些什么因素呢?什么时候是离开第一份工作的最好时机呢?案例李娜:女,23岁,2004届毕业大学生,工商管理专业。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她早早地就做了就业的准备,制作了精美的求职简历,从3...
-
过度包装_过度包装 盲目自信 大学生陷入求职误区详细阅读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茫然穿梭于各种类型的人才招聘会场。而这些大学生多是盲目从自身外表和简历包装上做文章,希望这样能让自己成为“羊群里的骆驼”。但是,用人单位似乎并不看重这些,甚至对于一味过度追求表面的华丽,把自己精心打造成形式上的“好马”较为反感,使得这些求职者费...
-
大学生如何求职_大学生15天求职生存领悟知识详细阅读
导语:15天,给了在北京刚刚进行完生存实践的华东理工学生更多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华东理工学生实践体验写成一本《生存日记》 15天求职生存领悟知识力量“15个人,15种不同的感受,但对于知识的重要的认识却是共同的。”刚刚从北京生存实践回来的华东理工学生这几天正忙着整理自己的生存体验,打算出一本《生存...
-
【流行的婚恋观点】不要上流行观点的当--求职中七个似是而非的误区详细阅读
求职的艰难使得关于求职指导成为一种小小的热门,而有些流行在求职场上的观点却是似是而非的,如果求职者轻易被这些观点牵着鼻子走,那么可能会在求职中碰壁。误区一 找工作的人应避免那些正在解雇员工的公司,试想一个减员的公司怎么还会雇佣新人呢?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公司可能恰好就是求职人的最佳去处。有许多这样的...
-
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_培养创业型人才详细阅读
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波及中国,成千上万大学生投身其中。可是,这波热潮涨得猛也退得快,潮涨时崛起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大部分在潮落中悄然消失。大学生创业到底该不该鼓励?我认为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而且应该把创业型人才放在与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同等重要的高度来进行培养。 创业是成才的重要...
-
四季为何产生|为何近四成MBA找不到工作?详细阅读
直接从学校出来的MBA求职困难 可锐职业顾问客服中心日前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工作五年或五年以上的360名职场白领进行调查时得出,近半数以上的白领发现MBA回报率和考证前工作经历密切相关,考取证书前3年工作经验,回报率仅为18%,四年经验回报率平均为47%,5年经验为110%,7年以上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