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_培养创业型人才
【jianli.jxxyjl.com--求职谋略】
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波及中国,成千上万大学生投身其中。可是,这波热潮涨得猛也退得快,潮涨时崛起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大部分在潮落中悄然消失。大学生创业到底该不该鼓励?我认为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而且应该把创业型人才放在与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同等重要的高度来进行培养。创业是成才的重要模式
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成材的重要模式。在上世纪末,国际教育界曾有人做过这样的预测:就世界范围而言,21世纪有50%的中专生和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更是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为了方便毕业生创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要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有人不无夸张地说,没有学生创业就没有美国硅谷。在中国,既有从简单买进卖出中创业成功的人士,也不乏在下岗之后创业成功的“4050”明星,但是更需要从大学校门中走出的、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的创业英才!因此我认为,高校毕业生创业不仅应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更应当作为一种大学文化来塑造。
这就使我们很容易地理解了发生在上海理工大学的一些事:今年暑假前,学校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了第一次创业动员;九月份刚开学,针对明年毕业的学生,学校本科教学系统第一次会议又发起了鼓励和指导大学生创业的第二次总动员;在新生开学典礼上,我用非常肯定的口吻,告诉这些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创业也是成才的一种极好方式!
创业不是无奈之举
传统的观念认为,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选择是就业、考研、出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囿限于研究型、应用型,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观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业不应该是在就业难面前的“无奈之举”。现在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后,才去考虑创业的问题,以致形成了大学生“无业才创业”的错误认识,这是对创业的误解,也不利于创业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的问题,要求把创业能力提高到与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大学生学会创业是发展市场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接轨的必然趋势。
今后上海理工大学将建立大学生创业长效机制,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大创业型学生培养力度,争取让5%-10%的毕业生走向创业之路,毕业后自己做老板或组建团队共同创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地贡献力量。
给学生创业的金钥匙
成功的创业需要资金、人才和管理,需要储备很多知识和经验。大学的责任就是在培养这类人才上摸索出一套方法,给学生开启创业之门的金钥匙。
上海理工大学将在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学生提供创业服务方面多做工作。教务处为学生们开设了相应的创业课程,邀请有创业经验的人士来校举办创业讲座。近期,创业方面的教材《大学生创业导论》刚刚与同学们见面。此外,学校还在双休日举办更加系统化、专门化的毕业培训,为那些临近毕业急需创业知识的同学服务,同时也欢迎低年级的同学参加,从而起到启蒙的作用。毕业设计也是学校着重抓的一个环节,因为经研究发现毕业设计是创业的最好的准备阶段,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会得到很多的锻炼。作为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四个受理点之一,今年7月,上海理工大学受理了首批项目,23个项目得到批准签约,3个研发成果成熟的项目得到创业基金的支持,20个项目获得了成果孵化基金的支持。除了资金资助,学校还为这些创业者提供了公司注册、办公场地、公共商务等全面服务,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也对他们开放。实施创业的三家公司已经成功注册,并且接到了订单开始正常运转。
6800平方米的学生科技创业中心日前在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里开工建设,建成后它将成为大学生创业的起步基地。创业型人才是学校今后人才培养的新计划,建一座大楼仅仅是这个计划的一个小小的启动步骤。
近日,上海理工又启动了《大学生创业长效机制研究》的软课题研究项目。该研究包括15个子课题,例如在《大学生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如何强化创业思想、创业素质、创业道德、创业理想;教师科研与大学生创业如何衔接;大学生创业心理疏导;非自然科学和非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创业问题等等。在历时1个多月后15个课题研究完毕,学校将着手形成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一系列方案,把创业教育纳入到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中。
我坚定地相信,创业型人才培养,将逐步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系统、专业、创新模式培养的创业型本科生和研究生,将成为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主力军,他们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身体力行,将载入我国高等教育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宏伟史册。
来源:光明网
-
外地生源进沪条件|外地生源留沪办法出台 大学生更看中发展机会详细阅读
昨日,备受大学生期待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上海市户籍办法”正式出台,和往年相比,新办法在条文上的最大变化体现为户籍受理截止时间提前,由往年的10月31日提前至6月10日。不过,记者对多名高校学生采访后发现,外地生源毕业生对于户口已不像往年那样看重,大部分人的态度是就业天地广阔,即使没有户口,持...
-
河南学子考证中心|校园学子考证面面观详细阅读
走进大学校园,各类证书考试培训广告充斥着宣传栏空间。四六级、雅思、注册会计师、中高级口译、商务英语、驾驶证、软件工程师……各类证书培训,花样繁多。考职业资格证书,是当前大学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众多大学生心上的头等大事。面对严峻的求职压力,大学生们心急!是否该考证?怎么考?且听各界人士怎么说。大学...
-
【口语训练营】“口语 求知欲 团队精神” 助你进入博世中国详细阅读
近日,来自武汉各大高校的求职学生将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305教室挤得水泄不通。博世中国2006校园招聘宣讲会在此举行。在谈到求职者需要具备的素质时,博世中国各地招聘负责人纷纷提到口语、求知欲和团队精神的重要。 作为一家外企,博世中国需要自己的员工有较高的外语,尤其是口语水平,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英语或德语...
-
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博士研究生工作半年月工资4万详细阅读
博士研究生工作半年工资每月4万 同事A是国内一所名牌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他的导师在业界颇有名气,而且他是那位权威导师的得意弟子。据说那时他尚在学校,就被老板慧眼识中,重金相请来我们公司做兼职。但是当时A是一根筋,觉得读书和赚钱是两码事,拒绝出来兼职,一心在实验室做课题。期间老板和他的导师一起巧言说服,...
-
大学生第一份工作一般做多久|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要做多久?详细阅读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一定都要走入社会,而走入社会最直接方式就是参加工作。选择了第一份工作之后,要做多久呢?要考虑些什么因素呢?什么时候是离开第一份工作的最好时机呢?案例李娜:女,23岁,2004届毕业大学生,工商管理专业。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她早早地就做了就业的准备,制作了精美的求职简历,从3...
-
过度包装_过度包装 盲目自信 大学生陷入求职误区详细阅读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茫然穿梭于各种类型的人才招聘会场。而这些大学生多是盲目从自身外表和简历包装上做文章,希望这样能让自己成为“羊群里的骆驼”。但是,用人单位似乎并不看重这些,甚至对于一味过度追求表面的华丽,把自己精心打造成形式上的“好马”较为反感,使得这些求职者费...
-
大学生如何求职_大学生15天求职生存领悟知识详细阅读
导语:15天,给了在北京刚刚进行完生存实践的华东理工学生更多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华东理工学生实践体验写成一本《生存日记》 15天求职生存领悟知识力量“15个人,15种不同的感受,但对于知识的重要的认识却是共同的。”刚刚从北京生存实践回来的华东理工学生这几天正忙着整理自己的生存体验,打算出一本《生存...
-
【流行的婚恋观点】不要上流行观点的当--求职中七个似是而非的误区详细阅读
求职的艰难使得关于求职指导成为一种小小的热门,而有些流行在求职场上的观点却是似是而非的,如果求职者轻易被这些观点牵着鼻子走,那么可能会在求职中碰壁。误区一 找工作的人应避免那些正在解雇员工的公司,试想一个减员的公司怎么还会雇佣新人呢?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公司可能恰好就是求职人的最佳去处。有许多这样的...
-
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_培养创业型人才详细阅读
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波及中国,成千上万大学生投身其中。可是,这波热潮涨得猛也退得快,潮涨时崛起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大部分在潮落中悄然消失。大学生创业到底该不该鼓励?我认为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而且应该把创业型人才放在与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同等重要的高度来进行培养。 创业是成才的重要...
-
四季为何产生|为何近四成MBA找不到工作?详细阅读
直接从学校出来的MBA求职困难 可锐职业顾问客服中心日前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工作五年或五年以上的360名职场白领进行调查时得出,近半数以上的白领发现MBA回报率和考证前工作经历密切相关,考取证书前3年工作经验,回报率仅为18%,四年经验回报率平均为47%,5年经验为110%,7年以上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