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择业意向及自我推荐】毕业生择业准备和就业意向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求职谋略 2025-02-02 网络整理 可可

【jianli.jxxyjl.com--求职谋略】

近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较复杂的,而大学生的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了解大学生的择业准备和就业意向,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我们就业指导中心在今年11月针对毕业生择业的若干问题,对全校各专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按学号尾数抽取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3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44份,回收率为75.83%。

一、情况分析

综合来看,我校毕业生的择业准备和就业意向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就业知识不了解,就业指导有需求。

调查显示:了解有关求职就业方面的课程、相关的讲座或看过相关的书籍的学生占46.91%;了解学校的相关就业制度和就业流程的占11.99%;学校有必要开设就业指导课占95.2%。

(二)“工资收入”、“符合家庭的要求和期望”、“行业发展前景好”是择业标准最为看重的前三项 。

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主要受其择业标准的影响。为了了解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择业标准,我们选择了A工资收入高;B行业发展前景好;C工作时间有弹性;D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E工作舒适、劳动强度低;F住房等福利待遇好;G符合个人兴趣爱好;H家庭的要求和期望;I距自己家庭的距离近;J易于转换单位或岗位等10项标准。大学生因为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择业标准也是多样的。

(三)绝大多数希望选择在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就业。

81.64%的毕业生选择了在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就业,选择在西部和农村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为6.8%。未确定的为11.57%。可见,毕业生择业地点还是趋于集中化。

(四)学校还是师范大学学生就业的首选。

根据我们的调查,对于“首选的就业单位”这一问题,44.25%选择了“学校”;19.97%选择了“国家机关”;12.25%选择了“国有企业”;11.67%选择了“三资企业”;9.38%选择了“私营企业”;“其他”的2.47%。

归结起来,把“个人发展”、“地域”和“单位性质”作为择业的主要标准,可能会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一些毕业生择业时,可能会不惜牺牲个人的专业、兴趣,甚至无视社会的需求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势必会给某些毕业生顺利择业和就业后个人作用的发挥造成障碍。另一方面一些毕业生在择业时,会对工作单位过分挑剔、要求过多,落入就业期望目标过高的误区,盲目追求初次就业的一步到位,结果反而失去就业机会,造成择业困难。

二、思考与对策

针对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应着手从学校和毕业生这两个主体出发做好工作。

学校历来在毕业生就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对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应该大力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每个毕业生就业:(1)积极宣传、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加强对毕业生政策上的指导。(2)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及时搜集、整理、储存和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供毕业生随时查阅。(3)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好高校各种类型的“毕业生就业招聘会”。(4)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的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

(5)建立针对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和职业测评等的各项服务内容。丰富就业指导的手段,突出个性化服务。

当前,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一方面给刚出校门、缺乏实践和社会经验的毕业生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机遇。毕业生应该正确面对这一现实,自觉树立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择业观,促进自身就业:

(1)树立自主择业的观念。毕业生应该把择业看作是自己的他人不可替代的责任,通过学校、人才市场、报刊、网络、亲友等多种途径,主动了解大学生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搜集各个方面的就业信息,积极主动地联系单位、推销自己。要把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切忌盲目攀比、随大流,过分追求个人发展、高薪和热门职业。

(2)树立职业流动的择业观。人才流动再就业是一种普遍现象。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在任何地方、任何职业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大学生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克服由此造成的思想压力与心理负担,树立职业流动的观念,以“平常心”对待第一次就业。

(3)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随着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给毕业生提供了不少施展才华的机会,大学生先到基层或偏远的地区锻炼几年,等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条件以后,再寻求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职业,也未尝不是一条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好途径。

来源:燕湖日报

本文来源:https://jianli.jxxyjl.com/qiuzhimoulue/43900.html

  • 如何在求职实战中胜出_如何在网络求职中胜出?

    眼下,网络招聘已经成为企业招聘和大学生求职的重要渠道。然而,很多时候大学生往往投了一大堆简历,结果却是“石沉大海”,甚至连一个面试通知都没有。追问个中缘由,是信息欺诈还是职位饱和?是求职者自身不够优秀还是求职技巧欠缺?  对于未能获取面试机会的多数网络求职者而言,笔者认为...

    发布于:2025-04-19

    详细阅读
  • 【教你七招对付拇外翻】教你七招你的简历不再寂寞

    一、工作经验是核心人事经理在查看简历时,最感兴趣的是你的工作经验。在填写简历时,一定要在描述工作经验上多花些功夫,要尽量详细描述你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二、“自我评价”要抢眼据调查,人事经理在浏览简历时首先看的就是你的自我评价,出色的自我评价能使你的简历在众多背景类似的简...

    发布于:2025-04-19

    详细阅读
  • 大学生求职报告书|大学生求职最大之“坎”

    时下正是招聘高峰,也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初闯职场的黄金时间。很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参照社会对职业的认知度来给自己定位,一味追求高薪、体面、稳定的就业。概括成一句话是:外企工资高,白领够时尚,考碗最稳定。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大学生们纷纷摩拳擦掌,迎接着一轮又一轮的求职挑战。然而来自向阳生涯的大量鲜活案...

    发布于:2025-04-19

    详细阅读
  • [景胜海简历]简历沉海 要如何跟进

    我们经常听说在投过一份简历并且(或者)申请一份工作后的一周左右最好“跟进”一下,特别是你没有收到回音的时候。但是应该要如何“跟进”才不会让人觉得烦呢?下面是招聘专家们提出的建议:  首先要确定你要找谁最合适,这个人可以动用你的人脉来确定,也可以问问...

    发布于:2025-04-18

    详细阅读
  • 【求职准备包括哪三大内容】求职前三大准备要记牢

    如果你是一个求职者,想取得面试成功,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诀窍之一写好简历。“求职简历”首先要“简”。招聘单位的领导面对上百份甚至的求职简历,不可能对所有的简历都进行仔细的阅读。但是内容简洁、易懂、清楚的简历最不易被漏掉,而那些长篇大论且不知所...

    发布于:2025-04-18

    详细阅读
  • 简历制作教程|网络简历制作小规则

    在网上应聘前期,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没有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双方唯一的联系形式就是简历,因此,特别要在简历上下足功夫。原则是要力求简单明了,有针对性,让招聘者一目了然。人才市场有关专家介绍,上网求职其实也是“有技可循”的,当你看到心仪的职位后,你应该考虑怎么样用你的简历打动招聘...

    发布于:2025-04-18

    详细阅读
  • [网上求职的感悟]网上求职小技巧汇集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网络时代,无纸化办公,网络会议,商品订购往往都是通过网络就可以快速完成,如今就连找工作也干脆通过点击鼠标发送简历就可以完成了。让我们一同揭开网上求职这个新奇玩意的面纱吧!  网上求职其实不应该只包括在求职网站登记简历,笔者觉得应该包括所有通过网上发送简历的行为。网上求职有着快速...

    发布于:2025-04-18

    详细阅读
  • [以hr的身份自我介绍ppt]以HR的立场来看你的简历

    这里所提及的简历排除网投,因为网投企业都会给出模板化的形式,至于网投所要注意的事项,我会在下面专门提及。很多人认为做简历是找工作的第一步,其实不然,我认为认真阅读企业的招聘宣传册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以前在协助立白招聘的时候,我有幸参与了筛选简历的环节。正如大家所知道的,hr们用来审阅每份简历的时间...

    发布于:2025-04-18

    详细阅读
  • 如何提高求职的成功率|不同的求职方式成功率如何

    有求职者问,我现在遇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不论是自荐还是投简历,总是杳无音讯。为什么现在的企业和用人单位总是要人等,而且就是一等一周,然后就没有回音?是不是他们就没有招聘的意思,还是有别的原因?我也去问过,他们也不愿意正面回答,真郁闷。  简历,投递过去了为什么没有回音呢?这可能有以下几种...

    发布于:2025-04-18

    详细阅读
  • 简历中不能出现的内容|不该出现在简历上的内容

    一、离婚  常常会见到这样有趣的现象,求职者在简历上无心写上的一些字句,如“婚姻状况:离婚”等(甚至写在简历开头),导致即便是个合适人选也得不到面试机会的应聘结果。个中原因是求职者在简历上留下了失败的印象。这是个求职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不论你如何看待离婚一事,把它...

    发布于:2025-04-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