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能力不足的原因]大学生“软能力”不足导致就业难
【jianli.jxxyjl.com--求职谋略】
为期一周的“全国人才市场第三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日前结束。服务周期间,在中国贵州人才市场现场招聘会上,约有1.6万余人次高校毕业生进场求职,共有3256人达成初步意向。记者注意到,很多前来应聘的大学生抱憾而归。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很多,“软能力”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位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对记者抱怨,他已找了一年的工作了,不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是找到了,但干不了多久又不得不找工作,现在合适的工作真是太难找了。
记者在贵州省人才市场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用人单位在对应聘的年青人进行评价时,都会提到专业知识不错,但“软能力”不足。
所谓硬能力,指知识、经验、技能等比较容易评估的素质,软能力是指创新、团队精神等不太容易评估但又非常重要的素质。
一些用人单位介绍,许多刚毕来的大学生是“花架子”,听起来是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可能比不上一个高中毕业的老员工。
贵州扬帆有限公司负责人才招聘的肖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每年都要招聘大学生,对于他们的选择标准主要有几个:首先要喜欢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存在巨大的潜力;要注重团队精神,因为很多工作要求员工通力合作,特别是现代企业讲求集团式的经营,注重的是团队合作精神;心理素质要好,面对失败不泄气、敢于担风险;具有优秀品质,善于与自己竞争,优秀人才更注意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不是考虑怎样击败对手,大多数优秀人才关心的是怎样按照自己的高标准去努力。她说,招聘会她已来了好几次了,但从刚毕业的大学生里挑选合适的人实在不容易。
花溪香辣椒制品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林兵则认为,优秀的人才应该不同于学校里所评定的优秀大学生,当然学习成绩好说明这个人可能非常能吃苦,也可能非常聪明,这一点也是优秀人才不可缺少的,但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在工作中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才。比如对于市场营销来看,也许一个大学课程学得非常好的大学生,并不具备作为一个优秀营销人才的基本素质。它包括表达能力、说服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一个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不能单纯从考试成绩上来体现,而是一个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的问题。
小雨今年21岁,贵州某大学大四学生。她在某公司接受形体训练已有一个月了。她告诉记者,如今的职业女性都很讲究外在形象,包括长相和气质等。她对自己的外表很有信心,但气质不够好,想通过形体训练,让自已更完美些。
小雨介绍,许多师哥师姐回校以后,对低年级的同学“传授”找工作和工作时的经验,他们说如今文凭重要,工作能力重要,言谈举止也不可小看。她说,她现在不仅参加形体训练,还参加了某培训公司办的“口才训练班”,希望通过培训,自已能够在找工作或将来的工作中落落大方、口若悬河。当然,也希望将来帮她在竞争十分激烈的职场中能够胜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种偏重内在修养的培训方式在贵阳渐成气候。据了解,过去的培训市场多为计算机、英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方式,大多以考证为目的。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当众讲话培训、人际关系、形象礼仪、心里素质等“软培训”方式开始兴起,与强调考试的主流培训相比,这种培训偏重完善内在修养,气氛轻松,受到青睐。
贵州省人才市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企业召聘、选拔员工时,越来越注重个人气质、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并把这些看作与专业能力同样重要的取舍因素,致使相关培训应运而生。
据介绍,一些人在学校时,学业以外的方面锻炼不够,因此也影响了自已找工作或者在工作中的发挥,或者得不到领导的器重,因此很多人纷纷求助于专业培训改变精神面貌,增强自信心。对他们来说,应聘时如何着装得体、如何打动人心,这些细节问题看似简单,但处理不当会使人陷入尴尬境地,也会失去心仪的岗位。
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个单位招聘的员工有得体的礼仪和优雅的举止,是企业形象外在的表现,可为企业大大增色。企业更愿意接受这样的人。“软培训”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种市场需求。培训超越了知识、技能培训范畴,更关注培训个体的深层需要,更贴近素质教育的本质。
据了解,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在工作中只是消极等待上级帮助他们确定工作步骤、程序和方式,没有发散性思维和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观念,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与人打交道不能给对方留下很好印象,这不仅影响到技术发挥,还不利于工作上的创新。这些都是和“软能力”分不开的。
一些用人单位呼吁教育机构不仅教会大学生们专业知识,“软培训”也应正式进入课堂,帮助学生能提前了解企业流程,强化自已不足的方面,对于学生毕业后直接上手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贵州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大学生培养问题,特别是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软能力”培育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软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起码应从大一就开始,现在比较大的问题是,高校很少关心大学生的“软能力”培养,特别是一个大学生在求职前,究竟应当具有什么素质和能力,并不清楚。有些学生大四找工作时再找各种培训班补会很难。
他认为,现在就业成功的机会似乎越来越小,而市场的要求日益挑剔。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需要政府、大学、企业等部门单位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大学开设相关课程提高“软能力”,学校、政府举办招聘模拟、企业提供职前实习等服务。这位教授还说,人才的成长是长期的,应从学校、生活中方方面面去留意,在生活中也能汲取营养。
他说,个人工作能力由多方面的因素组成,既有“硬能力”,也有“软能力”,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促使个人取得职业成功。“硬能力”是立身之本,不能只注重“软能力”而“本末倒置”。
来源:新华网
-
[淘宝超级推荐]上海:超级推销女神雇用大学生开零工资被诉详细阅读
你想成功吗,那就按我说的做吧。很快你就可以成为沪上的成功人士!江西应届大学毕业生小李没想到刚来上海找工作,就碰到了这样的好机会。他怀着憧憬加入了上海英豪教育训练机构,师从李雨桐。这名1996年大学毕业的女性自称是亚洲第一名成功学家、亿万富翁陈安之在大陆录取的第一名讲师,被陈安之誉为“超级推销女神”。...
-
许轶_许轶作客网易谈06年毕业生求职指南之建议详细阅读
主持人:我们知道2006年不仅是毕业生求职了,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您能不能给我们学生一些建议,除了求职以外,我们还能去做什么?马上我们找工作、上班,如果我们找不到呢?或者我们没办法应付这么大的竞争压力,那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许秩:现在的竞争压力是很大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肯定会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
-
职介所的故事_职介所给求职者“挖坑”详细阅读
近日,连续有求职者投诉安康市最大的职业介绍机构之一———安康市彩虹职业信息公司,称其在收取了求职者的中介费后,便会在原先说好的工作上附加各种各样的条件,求职者如不同意,中介费便会被扣去一大部分。甚至在被劳动监察部门下达处理决定书,责令其限期整改期间,该公司仍然如故。找个工作须“过五关斩六将”家住旬阳...
-
[文凭验证号]文凭验证让假“海归”现形详细阅读
本来出国留学,是为了学点真本事,获个真文凭,不料拿回的文凭在国内却是不被承认的,甚至经检测根本就不是“文凭”。设在省教育厅的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安徽验证点,最近就屡屡碰到这样的假“海归”。在加拿大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归国的一位安徽籍学生,不久前拿着毕业时学校颁发的“证书”,来到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安徽验证...
-
南京教师招聘面试_南京:“侧面面试”原是一场骗局详细阅读
近日,刘先生看到一则招聘客服的启事,便前往应聘。结果由始至终对方都打着“侧面面试”的幌子,不仅没有看到对方招聘人员,汇去的500元钱也打了水漂。“招聘男女客服,高薪日结,包底加住。”前两天刘先生看到这则招聘信息,以为是招聘服务人员,便拨打了对方的电话号码。对方让其坐16路到鼓楼附近的一家大酒店内等候...
-
擦亮眼睛提高警惕_擦亮眼睛警惕黑中介详细阅读
今天元宵节,大量求职者进入本市,掀起了一轮求职热潮。一些违法职介机构和“黑职介”也乘机活跃起来。今天上午,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发出了今年第一号维权警示:希望广大求职者特别是进城打工的外来从业人员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黑中介”蒙人手段多●多荐少录用工单位明明只招几名或十几名员工,违...
-
建协的证书怎么换国家职业_证书换职业=用青春赌明天详细阅读
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各种证书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无比的神圣与重要:英语国家考试、微机国家考试、各种专业资格考试等等,曾有某学生在面试中一言未发,仅将2尺余高的各类证书放在考官面前,就轻松拿下一份好工作的传说,令人们垂涎不已。今天,证书的风光似乎大不如前,如果今天哪个年轻人想通过拿个证书闯世界,想奉劝一句...
-
[成都林同学]成都:同学你肯给富婆擦鞋吗?详细阅读
近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第三食堂门前停着一辆黄色跑车,与这辆跑车毫不相衬的是,车前竟摆放着一排擦鞋的工具。从车上下来的中年女士戴上围裙,挽起袖子,对一群看热闹的大学生说道:“免费为大学生擦鞋,顺便交流下择业经验……”这一幕让很多人不解。一名学生试探地坐下后,才在与擦鞋女士的交谈中得知,她是一个身家上千...
-
【求职】求职痴汉 被骗10次方醒悟详细阅读
天中晚报报道:市民关先生到报社反映,他看到街头张贴的招工小广告后信以为真,从5月30日到11月14日,先后10次按招工者的要求往一个账户上汇款2700元,但一直没得到工作。他这才感到上当了。据关先生介绍,他是市区一家企业的下岗职工,离异,有一子正上高中,他靠开三轮车载客养家,生活相当拮据。今年5月,...
-
[无良留学中介]广州:无良中介当场退还求职费详细阅读
近日,市劳监支队对环市东路某大厦一家违规进行招聘的中介公司进行了突击检查。王子恒摄记者跟随市劳监支队来到环市东路某大厦执法,责令该人力中介当场退还求职者所收取的费用。然而令记者和执法人员遗憾的是,由于这些中介虽然干的是违法勾当,而在法律上却完全符合资质,除了例行检查之外,市劳监支队并不能对它进行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