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人才就业网|大连:高校人才就业不愿姓“农”
【jianli.jxxyjl.com--求职谋略】
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大连的农村地区也成了毕业生们求职的盲点。不少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有家不回”,甚至以离开故土为目标。包括近期召开的全国副省级城市人才工作会等数个工作会议上,均有大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三市、长海县等地区近年经济发展迅速,但人口增长速度明显趋缓,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人口不增长的现象。究其原因,大量的人才外流是一个主要原因。
人才就业不愿姓“农”
近年来,大连市政府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然而,飞速的经济发展没有赢来求职者的垂青。大连市人事局相关负责人说,与往年相似,去年,北三市仍然是毕业生们的就业冷门。甚至在去年10月份的全市公务员招考中,部分北三市的岗位由于报考人数没有达到2:1的比例,而被迫取消。
2004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的李雪锋说,虽然目前自己仍处于找工作的阶段,但是,到农村就业的确不在自己的选择之列。
“绝大多数年轻人择业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前景。但是,在经济相对落后、观念相对封闭的地区,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的建立也相对不被重视。”李雪锋说,同时,户口、社会保障等问题相对难办,所以宁愿没工作也要耗在城市里。
此外,专业限制、学无以致用也是毕业生们担心的问题。
2005年,国内某高校所作的一项社会调查发现,只有22.6%的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
事实上,除了毕业生的上述担心之外,一些农村家庭培养孩子升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脱离农民队伍”,家人也随着其工作、生活的稳定迁入城市,以“彻底改变身份”为荣。
北三市人才“出多进少”
大连市人事部门近年对北三市地区做过相关调查——当年的6000余名毕业生中,只有数百人回到家乡就业。
“城乡差距的拉大,市场引导人才流动,近年来,北三市等农村地区吸纳人才的能力正在逐渐下降。”大连市人事局人才资源开发处处长孙长久说,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看来,若不加以引导,农村的人才资源将趋于枯竭。
孙长久说,目前,很少有毕业生愿意留在家乡工作。“落叶归根”的人学历偏低,以中专为主,少量本科学历者集中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看中的是稳定的岗位和收入。
大连市人事部门统计,2005年,全市共有2500多名大学生在村和社区里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和基层的人才队伍结构。但是,相对于区域整体需求,这个数量远远不够。
没有“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
今年1月5日,《大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论证会》上,大连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计划法规处处长姜斯进说,农村师资力量落后严重制约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源水平,由于“学习能力”缺失,北三市一万多名初中生毕业后不升学。他们中大部分就读职业技能学校,或干脆弃学从农从商。
目前,大部分大连农村的小学硬件已经过关,软件——师资力量的不足渐渐上升为主要问题。农村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大,部分村级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甚至达50岁以上,“而且这些人中,为数不少的教师水平不高。”
姜斯进说,经过六年的学习,部分农村小学的毕业生并未达到应有的知识水平,反而造成了学习能力的缺失,并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导致小学毕业即辍学的情况的发生,有的小学毕业生甚至连普通的文字表达能力都显得不足。没有辍学的孩子进入初中后,一些人由于底子薄,听不懂课堂知识,学习明显吃力。
鼓励政策政府年内出台
大连市人事局副局长王元新说,今年,大连市将研究制定《大连市关于加快区域人才流动的意见》,保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调整,适当对应。这项措施不仅是大连人才政策的一个新突破,在全国范围也是鼓励人才到基层、农村就业的一个新举措。
王元新说,这项新举措将力争在8月份以前出台。
今年,大连市将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加强农村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并结合工业布局调整,继续引导大项目向区市县工业园区转移,并继续推进北三市的开发。
王元新说,人事部门将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争取与区域经济发展“合拍”,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以打破人才区域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人才流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但是在发生偏差时,需要政府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调控。”王元新表示,系列的新政策都将以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产业间合理流动为着眼点。今年,人事部门将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制定加强北三市和长海县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千人支农”计划,定期选派百名医生和教师到农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此外,城乡的公务员队伍将实现互相交流。政府将组织乡镇公务员到上级机关,市和县(市)区机关新录用公务员也要到乡镇机关互派挂职锻炼。同时,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按照全市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大连市还将全面启动“项目、区域人才支持计划”,开展“一对一”定向人才服务,引导优秀人才向北三市、重要行业和新兴产业集聚。
在“06大连人才招聘行动”中,人事部门计划在国内部分城市和境外部分国家和地区招揽人才,不但重点加强中高层次的经营型、创业型、技能型人才引进,更强化农村科技、教育、卫生和实用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充分发挥现有继续教育基地和乡土人才培训基地的施教载体作用,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提高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王元新说,今年的系列鼓励政策还包括:对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在报考公务员、职称评定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启动“百家大学生见习基地计划”,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研究制定对扎根农村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毕业生和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业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实施奖励的制度;大力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深入实施“大学生进社区”计划,鼓励大学生在基层实现人生价值。(苏琳)
来源: 半岛晨报(
相关简历
-
[大学生网络求职陷阱]大学生网络求职火详细阅读
●从去年12月起,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网络招聘会热潮。无论是招聘人数、提供岗位,还是跨地区幅度,都相当于近百场传统集市型招聘会的总和 ●网上招聘避免了人群大范围集中和近距离接触,给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也使天南海北的求职者有了平等的表现机会 ●目前通过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行电子简历激...
-
突出主体的方法|用10个方法突出你的个人才能详细阅读
网络人才网的兴起,让现代人在找工作时,不但能够快速、准确地投递履历表,而且再也不必辛苦地邮寄一封封求职信,并苦苦等候对方通知了。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企业已经有45%以上的求职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网络求职求才十分方便、省钱且高效率,因此越来越多企业不但花钱在求职网站上刊登人事广告,同时也在自...
-
【简历有没有封面】你的简历有没有这些毛病详细阅读
1、96%缺乏针对性 一份标准模版下做出来的简历适用于多种行业、多个职位的求职。精明的hr稍稍瞄上一眼就能明白,此人拥有“一份简历求遍天下职”的“雄心壮志”。没针对性,你自然入不得hr的法眼了。 2、89%职业路径混乱 工作一年换两三家公司,五年内进过六七个不同行业,职业经历没有连贯性,频...
-
[回暖的经济]就业回暖网上求职大幕已开详细阅读
社会招聘:暖意渐浓 外贸业:招聘萎缩局面开始扭转 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介绍,8月份我国出口总额1037亿美元,这是自7月份以来,我国出口规模连续两个月超过1000亿美元,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外贸行业的回暖无疑也带动了外贸人才市场的发展,来自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显示,金融危机以来...
-
网投简历到哪投|这样网投简历 才能百发百中详细阅读
一些求职者由现场改到网上求职,网上求职第一关就是的投递简历。好的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但是hr面对海量的求职简历,在一份简历上停留的时间通常不超过半分钟。网投简历怎么写才能吸引hr经理的眼球,不至于如石沉大海,没有音信?某专家认为,好的简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突出你的“卖点” 简历中有几...
-
【咋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咋样才能在网上找到工作详细阅读
互联网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工具,利用互联网你可以找到猎头公司、招聘信息、单位资料等等,然而它也很容易让你迷失方向,成为信息过载的受害者。你也许花了大量时间在网上冲浪,可到头来连个头绪都理不出来。所以上网之前----三思! 在寻找东西之前先要知道找的是什么,找工作也一样,必须先知道自己想要的工作是什...
-
【看着挺好的】看着挺好陷阱猫腻一样不少详细阅读
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猎头、职介机构、人才派遣公司等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信息沟通的主要载体,是求职者找工作和用人单位招聘的五大主要途径。本次维权专版专为读者剖析目前五大途径中存在的一些损害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利益的现状。 职场维权的话题在今年“3 15”前后显得格外热闹。...
-
[有效的求职渠道]求职三渠道那个最好详细阅读
近日,采访了人力资源总监段冬先生,段先生作为企业招聘方,对当前大学生最经常采用的三种招聘方式进行了解析。 网络简历 投放是一个单向的发布 人才结构的分类决定了企业招聘渠道的选择。比如说传统行业、制造业和零售业等领域可能借助一些传统媒体,作为招聘渠道。另外就是作为职位的类别来看招聘渠道,比如...
-
现在不求健康_10种不健康的求职心态详细阅读
羞怯心理。在求职现场丢了自荐书就跑,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这样的人自然难受用人单位赏识。 仕途心理。“学而优则仕”,觉得当官才是正途,削尖脑袋往“衙门”钻,其结果大多是碰得头破血流。 攀比心理。一些学生讲“级别”,觉得在校期间成绩好,荣誉多,“官职”大,理所当然工作也应好。孰不知用人...
-
用流利的英语为求职保驾护航_用流利的英语为求职保驾护航详细阅读
当年考大学填志愿时,很多人都看不起语言专业,认为语言专业等于没专业。“英语?不过是一门工具而已。”可这不怎么高级的技能在求职中还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觑。juliet的经验告诉她,英语好还是很占优势的。 百搭的专业 “今年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我们系一共140多人,大部分还是找到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