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口罩公司]3M公司:让员工的灵感成为现实
【jianli.jxxyjl.com--名企聚焦】
如果向3M中国有限公司的员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3M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那么大多数的答案会是:"我可以在这里把灵感变成现实。"已有百年历史,总部设在美国的3M公司,历来注重为员工提供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和资源。这一点,不仅使它的产品种类近六万种,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多元化企业之一;更重要的是吸引和培养了大批才华横溢的员工。作为上海市的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3M进入中国的二十年间,延续了它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贯做法。"公司营造鼓励尝试的氛围,让员工能够不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成长。"3M中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高级部门经理齐敏认为,人尽其才是企业创造归属感的最好办法。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例证是,3M中国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平均为公司效力的时间将近十年。
营造鼓励尝试的氛围
提起3M公司,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它对创新的提倡和尊重。在你看来,这种创新文化多年的延续,需要3M的员工具备哪些特别的素质?
3M在美国一直以来就是以创新闻名的企业,在中国我们也同样保持了注重创新的传统,所以你会看到3M的员工是有一些共性的。第一点就是主动性。我们希望员工能够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总是坐在那里等着主管给他分配任务。在3M里面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工作是需要自己在内部去寻找项目,为公司创造营运收益或者改进产品研发。并没有人告诉他要做什么或怎么做,他要主动去和不同的部门探讨研究,分析业务上的漏洞,或者新产品的机会,然后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所以非常需要主动性,对很多新员工来说这可能是很大的挑战。
第二点是团队精神,就是要善于寻求别人的合作或善于让别人接受你的建议。现在企业里面,从市场销售到产品制造以及其他业务支持部门,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肯定要共同协作才行。如果一名员工工作热情很高,但是凡事都要自己说了算,很难和其他人合作,那也是不符合要求的。
第三点素质和团队精神相关,就是沟通能力。比如说,有些产品要做本地化改进,需要把中国客户的一些要求顺畅地转达给国外的研发机构,这其中就不仅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还要有这个能力把自己的想法用很积极的方式沟通出来,使合作更加顺利。
据说3M在美国有一项特别的政策,允许员工每天有15%的工作时间可以做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以此来鼓励员工创新。那么在中国,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做法?
其实这个时间的百分比有时很难量化,而且3M的一些业务人员,工作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关键是我们同样提倡创新的精神和做法,营造这样的氛围,鼓励员工在自己的本职工作或主管分配的工作之外,自己去做一些有兴趣的事情,或尝试一些特别的工作方法。
鼓励员工不断创新,这最早是从技术部门开始的。比如说负责胶带产品的员工,如果他对电子产品有兴趣,他完全可以去做这方面的尝试,也可以利用公司相关的资源和信息。现在这种做法已经扩展到了整个公司的各个部门,因为创新其实并不局限在产品上,很多时候一个新的工作流程、新的管理措施都是创新。比如在HR部门里的员工,每个人虽然各有分工,但是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框去限制他。相反,在判断一名员工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时候,我们会看他是不是能够去打破这个框架,有创造力地做一些职责之外的、对公司有利的事情。
另外3M还有一个很著名的做法,就是鼓励"Honest Mistake"。也就是对于员工创新中的失败非常宽容,允许他们犯错误。主管会和员工一起坐下来,检讨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改进,下一次如何制定更完整的计划。3M从来没有过员工因为希望多做点事情,结果没有做好而被惩罚的例子。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也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
思维活跃,善于创新的人才通常都不愿意受拘束,这在管理上是否带来特别的难度?而且主动性很强的员工往往对团队合作会不太适应,你们怎么平衡这两种不同的要求呢?
的确,在团队里面总是很合群的员工,往往比较温和,不是很有进取心;而主动性强的人,有些又会比较倾向于个人英雄主义,对合作的各种环节不太适应。所以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在3M,是靠程序来运作,靠流程来经营管理的,个人最终还是要服从于流程。企业是个很庞大的机构,现在我们有十七家办事处、超过2,600名员工,不仅需要英雄,更需要一个系统,才能顺利运转。我们的目标是,每个人都能在一套合理的流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谈到管理的难度,关键是要找到适应员工特点的管理方法。3M的中国员工大部分都很年轻,素质很高,有能力、有活力也非常有主见。对于这些年轻人,命令式的管理是根本行不通的。作为主管,你不能简单地要求他去做什么,而是要和他一起分析清楚这样做的理由。让员工自己参与进来,让他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他自然就会去做,而且是主动去做。所以我们花了很多力气在沟通上,让员工更多地了解公司,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这样他才会更有认同感和参与感。
高层与员工定期沟通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你们有哪些渠道和员工进行沟通?
其实在3M里面,不仅是HR部门在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而是从高层到中层再到基层经理,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这变成了管理层的一种共识。如果一家公司只有HR部门在唱独角戏,那是肯定做不好的。
就拿员工沟通来说,不仅HR部门要参与,每个季度我们都有一次公司全体高层的员工沟通会议,有些主管会议之后也都设有一段问答时间。包括执行总裁在内的所有管理层,就像答记者问那样坐成一排,员工可以提问他们关心的任何问题,包括公司经营、发展计划、员工福利甚至加薪比例都可以问。
我们还会定期到各地办事处去举行这样的会议,看看当地员工关心的不同问题。对所有这些问题,必定会有一个跟踪反馈,告诉他们进展的情况。如果暂时不能解决,或者需要进一步讨论的话,也都会让员工知道原因。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谈沟通,但却只是流于形式,那么你觉得这种定期沟通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很久以前曾有过这样的例子,有一位很好的员工要离职。离职面试的时候,我问他为什么要走,他说他觉得没机会,上面的职位一个个都满了,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所以他想去别的公司发展会得到更好的职位。其实这就是因为缺乏沟通才引起的。员工以为没有升职机会,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他看到的只是眼前,但我们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到的是五年十年之后,公司在不断扩张壮大,不断需要很多管理人员,只是员工没能了解到这些计划。
所以为了避免产生误解,及时有效的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让员工清楚地了解公司发展的大方向,以及每个部门的方向,并且让他们明白这些发展一定会带来员工个人的发展。有些公司可能觉得,大的发展战略是管理层才需要知道的事情,普通员工没必要了解。但是3M认为,员工有权获得这些资讯,这种沟通对双方都是有益处的。
因人而宜制定发展计划
公司的发展可以为员工带来职业发展,那么3M如何为每位员工制定相应的个人发展计划?
3M一直强调要"人尽其才"。虽然我们提供的薪资很有竞争力,但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并不是为了钱而工作,他们总是希望自我的价值能够被赏识和肯定,个人在公司里有好的职业前景。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员工的培养和发展。在培训方面,除了员工可以自由报名参加公司每年公布的各种培训课程,我们也经常送员工去总部或其他国家的3M公司做在职培训。基本上每个礼拜在总部都可以看到3M中国的人。
每年年末,各位主管和他的下属都要一起讨论,进行年度的绩效评估。这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本年度绩效的回顾,另一个就是个人发展计划,涉及短期和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员工有任何的想法都可以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即使是想要转换部门也可以谈,他不必担心是不是会让主管觉得自己不务正业,公司会根据他的兴趣和规划,安排相应的培训,再等待一个成熟的时机来配合发展。事实上,我们每年都会有计划地主动引导一些部门间的人员流动。现在的高层管理人员中,大部分都做过三个以上的部门。
坦白讲,每个人的能力和观念都有不同的地方,所以不是每位员工将来都一定能成为管理层,也不是每位员工都有这种追求一定要成为管理层。比如一些研发人员,在技术方面很有天份,他也非常喜欢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作为管理者,关键是了解不同员工的兴趣所在,挖掘出每个人的优点和潜力,帮助员工按照这个方向去实现他们的想法。
在外资公司常会谈到"玻璃天花板"的概念,本地员工发展到某一个层级就会被限制。3M怎么看这个问题?
可以说,3M在管理层本地化方面做得非常好,现在除了2位外籍人士,其他中高层管理者全部都是本地员工,而且大多数是从内部提升上来的员工。企业一定要言行一致,如果告诉员工的是,你在3M很有前途,很有未来,但是一旦有空缺都是从外面找人,他会怎么想呢?而且培养一个优秀的员工要花费企业非常多的精力和投资,总是希望"人尽其才",没有浪费。所以我们实行严格的"内部晋升机制"原则。
这个大原则的前提是,企业要拥有足够的后备梯队,具备领导力培养的能力。在这一点上,不仅是HR部门要考虑,而且写进了每一位管理人员的职责当中。最近几年,不断在推行"领导人论坛",让现在的领导人去教未来的领导人。每位中高层经理都要去上课,把他们的经验和想法和大家分享。目的就是能更快地培养管理者。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同步做外部的招聘。现在公司发展很快,自己培养人才的速度总是不能完全满足。而人的成长需要时间。很多急速扩张的企业都正在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超速提拔":员工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就被提升,结果不能胜任而被淘汰。这对企业和员工个人来说,都造成损失。所以3M现在是内外人才的选拔同步在进行。但与外部招聘相比,在同等条件下,是以内部提升为优先的。
3M在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美国总部的做法相比,是否有些不同?
在外资企业工作,常常会发现总部的情况不能完全照搬,而是要看中国的现实需求在哪里。在美国,因为3M集团太大了,所以人力资源部门比较侧重在内部的技术性工作,对各个业务的参与不多。而在中国,人力资源部门参与业务、了解员工的机会更多。并且3M中国公司还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需要人才,因此我们在人员的内部流动和调配上做得更强、更主动,也能够给员工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以及更多的培训机会。
3M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
3M公司营造鼓励尝试的氛围,让员工能够不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成长。认为人尽其才是企业创造归属感的最好办法。
●要求员工具备主动性、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员工在本职工作或者主管分配的工作之外,去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或者尝试一些特别的工作方法。
●鼓励"Honest Mistake",对于员工在创新中遭遇的失败非常宽容,允许他们犯错误。
●对员工采取参与式而不是命令式的管理方法。
●强调人尽其才,了解不同员工的兴趣所在,据此制定发展计划,挖掘出每个人的优点和潜力,帮助员工去实现他们的想法。
●实行严格的"内部晋升机制",推行"领导人论坛",让现在的领导人去教未来的领导人。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网
-
招商银行:让IT懂业务_招商银行:让IT懂业务详细阅读
作为后进入者,招商银行选择了创新作为安身立命的突破口,而打破突破口的工具就是信息技术。招商银行的信用卡用户们可能还不知道,他们下一次收到的账单信封将与以往都不相同,这个即将在全国推出的新玩意儿—— 一个有锯齿状撕拉口的账单信封是招商银行的又一项创新。为的就是让客户可以轻松地拆开信封。推陈出新对于招商...
-
【A公司和B公司成立新公司】明基公司:新公司学习法详细阅读
看点:由于深知“成功无法复制”的真理,脱胎于宏 系的明基公司并没有完全秉承母公司的“成功配方”,而是通过“学习”和“忘记”在管理方式和业务模式上都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密码”。像极了台湾上世纪80年代的言情剧:白手起家多年奋斗后,拥有了一份不错的家业,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兄弟争宠以及大家族无可避免的诸多矛盾...
-
95556华安保险|华安保险:跑得快才能生存详细阅读
最近,华安保险在短短的1个多月时间连开了12家省级分公司!山东、重庆、辽宁、天津、湖北等12个省级分公司纷纷揭牌开业。仿佛一夜之间,在深圳“土生土长”的华安保险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快速扩张的一匹“黑马”,在全国各保险公司中脱颖而出。华安在全国“跑马圈地”的原动力来自哪里?变革让华安企业之树常青华...
-
博爱集团企业文化_企业文化,博爱的第二生产力详细阅读
——解读深圳博爱医院企业文化的优势 一个企业的文化,就如同一个人的灵魂。没有健康的灵魂,就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没有健康的文化,就不会成为一个完善的企业。——摘自《博爱语丝》企业文化历来是成功企业家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它是一种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可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模范。企业决策者通过身...
-
【英特尔ceo办公室恋情】英特尔的CEO继承人计划详细阅读
25位亚洲之星《商业周刊》,2005年7月11日以“社会影响力”为主要衡量指标,Business Week评出2005年走在亚洲巨变最前沿的先锋人物。所有亚洲之星的共同特点是有胆识、充满干劲,真正致力于改进社会和生活的质量。今年的结果反映了中国和印度日益增强的重要性及亚洲文化在全球的蔓延。这25位精...
-
[青啤大师酒]青啤的酒文化和人详细阅读
华夏大地第一座以欧洲技术制造啤酒的青岛啤酒厂,打出了“人才就是效益”大旗,每年都到高校招聘100多名本科文凭毕业生,除了给落户口外,还在购房贷款方面给予优惠。“青啤”兼并嘉士伯之后,企业的整体实力大大提升,同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市场营销、经济管理、会计、法律、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备受垂青。青岛啤...
-
【格力电器走出去】格力电器走出去的另类思维详细阅读
如今已很难找到一家不打价格战、不靠银行贷款、有了利润不搞多元化、销售不靠赢者通吃的渠道大鳄的家电企业了,在主流的管理理念和渠道为王营销模式统治下的中国企业和市场里,这种企业被认为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偏偏就有这么一家叫格力电器的企业不信邪。同样,在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上,格力电器也很“另类”。在有些企业以...
-
[西门子成都研发中心]西门子南京研发中心扩容 年底前将招聘200人才详细阅读
西门子软件与系统工程(南京)有限公司昨日发布消息,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招募200名软件与硬件研发人才。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虽然目前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拥有众多海内外客户的它已经成功完成了其首批项目。在业务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员工大批招募计划势在必行。据悉,西门子软件研发中心总部设在南京,现有员...
-
【西门子伺服刚性】西门子:刚性管理显平淡详细阅读
谈到西门子,多数人都会对这个百年老店带有一种崇敬之情。然而,在西门子面向运营商的电信设备销售经理张程眼里,西门子对销售人员的管理可以用“平淡”二个字来形容。“跨国外企的管理已经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流程管理,职责界定非常清晰,管控严密,尤其是对设备的销售人员。”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张程如是评述西门子对销...
-
青岛海景公司_海景公司的人事难题详细阅读
杨成平是海景公司的董事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为公司的未来而犯愁,尤其是忙于协调公司内部各分公司之间的关系,令他深感力不从心。近来,公司发生了一系列事件,首先是项目出现问题,继而引发了一连串的人事问题。作为一位公司决策人,杨成平深知人在企业中的关键作用,如果放任下去,有可能会导致连锁反应而不可收拾。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