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华集团韩宪保]韩宪保:温文尔雅的起重巨人

精英人物 2022-07-03 网络整理 可可

【jianli.jxxyjl.com--精英人物】

韩宪保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他朴实、温和的外表之下,有着打造中国起重机行业巨人的雄心壮志,因此,他也赢得了起重巨人的美誉。

  韩宪保说:“ 你不发展,就有人超过你”。正是这种强烈的危机意识使他一路走来,从不停歇,把许多同行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当他坐在你面前时,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把他和一个行业巨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曾经整天舞铁弄钢的人,在人们的想像中,至少要有点粗犷的味道。

  他的温文尔雅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似乎和他从事的行业有点格格不入。

  只有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曾从一分钱的生意做起,逐渐由小做大,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做成了资产5.6亿元的集团,昂首挺进中国机械工业500强、中国起重运输设备20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确可以称之为“巨人”。

  他就是韩宪保,卫华集团公司董事长。

  起重巨人的梦想

  2005年对韩宪保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作为“中国起重之乡”的佼佼者,韩宪保统领下的卫华集团,已经成为制造业的新标杆。

  韩宪保的成就,引起了社会各届人士的广泛关注,在2005年6月评出的“2004~2005年度河南财智榜”上,韩宪保获得了“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企业家”之一的称号。

  为什么是韩宪保?为什么是卫华集团?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04年,卫华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卫华牌单、双梁起重机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电动葫芦全国销量第二,综合指标全国排名第三。目前,卫华集团下设河南卫华起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卫华起重机有限公司、郑州卫华钢结构有限公司等9个控股子公司。

  2005年,卫华集团成立了设计研究院,随后,又与西安交大、郑州大学、北京起重机械研究所等高等院、所联姻,实现了与同行业先进技术的接轨。

  而韩宪保在业内的成就,早在2003年就已引起了同行的瞩目。一位同行曾经感慨道:“我们常喊狼来了,现在回头一看,卫华集团就是我们身边的狼。”

  但是韩宪保从未满足,他有一个宏大的梦想:力争在3~5年内将集团建成以起重机设备制造为龙头,集产、学、研为一体,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他为企业定下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是: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过亿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5.4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起重机械制造企业集团,打造起重机械行业民营企业第一品牌。

  从3亩到1200亩的奇迹

  1973年,韩宪保初中毕业。在当时,改变命运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发奋读书,跳出“农门”。可命运偏偏与他开了个玩笑,好不容易上到中学,却赶上“十年文化大革命”,求学无门的他,只好忍痛辍学回家务农。

  17岁的他,觉得自己“应该替家里承担一些责任、挑起一些担子”。刚开始,他帮邻居做爆米花、团米花团儿,“那时米花团儿一分钱一个,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利润",一个月能赚100多元”。

  但韩宪保总觉得应该干一件“男子汉干的生意”,第二年春天就跟别人一起到新乡拉生、熟铁边角料,再拉到本村卖给做螺丝的。

  和钢铁搭上边,就有机会了解这个行业相关的更多信息。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人说修“千斤顶”很赚钱,从没见过这种玩意儿的他,毅然决定转行。

  韩宪保从维修简单的千斤顶逐渐过渡到维修小型起重机、大型起重机,他在不知不觉中跨入了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

  “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你就要想方设法接近它、学习它——其实跨进一个新行业,很简单。”

  韩宪保的命运悄然发生了改变,他决定自己生产配件。

  1988年,他向村里要了3亩地,建起了卫华起重机厂,自己生产零件,给“维修大军”配件,韩宪保迈开了进军起重机行业的第一步。

  东拼西凑的20万元注册资金,3亩地,几名员工是从田地里走出来的农民,简陋的厂房,老掉牙的车床,人才匮乏,技术落后,这是当年新乡市卫华起重机厂的真实写照。

  韩宪保带着几个特别能吃苦的小伙子办起了第一台烘炉,从学打铁开始,从事简单的配件的生产与销售。

  1995年秋天,韩宪保开始接近自己的梦想——建造整机生产线,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

  1997年年底,他审时度势,毅然决定进行系列化生产。

  以前,韩宪保引以自豪的是从不负债经营。1998年,他转变观念,贷款发展,增加投资300万元,认证了5个系列30多个品种。产品结构一下子扩大了,规模上来了,效益逐年翻番,很快确立了卫华集团在长垣起重机行业的龙头地位。

  “ 你不发展,就有人超过你”。这种危机意识使韩宪保把目标定得更高:把卫华集团打造成中国起重行业的一流企业。

  在韩宪保看来,形势依然严峻:国有企业改制后,是我们的强劲竞争对手;外资企业开始进入,3~5年内就会进入生产领域;三五年后,民营企业会有新的生力军。“面对三路大军,卫华集团必须在三五年内迅速壮大,抢占市场制高点” 。

  2001年,在郑州买地200多亩,卫华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拥有长垣工业园区的500多亩新厂区建成;2004年10月1日组建了卫华集团有限公司,集团下设9个控股子公司,建立现代化、规范化、集团化管理体系,已经是“顺势而为”了;2005年2月,集团又在河南省起重工业园区购地420亩,上欧式起重机和电动葫芦项目。

  从3亩地的小企业到1200亩的集团公司,韩宪保也从一个穷家小子成长为令业内人士瞩目的起重巨人。

  两个成功秘诀

  在长垣这个起重之乡,韩宪保并不是最早进入起重机行业的,也不是最早做大的。

  “2000年的时候,我们才在这个行业站住脚。”

  在制定2001~2005年的5年计划时,韩宪保提出了要做到行业一流,但在韩宪保看来,这个目标在2003年就已经完成了,“那个时候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 。经过5年的滚动发展,卫华集团成为了国内起重行业的佼佼者。

  一个后来者是如何不断地超越,完成了自身的积累,并最终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的呢?

  韩宪保有成功秘诀有两个,一是诚信,爱交朋友,宁吃自己吃亏也要让朋友和客户满意;二是重视人才,“聚众力以成大业”是他常常提起的一句话。

  “打过一次交道,便是永远的朋友。”这是韩宪保的人生格言,如今已成为在卫华集团随处可见的企业标语。在韩宪保看来,诚信是一种道德、一种责任、一种契约。

  在长垣县素有起重机之乡的说法,要想在这里独领风骚,并不容易。

  韩宪保屡出奇招,率先在长垣县起重机行业推出三个第一:第一家为客户免费提供住宿;第一家提出免收装车费;第一家提出保证客户资金随用随取。韩宪保与客户打交道时先交朋友,后做买卖,先交心,后赚钱。宁可自己吃亏,也绝不让客户吃半点亏,这是他独到的营销策略。把推进顾客成功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之中,达到双赢的目的。

  2004年6月,为北京韩建集团生产了一台起重机,为了解产品的使用效果,7月8日韩宪保安排总经理俞有飞赴北京韩建集团进行工作访问,征求该公司对产品的意见和要求。韩建集团常务副总田国杰高兴地说:“卫华集团公司的领导对用户、对产品、对售后服务太重视了,真正体现了"视客户为上帝"这句话,卫华集团对信用的重视,使我们非常感动。”

  韩建集团的二期工程设计方案定下来后,在起重设备采购上,不再招标,直接给了卫华集团。

  卫华集团之所以能够在国内起重机行业成为一匹黑马,并且一骑绝尘,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视人才。

  “聚众人之力以成大业”是韩宪保成功的秘诀之一。据卫华集团办公室主任兰秦川透露说,凡是一些重要的招聘,即使是在北京、甘肃和东北,韩宪保都会亲自赶到现场。

  为了能把人才招进来、留得住、用得好,韩宪保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宽松的生活环境和优厚的工资待遇。

  职业经理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年薪可达5万~50万元。90%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注入了新的管理理念。

  对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重奖,是卫华集团实施人才战略的举措之一。2003年,卫华集团拿出213万元对做出贡献的20名科技人员和39名技术工人奖励了股权和期股权,个人接受赠予股权金额最高的甚至达到了40万元。公司还出资为一部分科技人员购买了别墅。

  “我们将走国际化人才建设之路,不但要吸引国内一流人才的加盟,而且要聘请国际性人才到我们卫华集团工作。”韩宪保相信,通过人才引进,将大大增强卫华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将逐步成立卫华集团培训学院,培养3000名技术一流的蓝领工人和200名优秀的管理干部。

  韩宪保档案

  姓 名:韩宪保

  出生年月:1958年10月

  籍 贯:河南新乡长垣县

  职 位:卫华集团董事长

  韩宪保语录

  1.打过一次交道,便是永远的朋友。

  2.一个业务经理,本事再大,如果不讲诚信,可能做一些业务,取得一些利益,但肯定不会长久。

  3.品牌需要创新,保名牌是保不住的,只有赋予品牌新的内涵,着眼于不断创新,产品才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4.人品决定产品。好品牌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是企业立足市场,占领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锐利武器。

  5.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最大财富!企业品牌如同银行储蓄的户头,你只有不断用产品累计价值,才可以尽享其利!

  6.能为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就是人才,就是有用的人才。要让拥有知识的人才在卫华集团享受到尊荣,得到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享受。

来源:慧聪网

本文来源:https://jianli.jxxyjl.com/jingyingrenwu/17775.html

  • 华尔街之声_裔锦声:华尔街的金融女猎头

    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至少有2/3的人都能叫出她的名字。她在为美国跨国洋行与中国跨国企业提供全球人力资源与企业的管理咨询。   裔锦声从事的是华尔街金融界的人才管理,因而她的名字便在华尔街不胫而走。就连她自己也这么说:“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中,至少有2/3的人都能叫出我的名字。”如今,打拼了十余载的...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天龙八部寂寞高手|寂寞高手郎咸平:与人斗争其乐无穷

    今年8月9日,郎咸平在复旦大学发表了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指责格林柯尔掌门人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采取“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借鸡生蛋,席卷国家财富。此言一出,立即在内地掀起了轩然大波,经济学界的激烈论战至今...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眉山维亚康母_维亚康母掌门人雷石东:在中国的十年一日

    9月24日晚8点55分,满脸笑容的维亚康姆公司掌门人萨默 雷石东乘坐专机抵达长沙黄花机场。根据计划,他将在湖南度过完整的一天。   作为维亚康母公司的掌门人,81岁的雷石东一直对中国市场抱有野心。他在和《综艺》的总编皮特的对谈中曾说:“世界上的观众群体大概4%在美国,96%在世界各地,而中国是其中最...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互联网可怕吗】纳纳:互联网最可怕的女巫师

    纳塔茨卡·纳兹万诺娃是天才的软件程序员、激进艺术家和在线闹事者。她被视为互联网上最可怕的女人,代码给予她权力——因为她的软件,她威胁竞争对手,耍弄客户,甚至奚落天下的程序员,但她的真面目究竟如何?没有人知道。   纳纳所有出现在互联网上的照片都是经过处理之后模糊不清的形象。   纳塔茨卡·纳兹万诺娃...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衍生玛约莉|玛约丽·斯卡蒂诺:“她”的影响力

    “我不相信男女有何不同。”培生集团CEO玛约丽 斯卡蒂诺(Marjorie Scardino)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她乐观风趣,没有商界女性常见的强硬,因而更具魅力。玛约丽 斯卡蒂诺并不乐意别人把注意力特别放在她的性别上,但她恐怕永远无法做到这一点。在9月1日她在北大的演讲前,林毅夫教授介绍她“2...

    发布于:2022-08-12

    详细阅读
  • 何春盛 研华科技_何春盛:一切从简

    我最缺乏的可能是对权力与财富的追求之心。   当2000年10月,何春盛正式加盟研华的时候,正值公司内刊出刊,应同事之邀,何在刊物上写了一句话:认识研华很早,能够加入真好!这类似打油诗的感叹让周围同事忍俊不禁,却又少有人了解何与研华的这段渊源。   那是17年前的事情了。   17年后叙旧缘...

    发布于:2022-08-11

    详细阅读
  • 【耐克掌门人儿子】耐克掌门人菲利普·奈特:从直觉走向理智

    从1999年开始,奈特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运营公司上。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一个新的管理团队,除了依靠公司的一些老经理外,还从外界招聘了一些关键的管理人员   刘柳   不久前闭幕的雅典奥运会,对世界头号体育用品公司耐克来说也是一个展示其实力的盛会,耐克生产的适于高速奔跑的系列运动鞋,赞助了来自世界...

    发布于:2022-08-11

    详细阅读
  • 【类似共和国同龄人】共和国同龄人:“卤水鸡王”的新追求

    今年55岁的高德良是广州市一名专门从事熟食卤味的个体商户,他的主营店铺坐落在富有岭南特色的骑楼街文明路上,这里卖的就是被称为“广州四大名鸡”之一的“太爷鸡”。最近,高德良决定把店面的生意交给从海外留学归来并拥有双硕士学位的儿子来打理,自己则抽出主要精力,着手收集资料,准备将自己20多年来作为个体经营...

    发布于:2022-08-11

    详细阅读
  • 互联网可怕吗|纳纳:互联网最可怕的女巫师

    纳塔茨卡·纳兹万诺娃是天才的软件程序员、激进艺术家和在线闹事者。她被视为互联网上最可怕的女人,代码给予她权力——因为她的软件,她威胁竞争对手,耍弄客户,甚至奚落天下的程序员,但她的真面目究竟如何?没有人知道。   纳纳所有出现在互联网上的照片都是经过处理之后模糊不清的形象。   纳塔茨卡·纳兹万诺娃...

    发布于:2022-08-11

    详细阅读
  • 王小耘律师|王小耘:人生如驾车

    上海,凌晨两点,外滩的灯火早已经熄灭,黄浦江显得格外宁静,一辆白色的别克车飞速驶出延安东路隧道,开上宽阔的世纪大道,虽然车速很快,但车主对自己驾驭汽车的能力非常自信,他的手牢牢地把握住方向盘,目光坚定。 汽车已经发动 王小耘是一个理性的冒险家,他说:“在我看来,人生有时犹如驾车,关键问题是你要有正确...

    发布于:2022-08-1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