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如何挑选心腹]如何挑选未来的领导者

HR管理 2022-03-04 网络整理 可可

【jianli.jxxyjl.com--HR管理】

    由于经营环境剧烈的变动,加上现代新人类工作道德价值观的不同,主管在现代的企业经营中已经渐渐由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成领导者。领导者对于企业而言,可以是资产,也可能成为负债。在现实残忍的商业竞争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多活生生的例子,证明优秀的领导者如何救亡图存;同时也看到很多的企业,因为差劲的领导者而痛失江山。 

  对于企业或经营者而言,如何挑选出一位真正对事业经营有长远贡献的领导者,是一件不太容易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如何挑选一位称职的领导者,有人也许认为中外文化有所差异,古今时空有所不同,应该在挑选的条件上有所不同。实际上有一个很有趣的对照,证明了古今中外对于一位称职的领导者,在条件说上却有不谋而合的趣味。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老子的思想中如何判断一位领导者。老子十七章中说道: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当然老子的思想一般都被应用在政治管理上,事实上如果以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来思考也是相当贴切的。老子的管理哲学基本上是“无为而治”的,因此他说:最高的领导者,部属与他无私交,甚至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领导者才是与部属有所交往,而且能得到部属的称誉。再差一点的,则是让部属畏惧不敢亲近;而最差劲的领导者,则是处处被部属看不起。而且,领导者最重诚信,没有诚信则得不到部属的信任与效忠。而最高领导者在日常管理工作的态度上应该悠闲自然,对部属多所鼓励、少责难,如此自然事事顺遂、功成业就,人人都说他是真正的自然伟大。 

  我们总认为最好的领导者应该能与部属打成一片且受到他们的赞赏;而老子的看法则认为这只是第二等领导者。真正第一等的领导者,则还是应该“无为”。无为不应该解释为消极的什幺都不做,而是领导者应该积极的用智能建立一个让有能力的人发挥的环境。而且使得诚信成为生活及工作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标准,如此人人各自发挥所长,则一切自然功成业就。老子认为最高的领导者是隐形的、看不到的,但却能深深的为所有人感受到的。这种领导的魅力看起来是不可多得的。 

  美国在近代管理学的领域中一直居于领导地位,他们又是以什么标准来挑选领导者的呢?在美军领导手册中,对于用什幺领导者有标准化的等级区分。 

  第一等领导者:聪明但慵懒。也就是说第一等的领导者应该是有高智能的,因为他必须有相当的敏锐度及判断力,对环境作出预先或适时的反应。但是第一等的领导者不必要事必躬亲,而是让部属有充分发挥的机会。 

  第二等的领导者:聪明又勤快。一般企业经营者都会认为主管最好又是优秀的规划者,又是最佳的执行者;但是在此,这只是第二等的领导者。因为领导者除了规划以外又参与执行,常会让部属不知所措,造成组织内方向不明。部属在得不到发挥的空间后,也只有挂冠求去,如此更造成了领导者必须事必躬亲的恶性循环。 

  第三等的领导者:愚笨又懒散。既然智能不高,是不是少出点主意,只要照着做反而会更好呢?因为没有高智能,所以凡事跟随也较不易出错。 

  第四等的领导者:愚笨又勤快。在组织中,我们也常可以看到一些所谓的“馊主意”,那就是一些没有智能的管理者又不安于天份所制造出来的。这和一般我们认为“勤能补拙”的说法大异其趣,似乎智能不高的人还是认份点比较好。 

  对于“聪明”或“愚笨”的定义我想应该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准,而且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检验的;但是对于属于这两种人到底应该懒散些或是勤快点,上面的评价似乎与一般实务就有所出入。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找人时,常把能吃苦耐劳或实务执行经验及能力当作一项资格;如果是挑选领导者,以上述的标准来看,似乎就有所偏差了。有两个很生动有趣的实例可以作为比较,就是美国前任总统卡特在处理伊朗危机中的表现,以及里根在完成美苏核武谈判时所展现的魅力。两任总统的聪明才智应当不在话下,但当面对危机时所表现的领导风范,则造成大异其趣的结果。 

  比较了古今中外对于界定领导者的标准后,我们可以很有趣的发现,对于最佳领导人所需具备的特质是没有时空差异的。老子所说的只能感受到领导的魅力却没有直接参与管理的风格,和西方高智能却充分授权的领导管理,在理念上是相当一致的。在发掘优秀的领导者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先冷静的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符合古今中外对于第一等领导者的标准。
上传日期:2004-06-03
作者/转载:王兴中
来源:《21世纪人才报》

本文来源:https://jianli.jxxyjl.com/hrguanli/14176.html

  • [人才测评技术及应用]人才测评技术的几个基本要素

    1、 行为样本: 人们在对一类事物的某种特性进行考察时往往无法对这类事物的每一特定情况进行逐个观测,而总是抽取这类事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观测,进而推论该事物的普遍特性。在进行心理测量时,往往只能对经过科学选择的少数行为样本进行测查,借以推测个体的心理特征。个体对所抽选出来的问题的解决行为就叫做...

    发布于:2022-06-13

    详细阅读
  • 人才测评应用范围|人才测评应用范围

    人才测评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环节: 招聘 选拔培养与晋升 岗位胜任力考察 企业管理风格与能力考察 企业文化考察 人力资源普查 培训诊断与辅导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组织诊断 人才测评是一项基础性工具,在以上的环节中它会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 招聘与选拔:我们可以根据您的岗...

    发布于:2022-06-13

    详细阅读
  • 测验你的逻辑力开锁密码_测验你的择业倾向

    从心理学讲,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要涉及到性格、气质、兴趣、能力、教育状况等许多方面。那么,以下两组20个题,只要在题后回答是或否,就可以帮你出个好主意。 第一组 1.就我的性格来说,我喜欢同年轻人而不是同年龄大的人在一起。 2.我心目中的丈夫应具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活跃的思想。 3.对于别人求助我...

    发布于:2022-06-13

    详细阅读
  • 【共性和个性的原理】个性测评的原理与方法

    物理和生理现象可以测量和评价,这是人们熟知的。那么,个性可不可以测量和评价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测量。测量就是比较,有比较便可鉴别。我们要鉴别某物的长度,便用尺来比较;要鉴别某物的重量,便用砝码来比较。同样,个性方面也早就普遍应用比较的方法了。由此可见,不管是物理测量还是心理测量,其过...

    发布于:2022-06-13

    详细阅读
  • 亚马逊测评中介|测评提升中介

    延伸引发需求 随着市场的发展演变,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在不断延伸,许多国外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项目包括了高级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可以看出人才中介机构的服务领域不仅限于提供人才交流市场,还可以进行延伸,提供更高级的服务:例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为求职者和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为企业提...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职业测试做不完]职业测试,你做了没有?

    当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人才集散中心城市,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开始介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服务,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私人职业顾问;在一些大型招聘会上,也出现了职业测评的身影,许多应聘者拿着职业测评结果去找工作;许多高校开设了专门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课程……据了解,仅每年200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以及相关...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城市在上升|走在上升空间

    苏永华谈人才测评 中国第一位以现代人才测评为研究方向的心理学博士。中国四达公司测评中心主任、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为什么使用人才测评? 财智:最近一段时间,人才测评受到相当一些企业的青睐,武汉凯迪电力有限公司就在一年内请您主持的中国四达上海测评中心实施了三次大规模人才测评。你个...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人才测评系统]体验人才测评:你到底适合什么工作

    你对自己了解多少?你习惯锐意创新还是务实有序?处理问题是情感占先还是理智第一?在性格这只无形之手的背后,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你?最近,北京市人事局人才测评中心启用了一套新的人才素质测评系统,于是记者亲身体验,看看步入新闻这行是否“误入歧途”。 人才素质测评题一共有104道,答起来并不难,比如:“做一件...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当今流行的歌曲_当今流行测评方法大观

    人事测评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各种方法对被试者加以了解,从而为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经过长期的发展和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形成了多种人事测评方法,下面就当前常用的几种测评方法作一介绍。 一、 履历分析 个人履历档案分析是根据履历或档案中记载的事实,了解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工作业绩,从而对其...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人才测评系统]接受人才测评 了解整体素质

    传统选人方法?常常具有经验性、随意性和片面性,不能全面的、整体的、发展的了解个体的特征。现代人才测评方法,其指导思想是重视素质、能力和业绩的考查。着重考查人的实际领导与管理能力、实际工作业绩与经验、心理潜能、职业倾向素质等。这些因素是反映一个人整体素质的主要指标。引入人才测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杜绝了...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