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职场物语】职场物语:抱着老板的心态去打工
【jianli.jxxyjl.com--办公室交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工真是害人不浅,长期的打工固化了人的思维,淡化了人的责任感,扼杀了人的创新思维,没有成本概念,缺乏长远规划。最为关键的是,打工打得越久,看问题的视角就越悲观,自己也就越自卑。
一群老板聚在一起,大家所交流的话题大多是商业环境,以及如何更好地发展生意等等。向对方展示的也是自己光辉灿烂的一面和发展的一面。
一群打工者聚集在一起,牢骚往往占了多数,骂老板刻薄,埋怨工作量大且与收入不对称等等,很少有打工者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满意的,向对方展示的也更多的是自己没有得到重用没有得到发挥的一面。当然,有牢骚未必是不重视自己的工作,因为“嫌货的才是买货的”。留心一下你就会发现,人在跳槽前反而异常平静,而成天把跳槽挂嘴边的人一般是那些一直做下去的人。
为什么打工者会选择用语言而不是实干来获得心理平衡呢?这与打工者抱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在打工密不可分。
笔者从1994年出道,打了四年工,跳出来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因根基不稳,一年后破产,又出来打工,四年后,又跳出来开公司当老板。在每次从打工者到老板,又由老板到打工者的转换过程中,都难免要经历一次耗时数月的心态调整和角色转换,逼着自己进行换位思考,每次的转换与脱一次皮也差不了多少。
生意后来做大了,打算让太太来帮我接管我原来的那家公司,我自己重开一家,可太太打了八年工,接管公司后却把公司搞得乱七八糟。追查原因,原来太太还是按照打工的那一套在管理公司,我又足足花了两年时间来帮助太太实现由一个打工者向老板的转换。由此想到,如今报纸杂志电视上招商广告到处飞,好像有点资本就可以当老板了,好像老板可以速成?其实这就是许多创业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根据自己在老板与打工者角色之间不断转换的过程,我总结出以下老板与打工者心态的几点不同:
长远目标与短期行为
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板,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要达到目标需要经过哪些过程,具备长远眼光,拥有战略意识。而作为打工者,着眼点也就是当前这两三年,往往第一考虑的还是安全感,如何保住现有的饭碗,自然不会想得太远,也不会太高。而且,很少有打工者能进行换位思考,站到老板的角度去看问题和考虑问题。也就造成很多打工者很难与老板沟通。
解决问题与完成工作
老板对一件工作的完成定义是指把某件事彻底被解决,今天能搞定的一定不拖到明天。而打工者会习惯性地把工作按照天数来分解,每天只完成部分工作,下班时间一到心里就习惯性地想回家,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在公司里多待一分钟都不愿意。
单个环节与整个系统
打工者接到一个指派工作任务后,进行处理或是分解后转交给其他同事,然后在他看来,这事就差不多算完了,反正他负责的这块已经做完了,至于转交出去的工作是否被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那就不是他要操心的范围了。长此以往,许多打工者已经习惯只管自己的二亩三分地,严重缺少整体系统概念。而老板常常看的是整个任务的完成。
推脱责任与承担失败
在一个企业或是公司里,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在出现事故后,老板要追查责任人,大家异常统一、步调一致地互相推卸责任,极少有人会站出来承认自己工作的不足。打工打久了,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回避,然后就是设法推给别人。这样一来,打工者也就愈加不可能从失败和失利中学习、吸取教训。其实,老板们的成长就是从一个个自己承担失败,并从中总结分析了问题原因所在、积累经验而来的。
个人意识与联合力量
很多的打工者脑海中都存在着个人英雄主义,总希望在一些事情上表露一下,在老板面前表表功,为了不被其他同事抢了功劳,所以有时候就会冒一定的风险(当然是以公司的资源为成本的)一个人单枪匹马干点什么出来,当然,要是出了娄子,最后还得由公司承担,很少有打工者们会从降低成本及风险、或是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去主动联合其他同事,共同完成某项任务。12
大手大脚与成本概念
作为老板,公司的每一分钱的支出都会算作是成本,省下来的就是利润,所以,精打细算是许多老板的习惯性思维和行为。而打工者们却是大方得很,反正公司的资产是老板的,只要自己工作方便顺手,浪费点又算什么,以至于许多打工者在自己做老板的时候,还改变不了在打工时养成的大手大脚的习惯。
办事一条线和思维多样化
条条大路通罗马,完成工作不止一种方法,但打工者长期打工生涯下来,已经习惯了用单一思维去考虑问题,a事就用a类解决办法,b事就用b类解决办法,很少会去用超越性的思维来从多角度多方向来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工真是害人不浅,长期的打工固化了人的思维,淡化了人的责任感,扼杀了人的创新思维,没有成本概念,缺乏长远规划。最为关键的是,打工打得越久,看问题的视角就越悲观,自己也就越自卑。
所以提醒各位,即使一时不能当老板,也要抱着老板的心态去打工。
专家主持/潘文富
作者简介:上海英昂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ko,森潘纺织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经销商研究发展中心(ddrc)高级研究员。
从事个体经销、企业工作、顾问期间,涉及领域包括快消品,纺织品、人力资源管理 、广告设计等行业,在各类营销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万字,出版关于经销商问题、个人创业问题、低成本管理等方面的个人专著十余本。
来源:《打工妹》杂志
12-
【跳槽前不想工作】跳槽前不得不解的六个问题详细阅读
前一阵子遇到一个咨询者,她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从两年前毕业后就一直安心地在国企享受着稳定的工资和优厚的福利,但是现在想跳槽,原因是眼下这份工作太空闲了,不适合自己,现在很想去外企闯荡一番。 这件事情让我想到了不久前与一位人事主管的谈话,她把这种想法称为“两年之痒”,熬过去了就是平静的一辈子,熬不...
-
【职场被小人陷害怎么办】透视职场小人的积极作用详细阅读
什么是“小人”?通常的定义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在我的人生字典里,对“小人”的认识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见风使舵、暗箭伤人。 进入工作岗位后,我发现那些工作能力、业务水平都很一般的同事,偏偏都比我爬得快,就因为他们和经理、老总们是酒肉朋友;年底奖金往往是领导的心腹...
-
【人生哲理的一句话】人生哲理:多一句赞美详细阅读
人们相互希望得越多,想要给予对方的越多……就必定越亲密。 几天前,我和一位朋友在纽约搭计程车,下车时,朋友对司机说:“谢谢,搭你的车十分舒适。”这司机听了愣了一愣,然后说:“你是混黑道的吗?” “不,司机先生,我不是在寻你开心,我很佩服你在交通混乱时还能沉住气。”...
-
[怎样让老板提前发工资]怎样让老板提拔你详细阅读
如果你想获得老板的提拔,你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这个需要获得满足呢? 如果你想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你必须首先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如果你没有能够满足他人需要的交换物,那么你的一切需要都只能是空想。 假若你想让他人满足你的需要,你首先要问问自己:他需要什么?我能满足他的需要吗? 如果你想让老板提拔你,你...
-
四十岁的女人要不要跳槽|女人跳槽:钱不是最重要详细阅读
工作并非证明女人活着的唯一证据。尤其是眼下这一个工作。 或者是因为追求更好,或者是因为放弃更坏。一份工作如同一段感情,你不要它,说明它不够好到留住你。 没有婚姻好过坏的婚姻,没有工作好过让你天天流泪的工作。如果实在不满意,那就离开,天大地大,老天饿不死瞎家雀;人人都需要钱,但钱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
-
白领女性的英文缩写_白领女性30条压力自测方法详细阅读
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烦恼的婚姻、烦琐的家务——面对生活,许多现代女性最深的感受是“活得好累!”。不仅心累,身体也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对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常常感觉焦虑、烦乱、无聊和无助,到医院里检查,却什么毛病也没有。 经常处于上述状态的女性其实就属于“亚健康”。随着社会生...
-
[步入职场的心得体会]职场步入淡季避暑调养身心详细阅读
“每下一阵雨,气温就涨一点,已经感觉有些吃不消了”,前日晚,现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徐小姐,向记者透露了她打算辞职回老家十堰避暑的想法,“只要辞职申请一通过,我就回家呆上一两个月,等八月底再回汉求职。” 采访中,徐小姐分析了她做出决定的几大缘由:其一,她患有低血糖,身体虚弱,加上工作环境不够优越(...
-
让你离开他的世界不可能会什么歌_让你离国际经理人更近一步详细阅读
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0万人申请mba,年轻专业人才已经认识到,世上没有“终生的工作”,一个mba学位可以使人更适合市场,获得更大的事业选择。如果你有兴趣成为一个国际经理人,估计您不久就会加入合格mba的行列。不过,商学院各个不同,你应该小心研究自己的选择,确保所择学校符合自己的需要。 为此,应该采...
-
[理想之城中的职场有多现实]站在职场现实与理想的路口 向左or向右?详细阅读
职场中,许多人都会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种选择是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某方面工作,但薪水不高或者找不到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途径;另一种选择是自己现在做的这份工作或即将从事的这份工作,只是看中了他的薪水不错,可以维持生活,然而做起来要么是枯燥无味,要么是学不到任何知识。当工作站在了现实与理想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
-
【难道等到60岁以后】36岁以后难道我们就要失业?详细阅读
35岁现在作为职场招聘中的一道门槛并不鲜见,诸位可以到各个人才市场现场走走,大凡公司以及政府事业等单位都把招聘的年龄放在35岁这条线上,最近听了著名销售学创始人王文良的演讲其中关于招聘中的年龄限制误区深有体会,所以我便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个人感受表达出来,以使大家能够对这些并不聪明的招聘年龄限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