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的职业规划怎么说_职业规划:转行不要跑错跑道

职业生涯规划 2024-06-10 网络整理 可可

【jianli.jxxyjl.com--职业生涯规划】

  在许多人的职业生涯中,都有转行的经历。有人说:转行,好比是换个跑道重新跑。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该公司接待的咨询者中,超过85%的人认为:不适应目前行业时,转行是第一选择。转行的主要依据通常是主观感觉和对职场潮流的跟随,仅9.8%的人在转行前会对新行业做科学而仔细的分析,再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出判断。换言之,转行时绝大多数人比较盲目。其实,当你准备换跟跑道重新跑时,是否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转行能否带来一线生机?转行成功的可能性大不大?转行也有风险,万一转不成怎么办?转行是否也有最佳时期?转行前该做哪些准备?

  转行并非救命稻草

  当你的职业生涯陷入暂时的困境时,转行是否是根“救命稻草”,能够把你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先来看samuel的转行故事。

  samuel在证券行业鼎盛时期进入了证券公司做客户代表,在开始的一年中,行情看好,高佣金提成使他获得了不菲收入,samuel自觉入对了行,高兴万分。可始料不及的是,在接下来的2年中,股市滑坡,券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samuel的收入受到了直接影响。在低迷的日子里,动摇samuel信心的已不仅是公司,而是对职业的、行业的忧虑。此时,正好有家会计师事务所看中了samuel的专业背景,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在无奈和冲动中,他舍弃了已经熟悉了的行业和职业去了会计师事务所,做起了审计工作。然而,3个月之后,枯燥的数字,频繁的加班,单调的流程使得samuel又对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职业产生了怀疑:工作内容过于单一,收入也不象证券业那么令人期待。在困惑中,是否要再度转行成了他日思夜想的问题。可已经换了两个行业了,情况都不令人满意。自己究竟该怎么办呢?

  张建勤给samuel做了这样的分析:samuel在职业受阻、个人发展停滞的情况下选择跳槽转行,属于被动转行类型,同时,在转行时未能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导致转行比较盲目,所以出现了比较尴尬的局面。根据对samuel的性格及职业潜能测试,samuel偏于外向,善于思考和逻辑推理,具备一定的创造力,习惯于有条理有节奏的生活与工作。这样的个性也使得他很难在枯燥繁重的审计助理上有所作为。同时,samuel为自己订立的目标是金融业务的资深顾问、投资分析师、精算师等高端专业金融类职位,而转行后的职业方向明显与目标南辕北辙,短期职业方向偏离了发展轨道,使得职业生涯陷入迷茫。

  类似samuel这样因为职业发展暂入低谷而放弃本职业的人很多,在这些人中,有的碰巧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行业和职位,而大部分则发现自己又陷入了另一个泥潭。张建勤认为,转行并非救命稻草,盲目转行非但不能带来发展,而可能是另一种职业滑坡。

  盲目转行可能使职业滑坡

  当你像samuel一样陷入了职业困境、感觉前景迷茫,人们通常在现有职业发展出现问题时才想到转行,转行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目前的困境,而并非是出于对自我职业发展的理性思考。从大多数人的转行经历看,要么是糊里糊涂,要么是对现有职业发展通道失去信心,要么便是对某个热门职业盲目崇拜。

  其实,在一个人有限的职业生命中,能够专注于一个专业,朝着一个目标做精、做深是最好的选择,比频频换行、打一枪换一地更容易做出成绩。所以,当一个人已经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之后,如果不是确信自己已经不能在这个行业有所发展,或者自己的个性与职业要求出现明显偏差,一般不要轻易转行。

  张建勤也认为,从职业生涯发展来说,转行相当于改变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有时候转行是给职业生涯带来生机的必要手段,但在这一敏感而又不可弥补的环节上,随意转行往往容易带来危害和倒退。错误的转行很可能带来长期的职业低迷,从而影响终生。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都会有低谷,当职业发展出现低迷时,不要在冲动中选择转行。

  转行避免四种误区

  两位专家指出,防止无效转行,要避免四大误区。

  误区一:“钱袋”的诱惑——哪儿钱多往哪儿奔

  只瞅着薪水的数字,脑袋一热便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本行,跳到一个陌生的职业中去,这样被“钱袋”诱惑的转行非但不保险,还可能是个陷阱。杨朝晖在猎头生涯中发现,很多人在高薪诱惑下不假思索地选择转行,而事先往往对新行当缺乏全面了解,等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新工作,而且高薪也需要付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代价,这时候便后悔莫及。

  专家观点:高薪虽然非常有诱惑力,可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你的个性、能力等并不能适应新行当,高薪也许只是海市蜃楼。一句话,转与不转,别把钱袋看作唯一的衡量指标。

  误区二:赶时髦——哪儿热门往哪儿挤

  网络红火时,传统行业的很多人都奔着这块“风水宝地”而去,可他们始料不及的是,“风水轮流转”竟如此之快地得到印证,那些抛弃了原来的行业,好不容易刚适应网络规则的人士,在网络经济的泡沫中很快陷入困顿。热门行业或正处于上升势头的行业或职业的确有比较多的机遇,个人发展空间比较大,但尽管如此,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在热门行业淘到金子,盲目赶时髦,崇拜热门行业,哪儿热往哪儿挤不可取。

  专家观点:再热门的行业,也有失败者,再萧条的行业,同样也有成功者。热门行当的发展机遇也许更多,但并不一定有适合你的空间,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误区三:这山望着那山高——哪个山高往哪攀

  大多数人都会“干一行,怨一行”,对自己的职业状况不满意,总觉得别人的天地比自己的更宽广。在“这山望着那山高”动机的驱动下,很多人频频转行,在每个职位上总是干不长,到最后,似乎积累了丰富的经历,成了“通才”,但其实在每个行当都是浅尝辄止,术业无专攻。

  专家观点:正如跳槽一样,转行也有惯性,很多人常常陷入“不满意——转行——还是不满意——继续转行”的恶性循环中,最后可能一事无成。频繁转来转去,不利于积累个人核心竞争力,对职业发展不利。

  误区四:急功近利——哪个职位最易得往哪职位转

  或为“钱袋”、或寄希望于通过转行走出职业困境的人,往往对转行寄予过高期望。诸如“到了新行业,一年内年薪翻番”、“三年内当上总经理”等等。这样的念头无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你放弃了原有的职业积累,转到一个全新天地中去时,都需要经历一段适应期,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必须与新工作相互磨合之外,收入的减少和职位的降低也在所难免。很多人就是由于太急功近利,还没熬过适应期就耐不住寂寞半途而废了。

  专家观点:转行不比简单的跳槽,它有个重新起步的过程,要承担职位下降、薪资减少等诸多风险。但只要你认准了一个正确方向,这一现象只是暂时的,超越旧有职位与薪水也只是时间问题。反之,半途而废的代价是惨痛的,因为如果想要再转回原行业,是否能有职位空缺或获得原来的报酬也很难讲。

  怎样才能成功转行?

  怎样才能使转行获得成功?两位专家谈了各自见解。

  杨朝晖——

  *留心观察目标行当

  *做好心理准备

  *转行前多问几个为什么

  转行前的准备有三条:

  首先,既然要转行,就要留心观察经济形势,留心外部环境变化,留心观察哪些行当有不错的发展机遇,这样认清了行情,才能适时抓住机遇;

  其次,转行前要做好心理准备。当你转到一个陌生的行当中去时,过去的职业经验也许全部失灵,你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熟悉新行当的游戏规则,慢慢积累起职业资本,因此,薪水和职位的降低也许是无法避免。在转行前要做好这些心理准备,不至于手忙脚乱;

  再次,做出转行决定前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诸如“我一定不想再继续从事目前的行当了吗?”“我希望在另外一个行业得到的东西,在目前行业里肯定就没有机会得到吗?”“转行的成本与得到的回报是否成正比?”等等。弄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避免盲目转行。

  张建勤——

  *打开思路,别转牛角尖

  *结合职业规划慎重考虑

  *多“充电”学习技能

  转行意味着改变职业规划,对一个人长期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个敏感环节。在转行前最好要做以下三方面的准备:

  首先在转行前,要搞清楚,自己目前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否是转行所能解决的,还是由于自己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沟通能力不行,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等。要打开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确定转行的必要性;

  其次,转行前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的职业潜力来分析目标行当是否适合自己,形成合理的职业规划,使得整个职业进入良性轨道。

  最后,在转行时要多充电,增长技能,以便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工作。

  转行小贴士

  1、何时最适宜转行?

  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来看,最适宜转行的时间段是30-35岁左右。30岁之前大多数人还处于摸索阶段,尚未找到明晰的职业定位;35岁之后可能因为年龄的关系,转行的困难和风险会加大。

  2、转行的成本如何计算?

  转行的成本包括经济上的成本和为此放弃的在旧行当的资历。经济上的成本包括因转行而造成的薪水下降,为转行做准备而充电、考证的费用,等等;当然,比起经济上的投入来说,舍弃过去苦心经营的资历、过去的经验积累等,这些成本更大。

本文来源:https://jianli.jxxyjl.com/zhiyeshengyaguihua/38719.html

  • 【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不等人

    有调研显示今年企业的招聘意愿回升,这对求职者是个好消息。求职大环境有利,求职者应该尽早做好准备以便抓住机会,在锻炼求职技巧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做好职业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大环境并且定位自身。  20xx年的一份调研显示:人才短缺问题 的根源,在于求职者的技能与企业所需技...

    发布于:2024-06-29

    详细阅读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应避免的误区是|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应避免的错误

    相信大学生在校时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也都有这远大的理想抱负和目标,那么就一定做过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对于你的未来和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少大学生在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很容易犯一些错误,下面百大应届生就业网就总结一下,希望对在做或即将要做职业规划的大学生们有所启迪。  职业生涯规划箴言:...

    发布于:2024-06-28

    详细阅读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译者序

    大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个大问题,每年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满怀抱负和梦想走上社会,可是迎接他们的却是一个又一个残酷的现实。很多大学生不禁要问:究竟怎么样才能凭其所学找到满意的工作呢?如何才能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呢?究竟有没有一本既有深度,读起来又不枯燥的书来指导呢?  《职业生涯规划》这...

    发布于:2024-06-28

    详细阅读
  • 大学生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范文|简单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一个人从毕业到走向工作,从学校走向社会起,就已经开始了他的事业发展。但事业生涯中。总会遇到各种风波,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是有他的阶段性的,如何从容应对各个阶段的问题,笔者将自身的认识概括如下:  一 “青黄不接”阶段(毕业后工作的1~3年)  之所以称为&...

    发布于:2024-06-28

    详细阅读
  • 浅谈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策略_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是美国近十几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所谓生涯,根据美国组织行为专家道格拉斯·霍尔的观念,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组织生涯管理是组织生涯发展计划和个人生涯发展计划活动相结合所产生的结果。通过组织生涯管理系统以达到组织人力资...

    发布于:2024-06-28

    详细阅读
  • 职业规划哪个方向|职业规划与算命,哪个更准

    今天有人问我,职业规划和算命的关系。  职业规划是人职匹配。算命是人命匹配。  职业规划三要素,兴趣、能力、价值观,对应不同的,行业,公司,职位。  算命是人的天性,秉性,习性。对应人的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其实理论体系都是类似的,讲得是人与世界到和谐统一关系。  职业规划的基...

    发布于:2024-06-28

    详细阅读
  • [如何提升家庭幸福感]职业生涯规划如何提升幸福感

    一项对持续高绩效员工队伍形成因素的研究表明,长期来看,幸福的员工比不幸福的员工有更多的工作成效。他们会按时上班,不太可能辞职,主动去做职责范围之外的事,而且他们会吸引同样致力于该工作的人。具有幸福感的员工,其绩效比所有员工的整体绩效高出16%,职业倦怠率低125%,对组织的忠诚度高出32%,对自...

    发布于:2024-06-28

    详细阅读
  • 新闻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应用数学专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是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的分析  职业兴趣 (喜欢干什么)从事教育工作,并不断研究数学  职业能力 (能够干什么)从事教育工作,并不断研究数学  个人特质 (适合干什么)教师  职业价值观 (最看重什么)对祖国和社会的贡献  胜任能力 (优劣势是什么)有很强的责任心和...

    发布于:2024-06-28

    详细阅读
  • 如何应对职业倦怠?|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当你不再拥有刚入职场的热情的时候,当你再也提不起加班的热情时,当你感觉上班不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的时候,那么显然你已经对工作没有热情了,听过很多人说,如果你不幸福,那么你对工作已经产生了倦怠,如果你现在正处于这样的工作状态,那么小心了,要想想未来。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市场法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

    发布于:2024-06-28

    详细阅读
  • 【职业规划五个关键词】职业规划的12个关键词

    职业规划的12个关键词:  1、推销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飞机要起飞,先求稳再求快,一个人要成功,打基础非常重要,大学生要成功,推销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李开复也说,中国大学生有两项最基本的能力比不过国外的学生,一个是推销技巧,一个是如何理财。这两点我们 中国...

    发布于:2024-06-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