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契约意识】大学生:契约意识也是必备素质
【jianli.jxxyjl.com--求职谋略】
又是一个试用期操作问题的案例。在工作中,围绕试用期的问题一直居高不下。归纳当前企业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试用期期限规定过紧,实际操作困难,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0日为例,对于部分企业来说,根本无法检测出劳动者的态度和能力水平,故部分企业认为现行试用期规定不利于双方劳动合同的实际履行。2、试用期内企业的录用条件和录用标准的设定问题。3、试用期与见习期问题。4、试用期内一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问题。该案例所述问题主要是基于试用期内一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实践中被用人单位提前录用的大学生从学校走入用人单位一般要签订两份契约,一是在毕业前与用人单位和所在院校签订的《三方协议书》,三方约定取得合法资格的大学生毕业后必须进入用人单位工作,同时三方也约定了相应的违约责任条款。二是大学生进入企业后双方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书》,双方劳动合同的签订,标志着《三方协议书》使命的终结,从用人单位着手制定用人计划到人力资源部进入各高校直接通过企业的选人机制选拔符合企业条件的人才,再到签订上述两份契约,其间一般要经过近1年的时间,企业各部门要为此付出大量的劳动,在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时企业往往还要办理户籍转入和招录工等多项手续,部分企业还要为这些新职工提供住房或帮助租赁房屋。实践中确有个别大学生仅仅为了达到将其户籍落入企业所在城市的目的后,无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合同签订后随意跳槽或利用《劳动法》中试用期随时解除条款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损害了苦苦寻觅人才的用人单位利益,尽管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264号)中规定“如果是由用人单位出资招用的职工,职工在合同期内(包括试用期)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则该用人单位可按照《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第四条第(一)项规定(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向职工索赔,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涉及用人单位出资招用的情况很少或出资数额无法提供凭证,用人单位往往自认倒霉,放弃了依法追究职工违约责任的权利,但由于许多农村户籍的学生户口落在单位的集体户口里,所以一旦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往往虽把职工的档案转入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但其户口因无处接收,只能继续保留在单位,给用人单位的管理带来许多问题。
为有效避免用人单位在招用外地户籍高校毕业生的损失,预防争议发生,笔者个人建议,企业人力资源部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在与大学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后,除了通过职业生涯设计、领导谈话、多途径沟通、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让其个人价值增值从而强化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外,还要利用签约、培训、劳动合同日常管理等契机,有意识地培养毕业生的契约意识,让其明确违约后的法律责任。
2、对于用人单位出资招用的职工,要收集好各项出资凭证,避免一旦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双方在出资招用费用的数额上产生争议。
3、用人单位对外地户籍的大学生在签订三方协议前,即用企业的实际录用条件标准由企业人力资源部和实际用工部门负责人对大学生进行考核。
4、赋予企业实际用工部门提前转正权,企业与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双方确定了试用期限(3-6个月)后,企业授权部门领导有权对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大学生提前转正,然后双方及时变更劳动合同期限,此举既能反映出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认可度,提高毕业生为企业工作的积极性,又能切实让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维护企业利益。
管理实践中,每一种操作方法都各有利弊,最好的操作方法还是用人单位结合自己所在行业以及企业的特点,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文化的操作方法。
不再约定试用期
南京扬子石化实业总公司人事行政部主任徐海峰:
该案中的大学毕业生劳动合同履行问题,事实上也是一个人才流失问题。人才流失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为没有良好成长空间,薪酬待遇不高,企业缺乏文化底蕴,人际关系复杂,福利计划不完善等。但这些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话题,我们的重点是,在劳动关系处理上如何避免人才的流失。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环节来考虑。
一、 把好面试关。加强对应试人员的考察或考核,成熟或合格的在签订劳动合同后不再约定试用期。从而杜绝恶意使用试用期的不良行为,规避法律空隙。这一做法在法律和实际上还可以使企业放心大胆地对新招收的大学毕业生进行适时培训,不用担心一旦离职,培训费用打水漂现象。
二、 合理确定劳动合同期限。对企业成长特别急需或十分重要的岗位,企业约定劳动合同期限时,以10年或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为宜。这样,既可以让这些新招收的大学毕业生安心本职工作,不需担心“再就业”问题,更主要的是在合同中约定:一旦跳槽要支付两笔费用:①对用人单位的赔偿金(工作期限长,成为骨干人才,因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大);②违约金。这两点对欲跳槽的人来讲,是必须慎重考虑的。
三、严格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合同的履行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加强对新招收大学毕业生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新招收大学毕业生应尽的义务。作为毕业生应本着诚信原则,按照与企业的约定认真完成工作任务,非特殊情况,不轻易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作为企业,应为他们完成工作任务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包括一定的薪酬水平。一旦出现劳动合同的部分不履行或全部不履行时,双方应对照原因,按照内部劳动合同管理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里重要的是,企业应制定和完善劳动合同管理的具体条款,为劳动合同实际、有效的履行,提供支持和保障。
来源:学生大网
-
会计求职信范文例子_会计求职信范文详细阅读
求职信是会计个人求职者求职成功的开路先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会计求职信范文,以供大家阅读。会计求职信范文(一) 尊敬的贵单位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来聆听一位求职者的心声。当您亲手开启这份自荐材料时,这将是对我过去的检阅;当您合上这份 自荐 信的时候,也许将决定我人生新的起点。...
-
求职教师的自我推荐信_英文求职自我推荐信详细阅读
简历是求职应聘的第一道门槛,在有限的空间内传递更多的有效信息,是简历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英文求职自我推荐信,以供大家参考。英文求职自我推荐信一: Dear leadership: I am Jiang Xi-hai, graduating from Hubei Macheng...
-
[如何回答对数据敏感吗]求职时如何回答敏感的面试题详细阅读
导语:在求职的时候,因为考官会根据求职者的不同情况来提问各种不同的问题,不少的问题会让求职者们感到尴尬,你会让我们对这个职位失去信心,因此在求职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些。 问题一、你认为家庭与事业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吗 招聘单位自然非常希望你以事业为重,但也希望你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l...
-
土木专业求职信范文_土木求职信范文参考详细阅读
求职信的撰写是土木工程求职者求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土木求职信范文参考,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土木求职信范文参考(一)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简阅我的简历和求职信,给予我这个毛遂自荐的机会。 我叫李克宏,是一名来自四川大学土木工程的应届...
-
[保险公司的三讲怎么写]保险公司求职申请书怎么写详细阅读
求职申请书是保险公司个人求职者的引玉之砖。以下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保险公司求职申请书范文,一起来学习下吧!保险公司求职申请书范文(一) 尊敬的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能够拔冗审阅我的自荐信。 我是XX大学商学院金融学20XX级学生,鄙姓X,名XX,男,为XX大学XX年应届本科毕业生...
-
大学生求职心得_大学生求职心得详细阅读
有一些学校需要学生们在求职的路上写一篇心得来让总结经历,那么这个心得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求职心得,供大家参阅! 大学生求职心得一 10月中旬,我才从自己的个人书法展中抽身,开始做简历、找信息,一头扎进求职大军中。这之前,很多同学早已行动了。虽然起步晚,但如今我已陆续接到了...
-
工作经历及求职意向书怎么写|银行求职意向书怎么写详细阅读
一份优秀的求职意向书对于银行个人求职者得到竞职岗位的重要性很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银行求职意向书范文,以供大家阅读。银行求职意向书范文(一)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你能在百忙之中垂阅的我的求职自荐信! 贵公司(银行)的良好形象和员工素质吸引着我这位即将毕业的学生,我很愿意能为贵公司效一份...
-
[个人求职简历如何写]求职个人简介怎么写详细阅读
个人简介是求职者的加分项,简历制作的好坏可能会决定你是否能得到面试机会。下面由小编为你提供的求职个人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求职个人简介(一) 基本情况: 姓名:xxx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专 业:注册会计师 出生日期:1979年10月12日 籍 贯:安徽亳州 毕业院校:...
-
求职书格式范文|教师求职书范文精选详细阅读
求职书是教师求职和招聘中间的一个重要媒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教师求职书范文精选,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教师求职书范文精选(一) 尊敬的领导: 您好! 获悉贵校治学有序,管理有方,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无限热情的青年,渴望能到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施展自己的才华。...
-
铁路局工作总结范文|铁路局新入职工作总结范文详细阅读
做好个人工作总结对于铁路局新入职员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铁路局新入职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到你!铁路局新入职工作总结篇1 我于xxxx年x月x日加入xxxxxxxxxxxxx公司。入职以来,我积极努力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在领导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