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经理人如何与老员工相处】空降经理人如何行使知情权、做事权?
【jianli.jxxyjl.com--HR管理】
是人、财、物吗?上期谈了空降职业经理人如何握到权杖,本文就职业经理人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权力和如何握到这些权力与大家做一沟通。
说到权力,可以细分很多种,职业经理人不可能一下子全都握到手,只能有步骤地逐步获得。很多人认为:人权、财权、物权,是最基本的权力,也是最重要的权力。其实,对空降职业经理人来讲,这些权力都是表象的权力,真正的权力恰恰是那些大家平常都忽视的但始终在使用的,即知情权、话语权和做事权。掌握不到这三种基本权力,其它所有权力都将名存实亡或适得其反。
要权之前,先做什么?
空降职业经理人在进入企业前后了解以下三件事,对握到权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了解企业引进经理人的背景
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一般出于以下考虑。
第一,企业阶段性发展的需要。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一般大多是在自身处于突破阶段、转型阶段和问题阶段。如果是问题阶段,你要分清是什么问题,是经营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抑或是人事斗争问题……若是人事斗争,则要分是股东之间的斗争,是管理层之间的斗争,还是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纠葛。不同的背景下,老板对职业经理人的企求是不一样的,与之对应,职业经理人要权、用权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老板尝试引进职业经理人。这样的老板对职业经理人新鲜好奇,一般期望值比较高。职业经理人面对此种情况时,接权、用权都要慎重,因为老板根本就没有使用职业经理人的经验。这时,你要耐心与老板沟通,引导老板授权分权。如果是企业遇到复杂的问题,你要先了解清楚人际关系,然后才动作。如果自己没有这金刚钻儿,就不要揽这瓷器活儿。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多都会遇到这类问题。
了解前任经理人离职的原因
如果企业原来有职业经理人,那你要大概搞清楚前任走人的原因:是他主动请辞?动因是什么?是因为企业内部的问题不可调和,是企业病入膏肓而选择逃离,还是因为他受到外界诱惑远走高飞?了解的目的是为避免重蹈覆辙,也为避免触及老板的伤疤。
了解企业原来的权力分布
职业经理人的进入必然改变原来的权力配置和分布,为此你就必须了解原来企业的权力配置和分布。不仅如此,还要了解该企业发展史上权力的更替情况:是一直老板一人独揽?是分散在若干元老手中?是权力混乱,权责不清?或是存在大量权力真空?如果是老板一直独权独揽,你就要做好老板的参谋助手,从中一步步承担更多责任,对应分到更多权力,这对性格平和的智慧型职业经理人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前提是老板不能糊涂和发疯。如果权力是分散在诸多元老手中,对于空降经理人反而不太好办,因为利益错综复杂,如大老板又不很强势,那你的沟通成本将会大大增加,搞不好你会“死”得很难看。
如何握到知情权?
了解了上述,最多只做到了知彼,而且还只是彼的“过去时”。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殆,只是没有危险,但并不等于胜利。要想胜利,还有无数的工作要做。
这个工作就是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在实施具体方案过程中遇到主客观具体问题时体现出来的实际操作能力。落实到握权,就是经理人在进入企业过程中,该如何有步骤地握到细分的真正权力。
知情权是最基本的权力
知情权就是你要掌握有关重要信息。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或知道的都是虚假的,做事的效果可想而知。这一点许多经理人不太注意,其实知情权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关键权力:你可以参加什么级别的会议,可以听取什么人的汇报,可以看到什么的文件和数据等。
有些职业经理人进入企业后的职位很高,甚至是副总、总经理,但有时还不如一名中层经理掌握的信息多,这在家族企业非常普遍。所以,知情权非常重要。也因此,信息屏蔽是企业权力斗争当中最常见的。比如:老板为了处理某一高管,往往会把这位高管应该知道的信息千方百计屏蔽掉,比如调离到相对封闭的岗位上,再比如送去培训或外出考察,以留出一个相对比较长的信息屏蔽期,然后才开始动作。而竞业禁止期,其实质就是知情权的反用——让你从对企业知情变成不知情后,方可进入对手企业任职。
所以说,职业经理人时刻都应关注自己的知情权。如果自己该知道的信息没有知道,或组织老板有意对你屏蔽信息,那就说明你和老板之间的信任发生了问题,自己的未来很可能会有变故。
参加会议的学问
那么空降职业经理人该如何得到知情权呢?这比要其它权力的学问大。
除了职务上规定要参加的企业公开会议外,你还要多参加和接触半公开的会议,以合适的名义接近信息的集散地,多与“信息中心”的人员发生工作往来。有些会议的会后和会前,往往是信息最真实、最关键的“会议”。要争取参加这样的会议,但不能硬性参加,而要顺势。因为作为职业经理人,你的职位比较高,这样的会议往往处在可参加和不可参加之间,或者在元老中获得的信任度不够,但又不能明示,所以职业经理人要明白自己的处境。有的职业经理人会选择退却规避,结果长时期接触不到核心信息。积极正确的做法是积极参加此类会议,除非明示不让你参加。这一点你要充分利用默认心理,只要你参加一次,下次也就顺理成章了。除上班工作时间了解信息外,你还可以充分利用8小时之外多了解信息。
知情权的“三不要”原则
空降经理人行使知情权时,要注意:一不要频繁找人谈话。许多职业经理人一上任,以了解情况为名,频繁地找人谈话,像工作调查组似的,搞得人心惶惶。尽管你拥有知情权,可以找下属谈话,但是这样做往往效果不好。正确的做法是多用心听,多用心观察。二不要包打听。如果你见谁都想问,不仅积极作用不大,反而让人反感。三不要搞小动作。如果为了获取情报信息,用些见不得阳光的小动作,让人看低了不说,有人会认为你人品有问题,甚至被人抓住把柄,反搞得自己很狼狈。
如何掌握话语权?
话语权是职业经理人仅次于知情权的基本权力。俗话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许多企业在职业经理人上任初期,会尽可能地安排多调查了解。作为职业经理人,更多应是自己主动了解信息,根据自己的观察判断,从自己的角度形成独立的判断,得出解决问题的看法和结论,然后在适当的场合提出。
职业经理人第一次行使话语权,一般是在初次见面会上。这次行使话语权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认识你,所以要展示自己的风格,精心准备一两句话,最多不超过三分钟,给大家一个概念。
说话之前要“沟通”
余下的话语权就靠自己努力了。一般情况下,要自己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在到任一定时期时形成一个报告。这个报告,需要提前和有关人士(包括老板)沟通后再提交。即使是自己主管的工作,在刚上任时你也要和关键人士沟通,取得基本一致意见后再公开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要避免不经沟通就开口讲话,这种急于亮明自己观点的做法,一是很容易得罪人;二是容易闹笑话。所以行使话语权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要说就要说到点子上,而且说出的观点有理有据,可操作性强,能够立即见效。
说话之后要“执行”
一般情况下职业经理人行使话语权后,大家认为观点正确,方案可行,紧跟着就要执行。谁来执行?当然是谁提方案以谁为主来执行。所以当你提出某个观点时,不仅要考虑到观点的依据,还要考虑到可执行性,尤其是自己的执行程度。所以自己在行使话语权时就要如同自己的战前宣言,而且成竹在胸。
如果老板没有给你话语权的机会,自己感觉到成熟了,也要创造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否则可能错过做事的最佳机会。所以,话语权的行使,其实就是为自己寻找切实可行的一件具体工作做。因此经理人在行使话语权时,要有的放矢,要量力而行,入职前你可以海阔天空畅谈,但入职后行使话语权时就要谨慎从事,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你没有成熟的可执行的方案时,千万不要受人诱使或激将,草率行使话语权。
总之,机会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是一个观察学习的过程,是自己不断认识总结提升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入企业实际,洞察秋毫的过程。发现机会、利用机会、把握机会、创造机会应该是职业经理人入职后必修的一门课程。
话语权的“三不”原则
一是不说假话。言为心声,不是心声的话不要说。一个错误的心声,也比一个正确却言不由衷的话令人听着舒服。二是不要高谈阔论。这世界会说的人多,会做的人少,做企业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有些经理人行使话语权时高谈阔论,讲得激动人心,但就是言之无物。三不随便乱说。职业经理人务必记着:你不是一名普通员工,不要为了讨好大家随便乱说,要对你的话负责。所以在开口说话,行使职务的话语权时,要考虑成熟,要有条理性、结构性、逻辑性。另外,不可执行的话不要随便说。
如何行使做事权?
充分表达话语权,就是为自己争取到做事的机会。有了做事的机会,就有了相应的权力。而你要做事,就必须有配套的权力。
不露“野心”地拿到权力
提到做事的权力,有人马上会想到人事权和财权,但是如果你直接说要人事权和财权,很多人听了会很反感,尤其是老板。怎么办?
你不妨把这些敏感的权力进行分解,这些细分权力会随你要做的具体事而来。比如:做事需要动用组织成员,自然你就具备了调配人事权,接踵而来的就是你对组织成员的奖惩权和考核权。同时你自然也就有了签字权、报销审批权、证明权等。其原因很简单:你知情,你就必须担负责任。有了这些权力,与之相连的就是花钱的权力。随着你做的事情越多,你的人事权和财权也就越多、越巩固。
不急于“破”的权力
为了做事,职业经理人可以立新规矩,但不能与老制度冲突。尤其刚做事时,哪怕老制度很不合理也不要轻易碰。这是新官上任最起码的职业经验。不懂得这一点,不仅做不成事,反而使自己成为大家的对立面,即使老板支持你,吃亏的也还是你。旧制度要改,也只能等你打了胜仗有了权威再说。
基于责任的权力
你能做事,不仅只是拥有了配套的权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配套的责任。有些经理人看到权力就蠢蠢欲动,但一想到责任就退却回避。权力和责任是一对孪生兄弟,当你拥有责任后,一定先想到责任,继而就会千方百计地把事情做好。职业经理人不仅在行使话语权时已经考虑到方案的可执行性,而且在获得做事情的机会时,更一定考虑把方案细化为每一操作细节,不断跟踪执行,确保每一环节细致准确及时完成。所以,有人说: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只要有心,有了责任心,就会把事情做好,就会拥有权力,同时也会拥有利益。所以,责任心是把事做好的基础。
做事权的一对矛盾
职业经理人做事时要处理好平和与激情的矛盾。
做事情没有激情不行,但只有激情也不行。只有激情容易三分钟热度,激情过后便难于坚持。平和是指心态平和,心态平和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成熟的标志。一个职业经理人只有在心态平和的前提下,才能准确判断,做事果敢有力持久。心态平和并不等于心如止水,并不是说不能有激情,相反只有心态平和的人发挥出来的激情才是真正的激情,才能点燃大家的激情,使整个团队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情。
没有平和的心态做基础产生的激情就是冲动,就像喝高了酒,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因为冲动容易为假象所迷惑,为名利所诱惑,为细枝末节所纠缠,容易急功近利,容易踏入各种陷阱,甚至有可能变很好的机会为陷阱。
来源:中人网
-
【训练幽默乐观的游戏】训练幽默乐观的游戏详细阅读
情绪有正性与负性之分。有些正性情绪,如兴奋、好玩、幽默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而许多负性情绪,如痛苦、焦虑、恐惧则会阻碍人的创造力发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因成功或失败而导致情绪波动的经历。下面这个游戏可以让你体验情绪在问题解决中的强大作用。更可以训练你的幽默和乐观的情绪。 这个游戏要求你和一些朋友一同做...
-
[团队的四个关键特征]团队中的四个关键“人物”详细阅读
一个企业就是一支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关键的4个因素——领导、沟通、销售、人际互动——决定着团队的命运。团队领导 作为团队的领头羊,你对自己的领导魅力有自信吗?你能让员工心甘情愿听命于你吗?你知道如何凝聚共识,让团队实现共同目标吗?在《高效团队24法则》中,世界上最伟大的橄榄球教练文斯·隆巴迪,虽不是...
-
翻叶子游戏怎么过技巧_翻叶子详细阅读
翻叶子 道具:依人数多少给予大、中、小的塑胶帆布说明:参加游戏的人都必须站在塑胶帆布上,然后需要将塑胶帆布翻过来。规则:1、所有人都必须站在叶子上(包含讨论)2、只要有人的身体任何部分碰触到地面就要重来讨论:1、我们怎么办到的?在过程中听到什么?有何感受?2、各位觉得叶子象什么?而整个过程又是什么?...
-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方法】人力资源管理之四个P的分析方法详细阅读
国外有些单位通常用“四个P”的方法(自我诊断方法)来测定问题所在,从而实现单位的战略目标。四个P分别代表四个英文单词,即:PoliCy,政策、计划;People,人员;Product,产品;Promotion,推行,促销。这四个词本身并不相关,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果把这些词的含意连起...
-
瞎子走路视频_瞎子走路详细阅读
游戏方法:两人一组(如A与B)A先闭上眼睛,将手交给B,B可以虚构任何地形或路线,口述注意事项指引A行进。如:“向前走,……迈台阶……跨过一道小沟……向左手拐……”然后交换角色,B闭眼,A指引B走路分析:通过亲身体验,让学员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作为被牵引的一方,应全身心信赖对方,大胆遵照对方的指引...
-
企业搭建员工成长平台|搭建企业成长的“优势门”详细阅读
企业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搭建“优势门”的过程。所谓“优势门”,是一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它的一个“门框”是企业内在素质的提升,另一个“门框”是企业外部价值网络的形成与优化,“门顶”是适合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战略,“门槛”则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有了这样一个协调美观的大门,才能保证企业在高...
-
【绩效管理带来的好处】绩效管理带来实惠详细阅读
如果认为绩效管理在诸如招聘、激励、晋升、薪酬制度等环节中仅起到辅助和能动作用,那么,你需要抓紧洗脑了。因为,绩效管理真的能决定、促进或改变一些很重要的事情。香港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林健安教授在多年的咨询实践中发现,许多做绩效管理的经理们关注的地方不对:他们关注评价而不关注计划;他们关注语言的单向流动而...
-
美国第1军|向美国军队学习招聘详细阅读
多数公司是这样招聘的:当出现空缺之后,部门经理与人力资源部联系,希望有人能立刻填补空缺。人力资源部的招聘人员致电当地报纸刊登广告。应聘者的简历被详细审查,召集合格者面试。一切顺利的话,新人可以在一段时间后上班。这一时间可能长至数月之久,因为大多数人有他职在身,并不能够立刻走马上任。公司经理们应该学一...
-
【行政总裁属于行政解决机制吗】行政能力如何?行政总裁“十全十美”测试法详细阅读
或许大家对行政总裁这一职位并不陌生,但身为一位成功的行政总裁,应是怎么样的呢?根据全球人力资源顾问公司Drake Beam Morin 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85%的企业,对行政总裁一职的要求是“十项全能”。 想知道自己能否成为一位合格的行政总裁,请做以下一个小测验,十分最高,一分最低,自己评自己。...
-
【党员测评结果应用】测评结果的应用详细阅读
从根本上讲,企业人才测评工作就是为了其结果的使用。人才测评本身不是目的,因此应当特别注意考评结果的运用。考评结果可以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主要包括: 1、从各个角度为人事决策如任用、晋升、提薪、奖励等提供依据。这时,应当妥善利用考评结果。 态度考评--体现管理上的需要,以此确定给予员工的任用和报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