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经理人如何与老员工相处】空降经理人如何行使知情权、做事权?
【jianli.jxxyjl.com--HR管理】
是人、财、物吗?上期谈了空降职业经理人如何握到权杖,本文就职业经理人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权力和如何握到这些权力与大家做一沟通。
说到权力,可以细分很多种,职业经理人不可能一下子全都握到手,只能有步骤地逐步获得。很多人认为:人权、财权、物权,是最基本的权力,也是最重要的权力。其实,对空降职业经理人来讲,这些权力都是表象的权力,真正的权力恰恰是那些大家平常都忽视的但始终在使用的,即知情权、话语权和做事权。掌握不到这三种基本权力,其它所有权力都将名存实亡或适得其反。
要权之前,先做什么?
空降职业经理人在进入企业前后了解以下三件事,对握到权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了解企业引进经理人的背景
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一般出于以下考虑。
第一,企业阶段性发展的需要。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一般大多是在自身处于突破阶段、转型阶段和问题阶段。如果是问题阶段,你要分清是什么问题,是经营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抑或是人事斗争问题……若是人事斗争,则要分是股东之间的斗争,是管理层之间的斗争,还是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纠葛。不同的背景下,老板对职业经理人的企求是不一样的,与之对应,职业经理人要权、用权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第二,老板尝试引进职业经理人。这样的老板对职业经理人新鲜好奇,一般期望值比较高。职业经理人面对此种情况时,接权、用权都要慎重,因为老板根本就没有使用职业经理人的经验。这时,你要耐心与老板沟通,引导老板授权分权。如果是企业遇到复杂的问题,你要先了解清楚人际关系,然后才动作。如果自己没有这金刚钻儿,就不要揽这瓷器活儿。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大多都会遇到这类问题。
了解前任经理人离职的原因
如果企业原来有职业经理人,那你要大概搞清楚前任走人的原因:是他主动请辞?动因是什么?是因为企业内部的问题不可调和,是企业病入膏肓而选择逃离,还是因为他受到外界诱惑远走高飞?了解的目的是为避免重蹈覆辙,也为避免触及老板的伤疤。
了解企业原来的权力分布
职业经理人的进入必然改变原来的权力配置和分布,为此你就必须了解原来企业的权力配置和分布。不仅如此,还要了解该企业发展史上权力的更替情况:是一直老板一人独揽?是分散在若干元老手中?是权力混乱,权责不清?或是存在大量权力真空?如果是老板一直独权独揽,你就要做好老板的参谋助手,从中一步步承担更多责任,对应分到更多权力,这对性格平和的智慧型职业经理人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前提是老板不能糊涂和发疯。如果权力是分散在诸多元老手中,对于空降经理人反而不太好办,因为利益错综复杂,如大老板又不很强势,那你的沟通成本将会大大增加,搞不好你会“死”得很难看。
如何握到知情权?
了解了上述,最多只做到了知彼,而且还只是彼的“过去时”。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殆,只是没有危险,但并不等于胜利。要想胜利,还有无数的工作要做。
这个工作就是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在实施具体方案过程中遇到主客观具体问题时体现出来的实际操作能力。落实到握权,就是经理人在进入企业过程中,该如何有步骤地握到细分的真正权力。
知情权是最基本的权力
知情权就是你要掌握有关重要信息。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或知道的都是虚假的,做事的效果可想而知。这一点许多经理人不太注意,其实知情权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关键权力:你可以参加什么级别的会议,可以听取什么人的汇报,可以看到什么的文件和数据等。
有些职业经理人进入企业后的职位很高,甚至是副总、总经理,但有时还不如一名中层经理掌握的信息多,这在家族企业非常普遍。所以,知情权非常重要。也因此,信息屏蔽是企业权力斗争当中最常见的。比如:老板为了处理某一高管,往往会把这位高管应该知道的信息千方百计屏蔽掉,比如调离到相对封闭的岗位上,再比如送去培训或外出考察,以留出一个相对比较长的信息屏蔽期,然后才开始动作。而竞业禁止期,其实质就是知情权的反用——让你从对企业知情变成不知情后,方可进入对手企业任职。
所以说,职业经理人时刻都应关注自己的知情权。如果自己该知道的信息没有知道,或组织老板有意对你屏蔽信息,那就说明你和老板之间的信任发生了问题,自己的未来很可能会有变故。
参加会议的学问
那么空降职业经理人该如何得到知情权呢?这比要其它权力的学问大。
除了职务上规定要参加的企业公开会议外,你还要多参加和接触半公开的会议,以合适的名义接近信息的集散地,多与“信息中心”的人员发生工作往来。有些会议的会后和会前,往往是信息最真实、最关键的“会议”。要争取参加这样的会议,但不能硬性参加,而要顺势。因为作为职业经理人,你的职位比较高,这样的会议往往处在可参加和不可参加之间,或者在元老中获得的信任度不够,但又不能明示,所以职业经理人要明白自己的处境。有的职业经理人会选择退却规避,结果长时期接触不到核心信息。积极正确的做法是积极参加此类会议,除非明示不让你参加。这一点你要充分利用默认心理,只要你参加一次,下次也就顺理成章了。除上班工作时间了解信息外,你还可以充分利用8小时之外多了解信息。
知情权的“三不要”原则
空降经理人行使知情权时,要注意:一不要频繁找人谈话。许多职业经理人一上任,以了解情况为名,频繁地找人谈话,像工作调查组似的,搞得人心惶惶。尽管你拥有知情权,可以找下属谈话,但是这样做往往效果不好。正确的做法是多用心听,多用心观察。二不要包打听。如果你见谁都想问,不仅积极作用不大,反而让人反感。三不要搞小动作。如果为了获取情报信息,用些见不得阳光的小动作,让人看低了不说,有人会认为你人品有问题,甚至被人抓住把柄,反搞得自己很狼狈。
如何掌握话语权?
话语权是职业经理人仅次于知情权的基本权力。俗话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许多企业在职业经理人上任初期,会尽可能地安排多调查了解。作为职业经理人,更多应是自己主动了解信息,根据自己的观察判断,从自己的角度形成独立的判断,得出解决问题的看法和结论,然后在适当的场合提出。
职业经理人第一次行使话语权,一般是在初次见面会上。这次行使话语权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认识你,所以要展示自己的风格,精心准备一两句话,最多不超过三分钟,给大家一个概念。
说话之前要“沟通”
余下的话语权就靠自己努力了。一般情况下,要自己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在到任一定时期时形成一个报告。这个报告,需要提前和有关人士(包括老板)沟通后再提交。即使是自己主管的工作,在刚上任时你也要和关键人士沟通,取得基本一致意见后再公开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要避免不经沟通就开口讲话,这种急于亮明自己观点的做法,一是很容易得罪人;二是容易闹笑话。所以行使话语权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要说就要说到点子上,而且说出的观点有理有据,可操作性强,能够立即见效。
说话之后要“执行”
一般情况下职业经理人行使话语权后,大家认为观点正确,方案可行,紧跟着就要执行。谁来执行?当然是谁提方案以谁为主来执行。所以当你提出某个观点时,不仅要考虑到观点的依据,还要考虑到可执行性,尤其是自己的执行程度。所以自己在行使话语权时就要如同自己的战前宣言,而且成竹在胸。
如果老板没有给你话语权的机会,自己感觉到成熟了,也要创造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否则可能错过做事的最佳机会。所以,话语权的行使,其实就是为自己寻找切实可行的一件具体工作做。因此经理人在行使话语权时,要有的放矢,要量力而行,入职前你可以海阔天空畅谈,但入职后行使话语权时就要谨慎从事,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你没有成熟的可执行的方案时,千万不要受人诱使或激将,草率行使话语权。
总之,机会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是一个观察学习的过程,是自己不断认识总结提升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入企业实际,洞察秋毫的过程。发现机会、利用机会、把握机会、创造机会应该是职业经理人入职后必修的一门课程。
话语权的“三不”原则
一是不说假话。言为心声,不是心声的话不要说。一个错误的心声,也比一个正确却言不由衷的话令人听着舒服。二是不要高谈阔论。这世界会说的人多,会做的人少,做企业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有些经理人行使话语权时高谈阔论,讲得激动人心,但就是言之无物。三不随便乱说。职业经理人务必记着:你不是一名普通员工,不要为了讨好大家随便乱说,要对你的话负责。所以在开口说话,行使职务的话语权时,要考虑成熟,要有条理性、结构性、逻辑性。另外,不可执行的话不要随便说。
如何行使做事权?
充分表达话语权,就是为自己争取到做事的机会。有了做事的机会,就有了相应的权力。而你要做事,就必须有配套的权力。
不露“野心”地拿到权力
提到做事的权力,有人马上会想到人事权和财权,但是如果你直接说要人事权和财权,很多人听了会很反感,尤其是老板。怎么办?
你不妨把这些敏感的权力进行分解,这些细分权力会随你要做的具体事而来。比如:做事需要动用组织成员,自然你就具备了调配人事权,接踵而来的就是你对组织成员的奖惩权和考核权。同时你自然也就有了签字权、报销审批权、证明权等。其原因很简单:你知情,你就必须担负责任。有了这些权力,与之相连的就是花钱的权力。随着你做的事情越多,你的人事权和财权也就越多、越巩固。
不急于“破”的权力
为了做事,职业经理人可以立新规矩,但不能与老制度冲突。尤其刚做事时,哪怕老制度很不合理也不要轻易碰。这是新官上任最起码的职业经验。不懂得这一点,不仅做不成事,反而使自己成为大家的对立面,即使老板支持你,吃亏的也还是你。旧制度要改,也只能等你打了胜仗有了权威再说。
基于责任的权力
你能做事,不仅只是拥有了配套的权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配套的责任。有些经理人看到权力就蠢蠢欲动,但一想到责任就退却回避。权力和责任是一对孪生兄弟,当你拥有责任后,一定先想到责任,继而就会千方百计地把事情做好。职业经理人不仅在行使话语权时已经考虑到方案的可执行性,而且在获得做事情的机会时,更一定考虑把方案细化为每一操作细节,不断跟踪执行,确保每一环节细致准确及时完成。所以,有人说: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只要有心,有了责任心,就会把事情做好,就会拥有权力,同时也会拥有利益。所以,责任心是把事做好的基础。
做事权的一对矛盾
职业经理人做事时要处理好平和与激情的矛盾。
做事情没有激情不行,但只有激情也不行。只有激情容易三分钟热度,激情过后便难于坚持。平和是指心态平和,心态平和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成熟的标志。一个职业经理人只有在心态平和的前提下,才能准确判断,做事果敢有力持久。心态平和并不等于心如止水,并不是说不能有激情,相反只有心态平和的人发挥出来的激情才是真正的激情,才能点燃大家的激情,使整个团队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情。
没有平和的心态做基础产生的激情就是冲动,就像喝高了酒,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因为冲动容易为假象所迷惑,为名利所诱惑,为细枝末节所纠缠,容易急功近利,容易踏入各种陷阱,甚至有可能变很好的机会为陷阱。
来源:中人网
-
[人才测评技术及应用]人才测评技术的几个基本要素详细阅读
1、 行为样本: 人们在对一类事物的某种特性进行考察时往往无法对这类事物的每一特定情况进行逐个观测,而总是抽取这类事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观测,进而推论该事物的普遍特性。在进行心理测量时,往往只能对经过科学选择的少数行为样本进行测查,借以推测个体的心理特征。个体对所抽选出来的问题的解决行为就叫做...
-
人才测评应用范围|人才测评应用范围详细阅读
人才测评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环节: 招聘 选拔培养与晋升 岗位胜任力考察 企业管理风格与能力考察 企业文化考察 人力资源普查 培训诊断与辅导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组织诊断 人才测评是一项基础性工具,在以上的环节中它会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 招聘与选拔:我们可以根据您的岗...
-
测验你的逻辑力开锁密码_测验你的择业倾向详细阅读
从心理学讲,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要涉及到性格、气质、兴趣、能力、教育状况等许多方面。那么,以下两组20个题,只要在题后回答是或否,就可以帮你出个好主意。 第一组 1.就我的性格来说,我喜欢同年轻人而不是同年龄大的人在一起。 2.我心目中的丈夫应具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活跃的思想。 3.对于别人求助我...
-
【共性和个性的原理】个性测评的原理与方法详细阅读
物理和生理现象可以测量和评价,这是人们熟知的。那么,个性可不可以测量和评价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测量。测量就是比较,有比较便可鉴别。我们要鉴别某物的长度,便用尺来比较;要鉴别某物的重量,便用砝码来比较。同样,个性方面也早就普遍应用比较的方法了。由此可见,不管是物理测量还是心理测量,其过...
-
亚马逊测评中介|测评提升中介详细阅读
延伸引发需求 随着市场的发展演变,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在不断延伸,许多国外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项目包括了高级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可以看出人才中介机构的服务领域不仅限于提供人才交流市场,还可以进行延伸,提供更高级的服务:例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为求职者和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为企业提...
-
[职业测试做不完]职业测试,你做了没有?详细阅读
当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人才集散中心城市,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开始介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服务,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私人职业顾问;在一些大型招聘会上,也出现了职业测评的身影,许多应聘者拿着职业测评结果去找工作;许多高校开设了专门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课程……据了解,仅每年200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以及相关...
-
城市在上升|走在上升空间详细阅读
苏永华谈人才测评 中国第一位以现代人才测评为研究方向的心理学博士。中国四达公司测评中心主任、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为什么使用人才测评? 财智:最近一段时间,人才测评受到相当一些企业的青睐,武汉凯迪电力有限公司就在一年内请您主持的中国四达上海测评中心实施了三次大规模人才测评。你个...
-
[人才测评系统]体验人才测评:你到底适合什么工作详细阅读
你对自己了解多少?你习惯锐意创新还是务实有序?处理问题是情感占先还是理智第一?在性格这只无形之手的背后,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你?最近,北京市人事局人才测评中心启用了一套新的人才素质测评系统,于是记者亲身体验,看看步入新闻这行是否“误入歧途”。 人才素质测评题一共有104道,答起来并不难,比如:“做一件...
-
当今流行的歌曲_当今流行测评方法大观详细阅读
人事测评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各种方法对被试者加以了解,从而为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经过长期的发展和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形成了多种人事测评方法,下面就当前常用的几种测评方法作一介绍。 一、 履历分析 个人履历档案分析是根据履历或档案中记载的事实,了解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工作业绩,从而对其...
-
[人才测评系统]接受人才测评 了解整体素质详细阅读
传统选人方法?常常具有经验性、随意性和片面性,不能全面的、整体的、发展的了解个体的特征。现代人才测评方法,其指导思想是重视素质、能力和业绩的考查。着重考查人的实际领导与管理能力、实际工作业绩与经验、心理潜能、职业倾向素质等。这些因素是反映一个人整体素质的主要指标。引入人才测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杜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