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领导深谋远虑_企业领导深谋远虑的智慧

HR管理 2022-01-21 网络整理 可可

【jianli.jxxyjl.com--HR管理】

为什么貌似强大的企业组织会那么脆弱?为什么经常发生管理层地震(管理层集体跳槽或易帜事件)?为什么一家创业企业到了即将成功阶段会面临分崩离析的考验?这似乎是许多老板无法摆脱的宿命。难道其中就没有一些可以理解并前瞻把握的经济学规律吗?答案是:“有”!这就是,聃觉老板原理。

  问题就出在了人们对无形资产的无知。企业经营过程中除了有形的价值以外,更多的无形资产被创造出来,这一般是企业的经验、技术、诀窍、渠道、客户关系、品牌、内部管理制度等,这些资产并非用于交易因此不能在经营结果中直接体现。它的价值只能通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的提升来表现,通常没有深度经营经验的企业都会对之疏于管理和控制,缺乏远见的企业主对此也缺乏意识。重要的是:这些无形资产在创造财富方面不仅具有绝对的资产性质,同时它比有形资产更加独特,更具有战略意义,是形成组织竞争力的核心部分。

  这些资产的产生是无形的、渐进的,可能伴随着职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经常就是工作过程的积累,因此缺乏组织层面的定期系统疏理,因着这些资源本身就有的个人化特点,那些本属于组织的知识、智慧资产,甚至其它的组织无形资源也开始流失或向一些关键员工身上集结。甚至那些“关键人物”开始“拥兵自重”,组织出现诸侯文化。

  可能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的是:无形资产的流逝,比有形股权的分散更具有破坏性。一方面,掌握了无形资产的家伙由于不能分享利润(无形资产没有记入财务体系之前不具备法定股权)开始心态发酵(来自同行、竞争对手,或者自创企业的诱惑出现了,选择权出现了);另一方面,拥有无形资本量打破临界点的关键员工已经可以与账面老板公开叫板。因为它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寻找有形资产(通用性的东西)加盟重创事业,而原来的老板一旦离开他的支持则失去了业务的核心。我们把这样的无形资产成为企业的“核心要素”。

  核心要素一旦转移,实质的老板也已经换人!这就是聃觉老板原理。

  聃觉老板原理的推论则进一步揭示了:企业业务本质控制与治理的关系;企业控制权的本质;企业文化与无形资产状态的关系。说到底,这都是企业管理的一般问题,我们在管理中始终面对的挑战都会是,不断揭示事物本质,看清问题实质,而危机和问题就往往出在无形的不显化的地方。所幸的是:这也就是一种公道,让有识之士的依脱颖而出的机会。

  聃觉老板原理:

  企业经营中能够为价值创造带来贡献的一切资源都属于资产;企业价值链上那些不可替代的非通用资源在形成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称为关键要素;企业的老板是掌握着企业成功关键要素的人而非账面资本控股者。

  推论一:聃觉治理原理:企业的业务性质决定股权结构,进而决定治理模式。

  1. 当业务模式决定了企业关键要素(比如,技术、知识、技能)注定与关键员工不可分离时,这些职员必然成为公司股东。此时老板送股不是恩赐,而是明智(顺势)。

  2. 当企业的业务模式是以实在资本为核心要素时,不宜以对管理者分配股权作为激励。

  3. 当企业主要以个体智力模式经营时(比如咨询、律师、会计师、设计事务所),它只能是合伙制。

  4. 实质资本结构(广义资本的分散占有)与账面资本结构的矛盾必将引发组织冲突。

  推论二:聃觉领导原理:明智的老板管理的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创造价值方面的竞争力)。

  1. 企业的价值是以其创造价值的能力衡量的;

  2. 企业的能力可以用广义的资源及其组合进行表述;

  3. 企业经营过程中会自动产生无形资产;

  4. 老板的明智表现在对无形资产的关注和有效开发与管理,不令其流失或被占有;

  5. 公司控制权的本质是对企业关键资源的控制力。

  推论三:聃觉异化原理:无形资源缺乏管理的组织会在文化方面表现出症状——内部沟通中出现博弈思维模式。

  1. 无形资源的分散可导致组织凝集力下降,人心涣散;

  2. 占有资源的人之间开始出现讨价还价,组织协作精神遭到破坏;

  3. 占有足够数量关键资源的人开始与组织讨价还价;

  4. 无形资产流失到一定程度,老板完成异位:控制权丧失。
(张肇麟 )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网

本文来源:https://jianli.jxxyjl.com/hrguanli/12892.html

  • [人才测评技术及应用]人才测评技术的几个基本要素

    1、 行为样本: 人们在对一类事物的某种特性进行考察时往往无法对这类事物的每一特定情况进行逐个观测,而总是抽取这类事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观测,进而推论该事物的普遍特性。在进行心理测量时,往往只能对经过科学选择的少数行为样本进行测查,借以推测个体的心理特征。个体对所抽选出来的问题的解决行为就叫做...

    发布于:2022-06-13

    详细阅读
  • 人才测评应用范围|人才测评应用范围

    人才测评服务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环节: 招聘 选拔培养与晋升 岗位胜任力考察 企业管理风格与能力考察 企业文化考察 人力资源普查 培训诊断与辅导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组织诊断 人才测评是一项基础性工具,在以上的环节中它会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 招聘与选拔:我们可以根据您的岗...

    发布于:2022-06-13

    详细阅读
  • 测验你的逻辑力开锁密码_测验你的择业倾向

    从心理学讲,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要涉及到性格、气质、兴趣、能力、教育状况等许多方面。那么,以下两组20个题,只要在题后回答是或否,就可以帮你出个好主意。 第一组 1.就我的性格来说,我喜欢同年轻人而不是同年龄大的人在一起。 2.我心目中的丈夫应具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活跃的思想。 3.对于别人求助我...

    发布于:2022-06-13

    详细阅读
  • 【共性和个性的原理】个性测评的原理与方法

    物理和生理现象可以测量和评价,这是人们熟知的。那么,个性可不可以测量和评价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测量。测量就是比较,有比较便可鉴别。我们要鉴别某物的长度,便用尺来比较;要鉴别某物的重量,便用砝码来比较。同样,个性方面也早就普遍应用比较的方法了。由此可见,不管是物理测量还是心理测量,其过...

    发布于:2022-06-13

    详细阅读
  • 亚马逊测评中介|测评提升中介

    延伸引发需求 随着市场的发展演变,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在不断延伸,许多国外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项目包括了高级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可以看出人才中介机构的服务领域不仅限于提供人才交流市场,还可以进行延伸,提供更高级的服务:例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为求职者和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为企业提...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职业测试做不完]职业测试,你做了没有?

    当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人才集散中心城市,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开始介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服务,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私人职业顾问;在一些大型招聘会上,也出现了职业测评的身影,许多应聘者拿着职业测评结果去找工作;许多高校开设了专门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课程……据了解,仅每年200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以及相关...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城市在上升|走在上升空间

    苏永华谈人才测评 中国第一位以现代人才测评为研究方向的心理学博士。中国四达公司测评中心主任、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为什么使用人才测评? 财智:最近一段时间,人才测评受到相当一些企业的青睐,武汉凯迪电力有限公司就在一年内请您主持的中国四达上海测评中心实施了三次大规模人才测评。你个...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人才测评系统]体验人才测评:你到底适合什么工作

    你对自己了解多少?你习惯锐意创新还是务实有序?处理问题是情感占先还是理智第一?在性格这只无形之手的背后,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你?最近,北京市人事局人才测评中心启用了一套新的人才素质测评系统,于是记者亲身体验,看看步入新闻这行是否“误入歧途”。 人才素质测评题一共有104道,答起来并不难,比如:“做一件...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当今流行的歌曲_当今流行测评方法大观

    人事测评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各种方法对被试者加以了解,从而为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经过长期的发展和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形成了多种人事测评方法,下面就当前常用的几种测评方法作一介绍。 一、 履历分析 个人履历档案分析是根据履历或档案中记载的事实,了解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工作业绩,从而对其...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 [人才测评系统]接受人才测评 了解整体素质

    传统选人方法?常常具有经验性、随意性和片面性,不能全面的、整体的、发展的了解个体的特征。现代人才测评方法,其指导思想是重视素质、能力和业绩的考查。着重考查人的实际领导与管理能力、实际工作业绩与经验、心理潜能、职业倾向素质等。这些因素是反映一个人整体素质的主要指标。引入人才测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杜绝了...

    发布于:2022-06-1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