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际培训]职场上人际模式中隐藏的亲情密码
【jianli.jxxyjl.com--办公室交际】
在职场中,你每天都要和很多人打交道,可是,你是否觉察到自己一直在用某种独特的模式与某位上司打交道吗?你是否觉察到自己没有理由地害怕面对某个上司吗?
也许你会说:自己会不假思索地采取最习惯、最自在、最省心的方式与别人交往或者按照礼仪、规矩参与社交,很少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对待这样的人,为什么又那般对待其他的人。确实如此,一般来讲,除非出现人际交往的困境、苦恼或者令人困惑的行为反复发生,很少有人会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
而上面两个故事的作者显然是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进行了一番深思,并且似乎都找到了自己认可的原因,那就是与自己的父亲有关,与心中的小孩有关。
钟谷兰虽然没有遇到明显的心理困扰,但是从行文中似乎可以推测出她可能已经受困于身体的疲劳,因为她曾经“一直试图用我的才能换取别人对我本质的欣赏和尊重”,“不惜加班加点,牺牲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更付出了自己的健康”。可喜的是,如今她已经很清楚地觉察到自己这种行为模式来源于早年和父亲的关系,并且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她已经开始用积极的心态向父亲表示感谢,表达自己接纳了父亲给予的激励,这像是在内心向早年的父亲说再见,也是向早年的自己说再见。
同时,她也意识到要用成熟的心态无条件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已经“足够好”。这种觉察可能是某次培训后,在一瞬之间完成的顿悟,也可能是在身心长期疲惫过程中,无意识酝酿了很长时间的修通。
这不能不说是她从事的工作和遇到的老师给了她成长的机会,加上她个人的领悟使她比较早地从不断重复的交往模式中脱离出来,从无意识层面的自动变成了意识层面的自觉,从沉迷其中的卷入到抽离岸上的旁观,她应该会从此自由地驾驭一个行为模式了。
柳叶也很幸运,悟性很高,她在遇到工作烦恼的时候开始反思。首先觉察到问题所在是很难面对自己的上司,正如她所讲“只有面对他是我难以突破的难题”。她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并且有勇气向好友倾诉。在好友无意的提醒下,很快觉悟到可能与性别有关,并将此认定为一个“大发现”,可见她的自我解决问题的动力很强,也很会利用身边的资源。
在与好友的交流中,她很会把自己的心胸放空,放下疑虑,认真请教好友。正是因为她放下了自己的成见,才敏感地觉察了心中的变化,抓住脑海里浮现的形象。她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从新发现的视角回顾自己的人生,继而发现了更多的心理现实。她意识到在和异性交往中“总在有意无意间把对方培养成我的父亲”,终于明白了老公成为“模范丈夫”大部分来源于塑造,明白了自己在如何以成人的姿态和异性相处上“几乎是个白痴,根本不知所措”。她发现,自己拼命要摆脱的父亲其实不只在家乡,而更多的是在她的心里。
如果说钟谷兰是参加了培训之后自我顿悟的,那么柳叶对问题的觉察则得益于和好友的充分交流。无论她们以何种方式获得了觉察,相同的一点是发现自己眼下与异性上司交往的行为模式与父亲密切相关。
可能很多读者会从她们的故事中发现自己的影子,特别是女性读者,仔细反思一下,大多会发现自己与男性上司的交往方式受父亲的影响很大。其实,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深受父亲行为模式的影响。
按照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应付周围世界,逐渐地丰富和完善着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了一系列的图式,这些图式自然包括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图式。心理图式发展是通过两种方式推动的,一个是同化,一个是顺应。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顺应就是当个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情境时,有机体就会对自身图式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情境。
在儿童早期,个体为了适应环境,会做出许多顺应性改变,特别是父母等重要人物的行为模式会深深影响儿童的行为模式。6~7岁以后,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更多的是同化的过程。有人比喻这一过程像是为计算机编程的过程,早年编写的程序被反复调用和强化。如果没有自我觉察,这些程序会自动运行,很自然地应对外界刺激。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加,经验的丰富,环境的变化,会形成更加多样的程序,但是,这些后来的程序都会建立在早年经验基础之上。这有点像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因此,人们与男性上司的交往模式深受父亲的影响,因为父亲一般是家庭的核心与权威。 12
在与男性上司交往时,自己早年形成的与父亲相关的行为模式会自动投射到上司身上,因为他们有性别和身份的相似。只是,时过境迁,本该需要修改程序应对现在的情景了,可是程序没有升级改版,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苦恼或麻烦。可是,很多人只是关注结果,没有觉察到原因,所以,一方面想改变这些自动化操作模式,另一方面,在面临某些相同情景时又不自主地重复了原来的行为。
要改变这些自动化、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首先需要具有自我觉察的意识,让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从不同的角度,特别是从早年行为中寻找原因。另外,需要像柳叶一样,放下自己的成见,真诚与好友交流,采用旁观者的视角审视一下自己。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无论觉察到什么,都需要无条件接纳自己的过去,接纳自己的父亲,给自己也给父亲一个理由,感谢他、理解他而不是抱怨或远离他。
觉察职场人际模式,换一种成人的心态与心中的父亲交流,才能使内心的孩子不断成长,才可摆脱自动化行为模式的控制,创造和谐的职场氛围。
出处:中国青年报 12
-
【跳槽前不想工作】跳槽前不得不解的六个问题详细阅读
前一阵子遇到一个咨询者,她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从两年前毕业后就一直安心地在国企享受着稳定的工资和优厚的福利,但是现在想跳槽,原因是眼下这份工作太空闲了,不适合自己,现在很想去外企闯荡一番。 这件事情让我想到了不久前与一位人事主管的谈话,她把这种想法称为“两年之痒”,熬过去了就是平静的一辈子,熬不...
-
【职场被小人陷害怎么办】透视职场小人的积极作用详细阅读
什么是“小人”?通常的定义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在我的人生字典里,对“小人”的认识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见风使舵、暗箭伤人。 进入工作岗位后,我发现那些工作能力、业务水平都很一般的同事,偏偏都比我爬得快,就因为他们和经理、老总们是酒肉朋友;年底奖金往往是领导的心腹...
-
【人生哲理的一句话】人生哲理:多一句赞美详细阅读
人们相互希望得越多,想要给予对方的越多……就必定越亲密。 几天前,我和一位朋友在纽约搭计程车,下车时,朋友对司机说:“谢谢,搭你的车十分舒适。”这司机听了愣了一愣,然后说:“你是混黑道的吗?” “不,司机先生,我不是在寻你开心,我很佩服你在交通混乱时还能沉住气。”...
-
[怎样让老板提前发工资]怎样让老板提拔你详细阅读
如果你想获得老板的提拔,你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这个需要获得满足呢? 如果你想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你必须首先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如果你没有能够满足他人需要的交换物,那么你的一切需要都只能是空想。 假若你想让他人满足你的需要,你首先要问问自己:他需要什么?我能满足他的需要吗? 如果你想让老板提拔你,你...
-
四十岁的女人要不要跳槽|女人跳槽:钱不是最重要详细阅读
工作并非证明女人活着的唯一证据。尤其是眼下这一个工作。 或者是因为追求更好,或者是因为放弃更坏。一份工作如同一段感情,你不要它,说明它不够好到留住你。 没有婚姻好过坏的婚姻,没有工作好过让你天天流泪的工作。如果实在不满意,那就离开,天大地大,老天饿不死瞎家雀;人人都需要钱,但钱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
-
白领女性的英文缩写_白领女性30条压力自测方法详细阅读
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烦恼的婚姻、烦琐的家务——面对生活,许多现代女性最深的感受是“活得好累!”。不仅心累,身体也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对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常常感觉焦虑、烦乱、无聊和无助,到医院里检查,却什么毛病也没有。 经常处于上述状态的女性其实就属于“亚健康”。随着社会生...
-
[步入职场的心得体会]职场步入淡季避暑调养身心详细阅读
“每下一阵雨,气温就涨一点,已经感觉有些吃不消了”,前日晚,现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徐小姐,向记者透露了她打算辞职回老家十堰避暑的想法,“只要辞职申请一通过,我就回家呆上一两个月,等八月底再回汉求职。” 采访中,徐小姐分析了她做出决定的几大缘由:其一,她患有低血糖,身体虚弱,加上工作环境不够优越(...
-
让你离开他的世界不可能会什么歌_让你离国际经理人更近一步详细阅读
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0万人申请mba,年轻专业人才已经认识到,世上没有“终生的工作”,一个mba学位可以使人更适合市场,获得更大的事业选择。如果你有兴趣成为一个国际经理人,估计您不久就会加入合格mba的行列。不过,商学院各个不同,你应该小心研究自己的选择,确保所择学校符合自己的需要。 为此,应该采...
-
[理想之城中的职场有多现实]站在职场现实与理想的路口 向左or向右?详细阅读
职场中,许多人都会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种选择是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某方面工作,但薪水不高或者找不到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途径;另一种选择是自己现在做的这份工作或即将从事的这份工作,只是看中了他的薪水不错,可以维持生活,然而做起来要么是枯燥无味,要么是学不到任何知识。当工作站在了现实与理想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
-
【难道等到60岁以后】36岁以后难道我们就要失业?详细阅读
35岁现在作为职场招聘中的一道门槛并不鲜见,诸位可以到各个人才市场现场走走,大凡公司以及政府事业等单位都把招聘的年龄放在35岁这条线上,最近听了著名销售学创始人王文良的演讲其中关于招聘中的年龄限制误区深有体会,所以我便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个人感受表达出来,以使大家能够对这些并不聪明的招聘年龄限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