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职场生存法则|中国高管职场的新动向

办公室交际 2021-06-11 网络整理 可可

【jianli.jxxyjl.com--办公室交际】

“5年之内,r.g.的薪水从3万美元涨到100万美元……XX年的夏天,所有大公司的猎头们都四处搜寻r.g.的踪迹。”华裔人力资源专家裔锦声在她的书《职场政治》中这样描述一个真实的案例,r.g.是一个亚裔的职业经理人。

  7年后,在中国的上海、北京,类似的场景“暗香浮动”。

  通过猎头公司,本地经理人与来自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理人同台竞技,他们正在获得比以往更多的薪酬、发展机会以及更高的职位,这些十年前处于劣势地位的“猎物”,已经开始拥有了越来越强的议价能力。

  “现在选择高管的唯一依据是其是否有能力、有资历去做高管职位。”罗盛咨询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修。莱特说。

  薪酬趋同的正效应

  翰威特早前的一份报告称,外籍员工的保险费用在降低,大多数公司虽然仍然在支付海外生活津贴,但额度已经降低。

  “外籍高管与本土高管的薪酬正在趋同。”罗盛咨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程原赞同这一观点。在她的经验里,外籍高管的福利已经与前些年有了很大的不同。

  除了住房与子女教育上仍会获得一定的津贴以外,其他的不少津贴已经逐渐取消,在一些公司里,此前较为常见的一年四次海外休假机会也已经被取消。

  但这似乎并不妨碍外籍经理人对中国工作机会的向往。

  一个新的趋势已经出现端倪,来自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甚至是欧美的职业经理人,其薪酬正与本地的经理人薪酬趋同。“这个趋势对中国的企业影响是非常正面的。”马修。莱特对此十分乐观,“说明中国人才的发展速度正在进一步和国际接轨。”

  在中国的市场上,经理人的来源相当复杂,亚洲、欧洲、北美、海归、本土……10多年时间,人们的评判标准早已经从地域的划分到了另外一个层面,“现在选择高管的唯一依据是其是否有能力、有资历去做高管职位。”马修。莱特说。

  “谁能为公司带来价值,就由谁来做。”程原的感受更为深刻。

  中国公司不擅长用猎头

  罗盛日前与中国一家猎头公司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希望借助后者的力量,在中国本地客户上获得更多的机会。

  而对于本地公司而言,借助猎头的力量获取中层甚至高层管理者则显得并不那么游刃有余。

  在程原的印象里,本地的民营企业借助跨国猎头公司,多数原因在于他们面临着接班的困境,希望猎头找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完成交接班,同时将现代管理理念贯彻到家族企业中。

  但这似乎有些“本末倒置”,对于经理人而言,大的成熟的企业才是他们的首选,因为这些企业其机制更为成熟,更容易导入新的管理理念。

  “民企借助猎头找高管,方向是对的,但成功率目前并不高。”程原坦言。

  与此同时,一些民营企业希望通过猎头找到合适的人选,完成一些“不可告人”的任务——即高层换血、重组管理团队等等,而若民企愿意坦率地告知猎头此类想法,并且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一些必要的保障,猎头也不会拒绝帮助他们完成目标。

  对于那些动辄宣布要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高管的国有企业而言,他们却是最少使用猎头的。

  公开见诸媒体的一些报道显示,国有企业最终多以在内部进行选拔结束公开招聘。

  “他们基本上很少使用猎头。”程原分析,国有企业更希望增加人才使用的有效性,因此他们常常会通过公开招聘,将机会公开化,让那些平日里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内部员工“浮出水面”。

  管理学教育“补缺”

  在马修看来,公司信誉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为客户推荐的人选本身的质量上面。“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找到客户要求的人选,我们是不会去做这个项目的。”

  连接一个项目的两端,候选人与客户都被精确地评估:有着良好的从业经历、能够激励团队、有着很高职业道德准则的候选人,与之相对应的是,本身有着良好的声誉、知名度,有长远的发展规划的公司。

  面对纷繁复杂的管理者流动的现状,马修。莱特却有着他独到的视角,“事实上,高管流动性比下面的中层管理人员要低很多。”而程原以薪酬吸引力的差异进一步证实了马修的看法,“越往高层,薪酬越不是最主要的离职考量因素。”12

  “对于那些c-level的经理人而言,薪酬水平并不是单一的考量因素。”马修。莱特说。工作的平台如何、新的机会是怎样的、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发挥多大的影响,上述因素似乎对于经理人来说吸引力更大。

  在麦肯锡的一份被广泛引用的报告中,这家知名的咨询公司指出,中国合适的职业经理人只有5000名,而未来的需求是75000名。

  对于中国的经理人而言,可以看到的是,薪酬的涨幅正在加大。“市场的供求关系就是如此,可以理解。”程原认为,这种待价而沽的状态正是真切反映了中国高管人才的现实状况。

  “不过,猎头对于弥补这个缺口作用有限。”程原坦言,猎头的功用在于将现有的人才有限地进行组合,“机会是给了管理学教育”。

 

出处:职场人生

12

本文来源:https://jianli.jxxyjl.com/bangongshijiaoji/6199.html

  • 【跳槽前不想工作】跳槽前不得不解的六个问题

    前一阵子遇到一个咨询者,她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从两年前毕业后就一直安心地在国企享受着稳定的工资和优厚的福利,但是现在想跳槽,原因是眼下这份工作太空闲了,不适合自己,现在很想去外企闯荡一番。  这件事情让我想到了不久前与一位人事主管的谈话,她把这种想法称为“两年之痒”,熬过去了就是平静的一辈子,熬不...

    发布于:2021-06-24

    详细阅读
  • 【职场被小人陷害怎么办】透视职场小人的积极作用

    什么是“小人”?通常的定义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在我的人生字典里,对“小人”的认识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见风使舵、暗箭伤人。  进入工作岗位后,我发现那些工作能力、业务水平都很一般的同事,偏偏都比我爬得快,就因为他们和经理、老总们是酒肉朋友;年底奖金往往是领导的心腹...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人生哲理的一句话】人生哲理:多一句赞美

    人们相互希望得越多,想要给予对方的越多……就必定越亲密。    几天前,我和一位朋友在纽约搭计程车,下车时,朋友对司机说:“谢谢,搭你的车十分舒适。”这司机听了愣了一愣,然后说:“你是混黑道的吗?”    “不,司机先生,我不是在寻你开心,我很佩服你在交通混乱时还能沉住气。”...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怎样让老板提前发工资]怎样让老板提拔你

    如果你想获得老板的提拔,你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这个需要获得满足呢?  如果你想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你必须首先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如果你没有能够满足他人需要的交换物,那么你的一切需要都只能是空想。  假若你想让他人满足你的需要,你首先要问问自己:他需要什么?我能满足他的需要吗?  如果你想让老板提拔你,你...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四十岁的女人要不要跳槽|女人跳槽:钱不是最重要

    工作并非证明女人活着的唯一证据。尤其是眼下这一个工作。  或者是因为追求更好,或者是因为放弃更坏。一份工作如同一段感情,你不要它,说明它不够好到留住你。  没有婚姻好过坏的婚姻,没有工作好过让你天天流泪的工作。如果实在不满意,那就离开,天大地大,老天饿不死瞎家雀;人人都需要钱,但钱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白领女性的英文缩写_白领女性30条压力自测方法

    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烦恼的婚姻、烦琐的家务——面对生活,许多现代女性最深的感受是“活得好累!”。不仅心累,身体也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对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常常感觉焦虑、烦乱、无聊和无助,到医院里检查,却什么毛病也没有。  经常处于上述状态的女性其实就属于“亚健康”。随着社会生...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步入职场的心得体会]职场步入淡季避暑调养身心

    “每下一阵雨,气温就涨一点,已经感觉有些吃不消了”,前日晚,现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徐小姐,向记者透露了她打算辞职回老家十堰避暑的想法,“只要辞职申请一通过,我就回家呆上一两个月,等八月底再回汉求职。”  采访中,徐小姐分析了她做出决定的几大缘由:其一,她患有低血糖,身体虚弱,加上工作环境不够优越(...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让你离开他的世界不可能会什么歌_让你离国际经理人更近一步

    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0万人申请mba,年轻专业人才已经认识到,世上没有“终生的工作”,一个mba学位可以使人更适合市场,获得更大的事业选择。如果你有兴趣成为一个国际经理人,估计您不久就会加入合格mba的行列。不过,商学院各个不同,你应该小心研究自己的选择,确保所择学校符合自己的需要。  为此,应该采...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理想之城中的职场有多现实]站在职场现实与理想的路口 向左or向右?

    职场中,许多人都会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种选择是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某方面工作,但薪水不高或者找不到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途径;另一种选择是自己现在做的这份工作或即将从事的这份工作,只是看中了他的薪水不错,可以维持生活,然而做起来要么是枯燥无味,要么是学不到任何知识。当工作站在了现实与理想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难道等到60岁以后】36岁以后难道我们就要失业?

    35岁现在作为职场招聘中的一道门槛并不鲜见,诸位可以到各个人才市场现场走走,大凡公司以及政府事业等单位都把招聘的年龄放在35岁这条线上,最近听了著名销售学创始人王文良的演讲其中关于招聘中的年龄限制误区深有体会,所以我便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个人感受表达出来,以使大家能够对这些并不聪明的招聘年龄限制有...

    发布于:2021-06-2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