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的还是轻轻松松地_轻轻松松摆脱办公室疲劳
【jianli.jxxyjl.com--办公室交际】
国内一份涉及1179人的调查资料显示: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的现象,62%的人经常喊腰背酸痛,57%的人诉说记忆力明显减退,48%的人脾气因焦虑而变得暴躁。另一项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因过劳而引起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已达到10%-20%,在办公族中高达50%,如科技、新闻、广告、公务人员、演艺人员等。下面就是预防医学专家告诉你应该采取的若干对策:
招式1:按生物钟规律作息
人体内的生物钟约有100多种,按照自身的生理节律来安排作息,绝对不能违反、干扰这种节律。例如,晚上10点准时上床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7点进早餐;9-11点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是你工作或学习的大好时机;12点进午餐;而下午1-3点体温下降,荷尔蒙水平趋弱,人需要放松,最好午睡半小时;3-5点乃是继上午9-11点之后的又一个精力与体力的高峰期;6点左右进晚餐;7-9点的记忆力最佳,是一天中第三个学习或工作的黄金时间段;而10点又到该入睡的时候了。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晚上熬夜,中午不睡午觉,三餐不定时,则你将整天昏昏沉沉,疲惫不堪。
招式2:强化三餐营养
足量且平衡的营养是办公族保持旺盛精力抵抗疲劳的又一“秘密武器”。人体对养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元素五大类。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一日三餐时,一要品种多样化,二要各品种之间的比例均衡,偏废不得。当然,也不排除在保持“平衡”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对营养物质作出某些调整,以便更好地为健康服务。如20-30 岁期间增加铁、镁等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c的摄入量;30-40 岁期间增加叶酸与钙的摄入量;40岁以上除继续增加钙、镁以及维生素的摄入外,尚应注意补足硒、硼等微量元素和优质蛋白。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硒的药物制剂,或者精氨酸、鸟氨酸等氨基酸制品。但铁元素例外,应当适度限制摄入,以免铁质过多危害血管与心脏。至于具体食品,美国营养学家建议你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不要忘记鸡肉、豆类、菠菜、鱼类、草莓、香蕉、燕麦片、海带、脱脂酸奶等几种,因为它们富含能量,能帮助你避免过劳伤害,保证机体这台发动机高效率运转。
招式3:中医药助你一臂之力
在与“过劳伤害”作斗争的过程中,你不要忘记中医药这支颇有战斗力的“友军”,它们可在相当程度上帮你一把。中医药既可单独“作战”(纯中药制剂),也能充当“配角”(食疗),任你“调遣”(选择适合你的形式)。
抗疲劳散人参90克,刺五加150克,五味子140克,茶叶180克。共研细末,制成散剂,每日2次,每次5克。宜于任何一种过劳。
黄芪鸡黄芪30克,陈皮15克,肉桂12克,公鸡1只。中药用纱布包好,与公鸡一起放入锅中,小火炖熟,食盐调味,吃肉喝汤。
补中益气粥人参3克,当归12克,黄芪20克,陈皮、白术、苡仁各15克,粳米100克。中药加水小火煎熬过滤,取汁液,反复共3次,再加入粳米煮熟为粥食之。
以上2款宜于躯体过劳、体力下降者调养。
甘麦大枣粥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中药水煎过滤,取汁液,反复3次,加入粳米100克煮粥食之。
逍遥粥当归15克,熟地20克,柴胡、苡仁各10克,茯苓、白术、芍药各12克,粳米100克。按上法煮粥食之。
以上2款宜于精神过劳者调养。
虫草鸭冬虫夏草10克,老雄鸭1只。将虫草放入鸭肚中,加水炖熟,调味食之。
八珍鸡人参3克,灵芝5克,当归12克,陈皮、白术、甘草各10克,公鸡1只。将人参、灵芝塞入鸡腹内,其余中药用纱布包好,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炖熟,食盐调味食之。
以上2款宜于身心皆疲且反复感冒者调养。
招式4:主动寻求快乐
过劳不仅是体力不济的表现,失望、焦虑、恐惧、神情沮丧等也可使人精力衰竭,心理性过劳就是如此。南斯拉夫医学博士波卡斯为此所奉献的“锦囊”是多笑。他认为笑是最佳的“精神松弛剂”,10分钟大笑能使人全身放松45分钟,男子每天应笑14-17次,女子应笑13-16 次。当然,这种笑应是发自内心,自然而坦诚。因此,应多与有幽默感的人接触,多看相声、小品、富有喜剧色彩的影视节目,主动求乐。12
招式5:坚持合理运动
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经常运动,以增加体能储存,每周散步4-5次,每次30-45 分钟,或一星期进行3-4次温和的户外活动,每次30分钟,都是必要的。刚开始时,你也许会感到运动后更为疲劳,这正说明你的机体需要调整,坚持一段时间后便会慢慢适应,体能会逐渐增加,抵抗疲劳的能力会得到强化。
招式6:学会主动休息
列宁有一句名言: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休息与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现代人拒“过劳伤害”于体外的“灵丹妙药”。
什么叫“会休息”呢?现代科学赋予的含义是主动休息,即在身体尚未出现疲惫感时就休息。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比起累了才休息的被动休息法有着质的进步。科学实验证明,人体持续工作愈久或强度愈大,疲劳的程度就愈重,产生的“疲劳素”就愈快、愈多,消除的时间也就愈长,这正是“累了才休息”的传统休息方式效果差的奥妙所在。主动休息则不同,不仅可保护身体少受或不受"疲劳素"之害,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做起:其一,重要活动之前抓紧时间先休息一会儿。如参加考试、竞赛、表演、主持重要会议、长途旅行等之前,应先休息一段时间。
其二,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星期天应进行一次“整休”,轻松、愉快地玩玩,为下一周紧张、繁忙的工作打好基础。
其三,做好全天的安排,除了工作、进餐和睡眠以外,还应明确规定一天之内的休息次数、时间与方式,除非不得已,不要随意改变或取消。
最后,重视并认真做好工间休息,充分利用这段短短的时间到室外活动,或做深呼吸,或欣赏音乐,使身心得以放松。
出处:搜狐社区
12
-
【跳槽前不想工作】跳槽前不得不解的六个问题详细阅读
前一阵子遇到一个咨询者,她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从两年前毕业后就一直安心地在国企享受着稳定的工资和优厚的福利,但是现在想跳槽,原因是眼下这份工作太空闲了,不适合自己,现在很想去外企闯荡一番。 这件事情让我想到了不久前与一位人事主管的谈话,她把这种想法称为“两年之痒”,熬过去了就是平静的一辈子,熬不...
-
【职场被小人陷害怎么办】透视职场小人的积极作用详细阅读
什么是“小人”?通常的定义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在我的人生字典里,对“小人”的认识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见风使舵、暗箭伤人。 进入工作岗位后,我发现那些工作能力、业务水平都很一般的同事,偏偏都比我爬得快,就因为他们和经理、老总们是酒肉朋友;年底奖金往往是领导的心腹...
-
【人生哲理的一句话】人生哲理:多一句赞美详细阅读
人们相互希望得越多,想要给予对方的越多……就必定越亲密。 几天前,我和一位朋友在纽约搭计程车,下车时,朋友对司机说:“谢谢,搭你的车十分舒适。”这司机听了愣了一愣,然后说:“你是混黑道的吗?” “不,司机先生,我不是在寻你开心,我很佩服你在交通混乱时还能沉住气。”...
-
[怎样让老板提前发工资]怎样让老板提拔你详细阅读
如果你想获得老板的提拔,你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这个需要获得满足呢? 如果你想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你必须首先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如果你没有能够满足他人需要的交换物,那么你的一切需要都只能是空想。 假若你想让他人满足你的需要,你首先要问问自己:他需要什么?我能满足他的需要吗? 如果你想让老板提拔你,你...
-
四十岁的女人要不要跳槽|女人跳槽:钱不是最重要详细阅读
工作并非证明女人活着的唯一证据。尤其是眼下这一个工作。 或者是因为追求更好,或者是因为放弃更坏。一份工作如同一段感情,你不要它,说明它不够好到留住你。 没有婚姻好过坏的婚姻,没有工作好过让你天天流泪的工作。如果实在不满意,那就离开,天大地大,老天饿不死瞎家雀;人人都需要钱,但钱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
-
白领女性的英文缩写_白领女性30条压力自测方法详细阅读
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烦恼的婚姻、烦琐的家务——面对生活,许多现代女性最深的感受是“活得好累!”。不仅心累,身体也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对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常常感觉焦虑、烦乱、无聊和无助,到医院里检查,却什么毛病也没有。 经常处于上述状态的女性其实就属于“亚健康”。随着社会生...
-
[步入职场的心得体会]职场步入淡季避暑调养身心详细阅读
“每下一阵雨,气温就涨一点,已经感觉有些吃不消了”,前日晚,现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徐小姐,向记者透露了她打算辞职回老家十堰避暑的想法,“只要辞职申请一通过,我就回家呆上一两个月,等八月底再回汉求职。” 采访中,徐小姐分析了她做出决定的几大缘由:其一,她患有低血糖,身体虚弱,加上工作环境不够优越(...
-
让你离开他的世界不可能会什么歌_让你离国际经理人更近一步详细阅读
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0万人申请mba,年轻专业人才已经认识到,世上没有“终生的工作”,一个mba学位可以使人更适合市场,获得更大的事业选择。如果你有兴趣成为一个国际经理人,估计您不久就会加入合格mba的行列。不过,商学院各个不同,你应该小心研究自己的选择,确保所择学校符合自己的需要。 为此,应该采...
-
[理想之城中的职场有多现实]站在职场现实与理想的路口 向左or向右?详细阅读
职场中,许多人都会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种选择是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某方面工作,但薪水不高或者找不到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途径;另一种选择是自己现在做的这份工作或即将从事的这份工作,只是看中了他的薪水不错,可以维持生活,然而做起来要么是枯燥无味,要么是学不到任何知识。当工作站在了现实与理想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
-
【难道等到60岁以后】36岁以后难道我们就要失业?详细阅读
35岁现在作为职场招聘中的一道门槛并不鲜见,诸位可以到各个人才市场现场走走,大凡公司以及政府事业等单位都把招聘的年龄放在35岁这条线上,最近听了著名销售学创始人王文良的演讲其中关于招聘中的年龄限制误区深有体会,所以我便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个人感受表达出来,以使大家能够对这些并不聪明的招聘年龄限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