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晒工资]他们为什么要晒工资?

办公室交际 2021-05-05 网络整理 可可

【jianli.jxxyjl.com--办公室交际】

如果公司同事问你工资多少,你一定会像防贼一样地防着他。但是,也许你不介意与一个从未谋面的网友分享你工资条上的秘密。正是这种微妙的心态,促成了如今一股上网“晒工资”的潮流。

  晒工资,顾名思义,就是匿名将工资条上的明细列出让别人看。短短几个月时间,网上由网民自发晒出的工资条已经高达170多万条。春节前后,甚至还有不少晒年终奖的。人们曾经小心呵护的个人隐私、企业曾经努力保守的“商业机密”,在网络时代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不胫而走。这些工资条真实性有多高,它们是不是在挑战职场潜规则,它们会不会加剧人们因贫富差距而形成的心理落差,它们能成为劳资博弈的助推器吗?

  工资条背后的民生焦虑

  《中国经营报》:如此之高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说明了什么?有人从中看出了民意,还有人看到了收入差距,你看到了什么?

  李冬民:“晒工资”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包含了一部分老百姓对现实中的不满的无奈宣泄;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产物。

  我国现行的工资体系是隐性与公开结合的一种分配方式。城市的公职人员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灰色收入,甚至黑色收入。从计划经济统筹管理到市场经济逐步放活的过程,必然出现广泛的中间地带,出现模棱两可的灰色收入。

  这种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正逐步得到规范。比如账户实名制,手机电信等实名体系的出现,就是在放活的同时将其纳入社会管理当中。随着社会信用记录和公共管理的健全,过去模糊的灰色地带将日渐清晰。在这种变迁过程中,成千上万有公职的城市人开始感到了压力。而“晒工资”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人表面风光(社会地位不低),事实上却捉襟见肘(实际收入不高)的尴尬处境和内心不平衡。

  袁岳:这个现象之所以引发较为广泛的关注,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将其作为与雇主谈判的依据,因为信息的对称程度与谈判的成功与否是正相关的。二是满足人们偷窥的兴趣。三是对人们的职业选择有一定影响。

  我不同意“晒工资”反映收入差距拉大的说法。事实上,有工资条可晒的人基本是城市的白领或者有正当收入的人。人们对收入差距的不满主要是对不正当收入的不满,而不是对基于职能和岗位绩效的不满。是对非法小煤窑主暴利的不满,而非对外企老板高薪的不满。而前者是不可能有工资的。所以正常的收入分配原则是让有经验和技能的人获得较高的工资。即使在工资分配相对不合理的企业里,工资也是和技能与岗位挂钩的,所有工资条代表的分配方式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其中体现的差异是一种职业选择和岗位的差异,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分配差距的源头。所以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其中有对收入的不满。

  李冬民:工资条背后的确有民生的焦虑,有人们对收入公平的期许,其中人们对体制内收入不尽合理差距的不满尤甚。事实上,靠国家财政拨款开支的部门和单位的收入(我们权且称之为“体制内收入”)分配经历了数次变迁。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于体制内收入管得的确很紧,四五分钱的公共汽车票拿回单位报销,会计都要一分一分算账核对,可谓锱铢必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体制外的收入被放活了,但体制内却是真穷,灰色收入也应运而生。时至今日,体制内可花的钱多了,手脚也大了,人们灰色收入往往也有增无减。与此同时,体制外的团体和单位经营成本越来越高,但赚钱却越来越难。由此造成体制内外薪酬工资差距悬殊,这种不平衡已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新的社会裂痕。

  而且即便同在一种体制下,不同岗位的工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如公交系统,过去这个系统是真穷,但现在政府为了社会安定和谐,在很多公共管理领域加大了投入,于是过去一些财政吃紧的系统变得“阔绰”起来。但真正享受到这种扶持和补贴的往往是一些调度人员、管理人员。这种差距有些理由但并非技能、业绩所带来的合理差距,所以人们有不满情绪是自然的。

  工资条背后的职场百态

  《中国经营报》:有人从“晒”出的工资条,看到了收入差距;有人从“晒”出的工资条寻求职业选择的依据,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工资条看到了职场百态。你认为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工资条背后的薪酬体系?123

  白玲:事实上,影响工资的因素很多。比如核心岗位与非核心岗位之间就存在天然的差别,比如稀缺性带来的影响,又如企业不同的薪酬体制选择带来的差异(有的讲究内部公平性,有的强调外部公平性)。有些时候看上去是职位的差距,但其中隐含了行业的差距。所以在不同行业工作的人的收入有天然的差别,而且有时候这种差距还很大。

  但一般来说,在个体职业生涯的前期,当你还处于执行层的时候,工资是具有相对可比性的。但在后期,当你处于中高层的时候,个体的收入已经超越了工资层面。无论是可能获得的隐性补贴,还是调动资源的能力,抑或是收入回报都与基本层大大不同了。

  李冬民:市场经济本身是允许合理的收入差距的,但差距过大或者造成差距的原因不合理就需要高度关注。我们应该也必须允许有一个收入分配体制调整的过程,但如果这个过程持续得太久,就可能会有潜伏的危机。

  要解决其背后深层次的问题,首先要把人力资源管理“真当回事”,要研究薪酬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因为只有利益和谐才有社会的整体和谐。第二,那些吃财政饭的部门和单位花钱要慎重,体制内外的不平衡应该引起重视。同时金融体系要进一步放活,要向创造财富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放水养鱼。第三,国家有了钱,要努力扩大社会保障面,让更多人享受改革的收益,防止因为“钱多而造成的社会裂痕”。

  白玲:工资是衡量一个职业人自身价值的最大标准,每个人都希望了解自身收入的合理性。但企业看到的往往是工资“泄露”后的弊端,害怕由此而生的攀比,所以很多企业并不愿意与员工开诚布公地沟通 。我们在长期的管理咨询实践中发现,职业人的一个特点在于,他们真正无法忍受的并非待遇低的事实,而是需要一个能让自己信服和平衡的说法,一个对未来的预期。

  我认为,人们希望了解工资待遇信息的需求本身是合理的,关键是用什么渠道去获得这些信息。

  工资条背后的浮躁心态

  《中国经营报》:企业的管理难度是否会因此而加大?有专家认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职业人的议价能力。你如何看待“晒工资”可能引发的连带效应?

  白玲:企业管理的难度肯定会增大,但这原本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题中应有之意,由此而产生的管理成本是企业应该承受的。“晒工资”现象的产生本身就说明了当前许多企业和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做到位,所以企业管理者要努力补上这一课。

  事实上,如果员工和雇主所掌握的信息是对称的,那么管理的难度并不会太大。现在的问题在于,员工如果仅仅通过零散的不确切的信息作为谈判的筹码,以个案作为衡量依据,那么管理的难度就会很大。事实上,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待遇都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简单的以个案作为参照,就容易造成员工心理的失衡。

  我个人是主张员工议价的,如果一种不满的情绪或者潜在的不平衡得不到正常的疏导,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和隐患,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说出来更好。但作为个体必须明白这种议价是有风险的。对管理者而言,他们在心理上是不愿意接受这一行为的。因为他们很多时候是在冒风险培养员工,在员工没有创造出达到企业标准水平的价值的时候,企业是亏本的,这个时候企业往往有两种选择:一是对员工进行沟通培养,二是索性换人。

  《中国经营报》:国外的网络也很发达,但他们的工资似乎是高度隐私,没有产生类似国内的“晒工资”现象。是因为他们对自己薪酬的满意度更高,还是另有原因?

  白玲:有三点原因值得关注。首先,国外的职业教育很发达,许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基本的薪酬教育和相应的理念。其次,在西方社会,人们对隐私的尊重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一旦被列入隐私之列,就会得到大家的普遍理解和尊重。但我们的文化中似乎缺少这样的基因,不少人酷爱了解他人的隐私,这也使得“晒工资”有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第三,国外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提供权威的岗位薪酬信息,一些国家的劳工部门每年都会公布相应岗位的薪酬,但我国这方面的基础信息建设还很欠缺,缺少可信服的参考信息。于是一种民间的非正式的自助方式便应运而生了。123

  链接

  四成人认可晒工资

  《中国青年报》民调显示,47.5%的人上网看过工资条, 37.7%的人愿意本着“匿名填写,保证真实”的原则,把自己的工资条在网上公开。

  本次调查表明,11.5%的人坚持认为,工资是个人隐私,不该在网上公开;49.7%的人觉得,晒工资是为了让工资更透明;45.1%的人认为贫富差距加大,晒工资能帮助大家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

  据统计,教育、石油石化、邮政、公务员、银行职员等五类职业的工资条最受网民关注。

  晒工资的四种心态

  炫耀型

  一些网友晒的工资注明“属于所谓的高收入人群,用工资条说话,让大家见识一下我的优越性。”深圳一位30岁的员工工资是,底薪:1XX元/月,补助:7000元/月,年终奖10万~15元万左右,年薪35万元左右,现存款40万元。

  自嘲型

  很大一部分网友看到别人的工资条后感叹自己的工资太低,住房、医疗开销又高,持自嘲、不平的心态。

  探求衡量型

  相当一部分网友把自己的工资挂出来征求意见,让网友看看在行内是什么水平,以后跳槽好有个参考。

  一吐为快型

  对工资不满意,放到网上发泄。

 

出处:中国经营报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nli.jxxyjl.com/bangongshijiaoji/5089.html

  • 【跳槽前不想工作】跳槽前不得不解的六个问题

    前一阵子遇到一个咨询者,她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从两年前毕业后就一直安心地在国企享受着稳定的工资和优厚的福利,但是现在想跳槽,原因是眼下这份工作太空闲了,不适合自己,现在很想去外企闯荡一番。  这件事情让我想到了不久前与一位人事主管的谈话,她把这种想法称为“两年之痒”,熬过去了就是平静的一辈子,熬不...

    发布于:2021-06-24

    详细阅读
  • 【职场被小人陷害怎么办】透视职场小人的积极作用

    什么是“小人”?通常的定义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在我的人生字典里,对“小人”的认识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见风使舵、暗箭伤人。  进入工作岗位后,我发现那些工作能力、业务水平都很一般的同事,偏偏都比我爬得快,就因为他们和经理、老总们是酒肉朋友;年底奖金往往是领导的心腹...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人生哲理的一句话】人生哲理:多一句赞美

    人们相互希望得越多,想要给予对方的越多……就必定越亲密。    几天前,我和一位朋友在纽约搭计程车,下车时,朋友对司机说:“谢谢,搭你的车十分舒适。”这司机听了愣了一愣,然后说:“你是混黑道的吗?”    “不,司机先生,我不是在寻你开心,我很佩服你在交通混乱时还能沉住气。”...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怎样让老板提前发工资]怎样让老板提拔你

    如果你想获得老板的提拔,你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这个需要获得满足呢?  如果你想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你必须首先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如果你没有能够满足他人需要的交换物,那么你的一切需要都只能是空想。  假若你想让他人满足你的需要,你首先要问问自己:他需要什么?我能满足他的需要吗?  如果你想让老板提拔你,你...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四十岁的女人要不要跳槽|女人跳槽:钱不是最重要

    工作并非证明女人活着的唯一证据。尤其是眼下这一个工作。  或者是因为追求更好,或者是因为放弃更坏。一份工作如同一段感情,你不要它,说明它不够好到留住你。  没有婚姻好过坏的婚姻,没有工作好过让你天天流泪的工作。如果实在不满意,那就离开,天大地大,老天饿不死瞎家雀;人人都需要钱,但钱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白领女性的英文缩写_白领女性30条压力自测方法

    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烦恼的婚姻、烦琐的家务——面对生活,许多现代女性最深的感受是“活得好累!”。不仅心累,身体也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对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常常感觉焦虑、烦乱、无聊和无助,到医院里检查,却什么毛病也没有。  经常处于上述状态的女性其实就属于“亚健康”。随着社会生...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步入职场的心得体会]职场步入淡季避暑调养身心

    “每下一阵雨,气温就涨一点,已经感觉有些吃不消了”,前日晚,现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徐小姐,向记者透露了她打算辞职回老家十堰避暑的想法,“只要辞职申请一通过,我就回家呆上一两个月,等八月底再回汉求职。”  采访中,徐小姐分析了她做出决定的几大缘由:其一,她患有低血糖,身体虚弱,加上工作环境不够优越(...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让你离开他的世界不可能会什么歌_让你离国际经理人更近一步

    每年,全世界有超过10万人申请mba,年轻专业人才已经认识到,世上没有“终生的工作”,一个mba学位可以使人更适合市场,获得更大的事业选择。如果你有兴趣成为一个国际经理人,估计您不久就会加入合格mba的行列。不过,商学院各个不同,你应该小心研究自己的选择,确保所择学校符合自己的需要。  为此,应该采...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理想之城中的职场有多现实]站在职场现实与理想的路口 向左or向右?

    职场中,许多人都会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种选择是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某方面工作,但薪水不高或者找不到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途径;另一种选择是自己现在做的这份工作或即将从事的这份工作,只是看中了他的薪水不错,可以维持生活,然而做起来要么是枯燥无味,要么是学不到任何知识。当工作站在了现实与理想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

    发布于:2021-06-23

    详细阅读
  • 【难道等到60岁以后】36岁以后难道我们就要失业?

    35岁现在作为职场招聘中的一道门槛并不鲜见,诸位可以到各个人才市场现场走走,大凡公司以及政府事业等单位都把招聘的年龄放在35岁这条线上,最近听了著名销售学创始人王文良的演讲其中关于招聘中的年龄限制误区深有体会,所以我便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个人感受表达出来,以使大家能够对这些并不聪明的招聘年龄限制有...

    发布于:2021-06-2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求职简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